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价购买粮食,而且是供两万余大军食用的粮食,这可不是小数目,陈明遇有钱,也不想当冤大头。
思来想去,陈明遇决定对症下药,大明的盐分为井盐、海盐、湖盐、岩盐四种,可无论是井盐,还是海盐,湖盐或岩盐,都有大量的杂质。
明朝《天工开物》记载:“海盐初成,其色青黑,含毒五类”。
经现代光谱分析验证,古代粗盐主要含:钙镁硫酸盐(苦味来源,占比12-18),泥沙杂质(颗粒>50μ,含量5-8),重金属离子(铅、砷等,003-01),有机物残渣(藻类腐殖质,1-2)。
当然,古人并不是不懂提纯技术,可问题是,无论是用九蒸九晒的工艺,用化学沉淀法(草木灰解析),都无法避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成本。
不少明朝穿越小说,都是写制盐赚钱,可以说制盐工艺,本身并没有什么技术门槛,就像后世的东大,依靠着成本卷死了全世界的大部分制造业。
从理论上来说,烧干一百公斤水,需要五十多斤干柴(理论公式大家可以百度),同时可以得到三公斤左右的斤,从理论来说,每斤盐需要八斤左右的柴火,明朝一担柴(松江府的柴价大约是1担共计100斤,值新米1斗,折合银子在006~01两银子之间),取中间值,不考核人工和设备损耗(即煮海盐成本,每斤需要四文钱,盐工和设备损耗算上,每斤盐成本在六文钱左右,甚至有可能更高。)
明朝最好的盐,就是青盐,这并不是青州生产的盐,而是一种颜色呈青色的盐,纯度比较高,不少大户人家用来漱口,或者是做饭,哪怕像富可敌国的盐商,最多也只能吃青盐,而不是如同雪花一样,没有任何杂质和异味的盐。
帐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所有的愤怒、屈辱、算计,在这一刻都被这箱子里的雪盐冲得粉碎!
汪文德、江春、程槚,所有盐商,包括马爌,都目瞪口呆地看着箱子里的雪盐,如同见了鬼!
向盐商卖盐,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这陈明遇,他哪里是在请粮?他分明是在用他手中的制盐技术,换走他们仓库里沉甸甸的真金白银!
更要命的是,天下盐商何其多,如果其他拥有这个制盐技术,他们的盐还能卖给谁?
盐,这是盐商的命根子!
是垄断之权!
是滚滚财源!
这诱惑这威胁
陈明遇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是上等的雪盐,每斤不过十五文,哦,可能比你们手中的粗盐略贵扬州府库无粮?好!本帅不强求!本帅相信,这天下有的是识货的人!”
汪文德脸上的肥肉剧烈地抽搐了几下,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愤怒、屈辱、恐惧、贪婪种种情绪疯狂交织。
最终,汪文德眼中一种商贾精明的算计在眼底深处一闪而过:“陈陈大帅高瞻远瞩为为国为民扬州盐商总会愿愿为大帅分忧,即刻筹措军粮!”
江春一脸贪婪地笑道:“陈帅,江某不才,愿为大帅献粮两万石!”
“陈大帅,程某愿为大军出资十万,犒赏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