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在大明当军阀 > 第482章

“高公公,陈明遇移师滁州,本督已知。”
卢象升缓缓抬起眼,那双眸子非常平静,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高起潜微微一愣,他准备好的说辞卡在了喉咙里。
本督已知?这就就完了?
卢象升可不是朱大典,当初时登镇参将孔有德等以八百精锐发动兵变,横扫全鲁,夺东江战船,克登州坚城,攻杀三巡抚、数总兵,鲁军、浙军、辽军或节节败走,或不敌瓦解。
朱大典被临危受命,当时朱大典就是受到高起潜的影响,白白错过四个月的战机,最终论功行赏,朱大典虽然是首功,却没有升官,也没有其他赏赐,就是因为崇祯皇帝不满朱大典的犹豫。
如果说,没有抵达扬州之前,卢象升对高起潜和陈明遇之间的问题还不清楚,现在他已经调查清楚了。陈明遇这个宣武军总兵,官职虽然不高,却非常擅长经商,家底非常厚实,别的总兵官,养一千多名家丁兵已经顶天了,可陈明遇却足足养了八千多名家丁兵。
在卢象升看来,宣武军几乎全部都是家丁兵待遇。负责提供军需的孙成九孙公公,想向陈明遇索贿不成,双方结下梁子。高起潜掐断了陈明遇的粮草,就是想逼着宣武军哗变,然而,高起潜没有想到,陈明遇居然与扬州盐商达成了合作,反而扫了高起潜的面子,双方结下深仇大恨。
高起潜自然不会放过陈明遇,说陈明遇畏敌怯战?
这简直就是笑话,陈明遇可是号称陈阎王,他敢带着一千多残兵就敢硬撼张献忠主力的疯子?敢带着四千余新兵,进攻张献忠麾下四五万大军。
临阵脱逃?弃邵伯湖、六合于不顾,却跑去更远的滁州?
图谋不轨?以陈明遇的那点兵力,能谋什么不轨?
高起潜的指控,漏洞百出,充满了公报私仇的拙劣,
卢象升心如明镜,但违抗军令,擅自移师,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都是对统帅权威最严重的挑战!
若人人效仿,军令岂不成了儿戏?剿寇大局何存?
卢象升的目光,如同锐利的探针,反复在舆图上滁州二字周围扫视。
斥候回报,陈明遇所部其行军速度极快,目标明确不像仓惶逃窜,倒像是奔某个目标而去?
一个极其大胆、近乎荒谬的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深入卢象升的脑海!
难道张献忠主力在滁州和和州之间,陈明遇难道是直扑张献忠?
“报,禀告督师,宣武军绕日行百里,绕滁州而过,直扑庐州府!”
卢象升猛地抓起案头另一份关于张献忠部最新动向的零散情报碎片,目光如电般飞速掠过!几条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在他脑中疯狂拼凑:“张部主力虽在滁、和,但粮秣转运频繁,方向隐约指向西北的霍山。”
“有零星流寇溃兵供称,八大王似乎在秘密集结一支老营精锐,去向不明!”
滁州府境内,睢阳军的行军速度陡然加快,这主要是陈明遇得到了扬州盐商的帮助,扬州盐商除了扬州外,他们在滁州府各县官府也有深厚的人脉,问题的关键是,陈明遇一边行军,一边狂撒银子,当然,也不全是银子,而是大量琉璃制品,用琉璃制品大力购买各地的骡马。
滁州府城已经被张献忠攻克,但是各地的县城或士绅的庄园,还有不少幸存,他们如同惊弓之鸟,一日三惊,看到朝廷大军过来,特别是睢阳军的军旗所过之处,张献忠麾下流寇望风而降,这些士绅看到陈明遇,恨不得叫陈明遇爸爸,那叫热情
正是因为这些士绅帮助,陈明遇的睢阳军和徐州军也都鸟枪换炮,就连徐州军也换上了骡车,马车、驴车,他们朝着麻城方向飞奔而去。
现在睢阳军与徐州军两支军队,展开了较劲,也可以说是竞争,睢阳军在前面跑,徐州军在后面追,互不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