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赵奶奶家吃过晚饭,赵依依便跟随着父母回到了自已家。当然晚饭是妈妈刘春花让的饭。
赵依依家是新盖没两年的青砖瓦房,在村子的西边村尾,而赵奶奶家在村子的中间位置。
房子是坐北朝南,布局跟赵奶奶家差不多,不通的地方是,赵依依家院子种的有棵楝树,就在门的东南角位置,而北边靠窗的位置才是梧桐树,现在的这个时侯楝树上结记了楝树的果实,她们这边的土话叫楝枣子,记得这个时侯常用这个楝枣子来玩一种游戏,就是两个人在地上挖六个相对的小窑,然后拿这楝枣子丢着玩,土话叫丢窑,或者溜窑。虽然只是简单的游戏,也能让小小的孩子玩的不亦乐乎。
院子的西南边还种了几棵槐树,春季槐树开花的时侯,刘春花便会摘下来蒸着吃,夏季的时侯赵依依会在树下面拴根麻绳,吊秋千玩,赵珍珍最喜欢来她家玩这个游戏。后来这片槐树被砍了,改建成了猪圈。
院子的北边是一排的五间房子,堂屋门开在东边第二间,一进门便是堂屋,也就是客厅,客厅的东边只有一间房间。而客厅的西边有两间房间,在西边的第一个房间是赵国峰和刘春花住在里面。简单的东西朝向的一张大床,床的床尾是找村里木匠打的实木的两个大木柜。
床对着的方向房间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简单的方桌,上面有一台tcl的黑白小电视。
再里面的房间是堆放麦子的地方。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麦穴,往年收的多余的麦子都放在里面。由那种薄薄的不锈钢片圈成一个圆,里面是用塑料布铺成,防止生潮气。
现在里面还没有床,再后来又在里面放了一张小床,赵依依就睡在这里。挨着这间屋子的西边是厨房,厨房的门开在外面,和这间房子不相通。
客厅一进门左右两边靠墙的位置是两张一米多长近两米不到的实木沙发,这沙发是找村里的木匠让的,实木的原色,沙发靠背放下来可以当床使用,记得后来客厅吊了吊扇之后,夏天的时侯她们一家人就把沙发靠背放下来合在一起当床用。
进门北面靠墙的位置有一个长条几,上面放了一台比那台小电视还大点的录音机,可以放磁带的那种。小时侯每到中午吃饭的时侯,赵国峰就会打开这个的收音机,听单田芳老师讲的《三侠五义》,有些段子她至今都还记得。无它,天天听,都快会背了。
客厅最东边的房间也是一间卧室,里面有两张小床,一张东西放,一张南北靠墙放着。东西放的那张床尾有个大的红木箱子衣柜,赵辉便睡这张床。
南北靠窗放的是赵依依的床,床头旁还有台缝纫机,是刘春花的陪嫁。
这间房子里赵依依兄妹俩现在的卧室。
赵依依看到记忆里熟悉的卧室布局,不禁心生感慨:虽然房间依旧狭小。还挺让人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