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相信张献忠,所以他对所作所为,采取了漠视的态度,哪怕被陈明遇俘虏了以后,李定国还试图在俘虏营里,联络旧部,准备择机起事,把归德府闹一个底朝天。
只是非常可惜,这段时间,李定国被流寇旧部接连出卖,每一次他想造陈明遇的反,就会被人告发,然后被睢阳军将士抓住,起初,李定国还想一死明志,可问题是,他被李双喜这个昔日李自成的养子给讽刺了一顿。
通过李双喜的介绍,还是他亲眼所见,终于发现陈明遇与张献忠的不同,陈明遇利用他手中的资源,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各种工厂,不仅开采煤炭、烧制石灰、生产水泥,不仅修建了庞大的睢阳军家属院,更让数万流民涌入了睢阳卫。
原本睢阳卫在册军户只有八万七千余人,但是,这并不是睢阳卫真正的人数,历年来,都有大量的军户逃亡,这些逃亡的军户发现,睢阳卫有活干,有饭吃,他们不约而同的又回到了睢阳卫。
陈明遇不仅收留了回来的一万多名军户,还收留了数万名流民,睢阳卫的人口比原来增加了很多,在睢阳卫四十二个百户所,经过发展,形成了四十二个小镇,每个小镇都有自己的产业,大家不用饿肚子,凭力气和本事吃饭。
看到陈明遇的所作所为,李定国不禁开始反思,张献忠真的对吗?推翻了大明朝廷,老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吗?
李定国非常迷茫,最终他在牛金星的教导下,向陈明遇效忠,他和李双喜一样,要拜陈明遇为义父,不过陈明遇没有同意,现在李定国、刘文秀与李双喜一样,成为了睢阳军的一员,而且他们还是李双喜的部下。
李定国本想利用这一次机会,凭借他的名望和威信,肯定可以拉着张献忠麾下一大批人拨乱反正,可问题是,兵部的调令一直没有下来,这让他心中像烧了火一般。
陈明遇依旧沉默,他缓缓转过身,脸上没有愤怒,没有焦躁,只有一种深潭般的平静,平静得让人心悸:“等。朝廷的调令,是名分。没有它,我们就是孤军,是流寇眼中的肥肉,更是某些人眼中擅动天下的叛逆!”
陈明遇的目光锐利地扫过高杰和李定国:“再急,也得等。”
“哎!”
高杰非常希望打仗,他倒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主要是睢阳军的所有军官,都要识字,高杰出身低微,识字有限,让他现在读书识字,比杀了他还难受,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打仗。
陈明遇走到舆图前,手指划过归德府到麻城那数百里的山川河流:“粮道、关隘、沿途州府接应、友军协同若无朝廷明旨,寸步难行。强行出击,胜,是功高震主;败,便是万劫不复。”
陈明遇分析着冰冷的现实,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众将心头沸腾的怒火上。
就在这时,帐帘被猛地掀开,一名亲兵几乎是扑了进来,脸色煞白,手中紧紧攥着一份汗渍浸透的军报,声音带着哭腔和难以置信的惊慌:
“大帅!急报!庐州庐州丢了!八月初十,被张献忠攻陷!知府殉城!”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