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外壳在钻头脱离的瞬间鼓胀成紫黑色,陈砚左手拇指死死压住导管残端,右手将整个装置往香槟塔底端塞。
玻璃杯层层叠叠围成锥形,弧面朝外,他把起搏器推进第三层杯堆,金属面贴紧杯壁。
冲击波会在多层曲面间折射衰减,最多炸碎几只杯子,不会直冲人群。
他没时间确认是否有效。
新郎手腕一抽,陈砚立刻扯下领带,一端缠住对方右手腕,另一端绕过香槟塔主支架拧了两圈。
金属扣卡进螺纹,绷得发直。
只要人不乱动,装置不移位,就不会提前引爆。
“抱新娘走排烟管!”他吼出这句话,声音像从砂纸上磨出来。
周慧萍刚扶起新娘,林美媛已经伸手去拉。
新娘右脚高跟鞋卡在通风口铁栅里,鞋跟断了一半,脚踝被金属边缘划开一道口子,血顺着小腿往下淌。
她挣扎了一下,铁网纹丝不动。
枪声从侧面响起。
陈砚侧身挡在新娘前方,香槟塔的残光在他脸上跳了一下。
他看清了,三个“侍者”正从不同方向逼近,手藏在袖口,腰线绷紧。
第四个在主桌后方,第五个已经绕到林美媛背后。
他低头看香槟塔顶部。
水晶装饰柱只剩半截,断裂处露出尖锐棱角。
他伸手一掰,咔的一声,八厘米长的水晶刺落入掌心。
边缘锋利,能划开皮肉。
他单膝跪地,左手撑住新娘小腿,右手持水晶刺贴近脚踝束缚带。
带子是黑色尼龙,嵌在铁网缝隙里,勒进皮肉。
他手腕一转,尖刺切入带子侧面,避开动脉走向。刀口精准,没碰血管。
血喷出来的一瞬,香槟塔残存的灯光穿过玻璃碎片,折射出一道虹光。
血珠在空中拉成细线,落在水晶刺上,又滑到地面。
那光不是普通的反光,带着偏振色,像油膜在水面游动。陈砚瞳孔一缩。
他见过这种光。
四十小时前,急诊科门口那道血迹,在监控画面增强模式下,就是这个颜色。
林美媛行李箱轮子碾过的地方,残留血迹经过偏光滤镜,显出同样虹彩。
ab型血,含氰化物代谢残留。
他记得清清楚楚。
“ab型,氰化物残留”他低声说,“和停尸房那批人,一个样。”
新娘突然抓住他的手腕。
力道很稳,不像一个刚被解救的人。
陈砚没甩开,也没回头。
他知道林美媛就在身后,周慧萍抱着新郎半边身子,撤离路线只有排烟管一条。
枪手距离缩短到八米。
他右手一翻,把半截手术刀片甩向地面。
刀片落地时撞上一块碎玻璃,弹跳起来,刀柄朝上。
他抬脚一踢,玻璃碎片飞起,嵌进林美媛行李箱轮槽。
两处血迹接触的瞬间,灯光扫过。
虹光重现。
角度、色阶、折射频率,完全一致。
他盯着新娘的眼睛:“你们早知道她会流血。”
新娘没回答。
林美媛却突然明白了什么,一把拽住新娘左臂,往排烟管方向拖。
周慧萍背着新郎,踉跄跟上。
陈砚没动,盯着香槟塔底那堆玻璃杯。
起搏器还在里面。
紫色已经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缓慢的、持续的脉动,像呼吸。
他伸手摸向白大褂内袋,铁盒还在。u盘没丢,但此刻用不上。
他需要的是时间,不是证据。
枪手逼近到五米。
他站起身,把水晶刺插进香槟塔支架缝隙,斜对着最近的枪手。
光线顺着棱角反射,在对方脸上打出一道晃动的光斑。
那人下意识抬手挡眼。
就是现在。
他转身追向撤离三人组。
林美媛已经打开排烟管盖板,周慧萍把新郎塞进去一半。
新娘右脚刚抽出铁网,伤口还在流血,血滴落在管口边缘。
陈砚伸手一扶,指尖蹭到血迹。
他凑近闻了一下。
没有氰化物的杏仁味,但有种极淡的金属腥气,混着消毒水的余味。
这不是普通外伤出血,是经过处理的血液。
他想起什么。
从医院中运走的三具尸体,病历上写着“突发心梗”,可尸检报告显示血液粘稠度异常,红细胞聚集,像是被某种药物提前凝滞过。
秦雪当时说过一句:“这血,不像活人身上流出来的。”
现在,新娘的血,也有这种特征。
他抬头看新娘。
她正低头整理裙摆,动作从容,仿佛刚才的挣扎从未发生。
林美媛伸手要扶她进管道,她却突然抬手,按住林美媛的腕子。
“你箱子开着。”她说。
林美媛一愣。
陈砚立刻反应过来。
行李箱从婚礼开始就没合上,里面的东西暴露在所有人视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