夜在南城的瓦脊间愈发深沉,药香仍从医铺窗下蒸腾着寡淡的暖气。门槛外的雨声渐息,街头却仿佛藏着无数未眠的目光。楚明怀收起手边一卷沾湿的方巾,低下头擦去掌间沾染的草渍。屋内的气氛像一池静水,又似风起前的草丛,每个人都在心里酝酿着什么。
“冶川哥,沈无忧的线索,你可查得清楚?”楚明怀音量刻意压低。
范冶川桀骜的眉眼在幽光下添几分阴影,他将一张揉皱的纸条摊在龟裂木桌上,低声道:“金巢巷旧楼。沈无忧的人昨夜频频出入,我查着像是在调动什么。还有——和城中本地几个衙役厮混得紧。”
苏纤尘的手指轻掠过剑柄,眼底一抹寒芒却很快收敛。她依旧坐在角落,不出声,只专注地看着案上的茶纹。
欧阳巧巧揉着袖口,脸颊微红,佯作无事地翻检药箱,忽地自嘲一笑:“看你们一个个沉得住气,倒都像黑夜里的猫。若真想夜探旧楼,可要带上我,省得再被那清云会的‘死心眼’连累。”
苏纤尘望了她一眼,神色冷静:“你若不怕麻烦自找,尽可随意。”
范冶川嘿然一声,不掩欣赏:“巧巧姑娘胆色我服。明怀,说句正经的,你怎么看?”
楚明怀沉吟片刻,理性与胆魄并生的眼神一扫三人,又望向窗外墨色:“险境之中,不妨冒险。若能查明沈无忧与衙门通通,或许有机会一举掌握主动。今晚必须速战速决——巧巧,你可识得沈无忧手下人的特征?”
欧阳巧巧不以为意地笑笑:“今午我遇见个‘跌打’伤患,脚步浮肿、左臂曲折、虎口老茧,这样的人十之八九习武。再加一味‘蟾酥’药粉,断筋的痛都忍得住,那就不是寻常街头混混了。我记着他眼梢有颗飞雀痣,很是扎眼。”
楚明怀点头,心头筹算着应对之策。
苏纤尘终于从角落走来,她低声道:“你要护清云会不露踪迹,今日已让得够多。可若再与我们通进通退,只怕难免被连累。”她神情温和又恳切,“你身负前事、还有你的答案,没必要逼自已置身险地。”
楚明怀迎上她目光,语气坦然而不容置疑:“既已结下血色盟约,我不会后退。清云会的事,是我们的事。江湖险恶,彼此守望才有退路。”
气氛悄然变缓,两人的眼神于静谧中交汇,苏纤尘眸中情绪复杂,却最终轻轻颔首,那一线防备似卸却了些。
窗外雨歇云开,夜幕下医铺四人悄然分作两路,穿巷而行。苏纤尘与范冶川身法矫健,借街头昏灯掩身,直奔金巢巷旧楼南侧小门。楚明怀与欧阳巧巧则顺着墙根低伏而行,由西窗潜入旧楼侧院。
旧楼阴风萦绕,屋檐垂着雨珠未干。黑暗中,楚明怀手心握紧了范冶川偷出的铜钥匙,心中斟酌着每一步的动静。他侧头询问:“巧巧,若遇巡夜守门,我们该如何应对?”
欧阳巧巧贴近耳语:“西院偏房里堆着麻袋和药物,若有察觉,可引他们过去。麻袋下藏着鼠洞机关,是我早年师父留的老把戏。”
楚明怀一笑,旋即恢复冷峻。
时近子时,苏纤尘与范冶川已贴靠窗下,苏纤尘低声:“内堂灯火未熄,里头人数不少。冶川,你可护我主攻,我速查桌上账册文书。”
范冶川弯腰应允,身形似豹子贴地,手中短刀反握。
院内一阵沙哑咳嗽传来,数名黑衣汉子拎壶小酌。欧阳巧巧推了推楚明怀:“看,门口那个左臂内翻、嘴角有痣,正是白日那伤患。”
楚明怀目光如炬:“事不宜迟。”
两人借掩灯之机,翻窗而入。欧阳巧巧利落地翻到架上,将一枚枯枝塞入墙间机关,随即一阵细响,几袋沙粒泻落正好遮住门隙。黑衣汉子一愣,低声咒骂,错以为有鼠害。
楼内光影跳跃。苏纤尘轻手快步,已摸至案桌前,曲指翻查文书。范冶川在一旁警戒,不时瞥窗外动静。
忽有人推门而入。范冶川心下一紧,险些失手。那人正是沈无忧旧部,斜瞥见案前丽影,惊疑未定,刚要高声呼喝。范冶川腿影一闪,短刀翻转,冷冷抵在那人腰间。汉子哑声倒吸气,话语未吐便被苏纤尘擒住咽喉。
一阵低声哀号后,苏纤尘急翻账册,眼底一亮:“这里——沈无忧与本地某参军旬例有往来,月余银两分批暗送,还有疑似官府印玺……”
忽然窗外草丛一阵脚步急促,守夜武者似闻异响。欧阳巧巧疾声唤道:“快——他们发现我们了!”
楚明怀应声而动,一手搀巧巧钻回偏院,一手扑灭厅中灯火。门口三名黑衣武者冲入,见记室漆黑,惊叫四起。
苏纤尘挺身掩护,范冶川本能冲出,挥刀拦截追兵。他力猛如虎,一记横扫逼退两人。然而对方武艺并不平庸,刀光纵横间险些刺破防线。
正危急间,楚明怀高声留意:“三楼旧梁有机关,快引他们上楼!”语毕,他趁乱扯动墙侧一根老绳,那一截腐朽横梁哗然坠落,将数人压倒。众人趁机奔出偏门。
外院寂无人声,雨后的青石巷传来临近的呼喊。四人掩身窄巷,脚步如风,苏纤尘背影一瞬间在灯火下拉出长长的影子,仿佛旧楼之谜仍在夜色深处回荡。
临近医铺,众人心有余悸地回望破败旧楼,彼此间默契生出几分真实。范冶川喘着粗气,咧嘴憨笑:“早知江湖险,我也不该逞这拼命癫劲,不过这回,咱哥几个总算没白忙一场!”
欧阳巧巧拍他肩:“你这横冲直撞,要不是明怀机智,今夜可就亏大了。”
苏纤尘收起账册,一抹疲意浮现眼底,却真心道:“今日承蒙诸位通心,纤尘谢过。”她凝望夜色,声音柔而坚定,“我知江湖路难,清云会未必有归途。但此刻,有你们,比孤身更有希望。”
楚明怀微笑点头,轻声应和:“我们虽各有过往,但自此并肩,才算真正踏入江湖。”
夜风微凉。四人静立青石门前,眼里皆倒映着危局后的微光。此时此刻,他们明白,命运虽难以逆转,但在人心交汇之处,或许已悄然生出改变的可能。
前路尚远,黑夜尚长,旧楼的废墟与掌中证据仿佛一枚钥匙,将他们簇拥在这片江湖新局之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