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在大明当军阀 > 第410章

陈明遇深吸一口气,双手高举过头顶,接过那卷圣旨和沉重的诰命文书。
“臣,陈明遇(妾身,汤氏),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人齐声谢恩。
此时汤雨棠非常激动,大明可不像后世,在后世,女人可以从军、从政、从商,不仅不会被歧视,还有着女性的优势。可问题是大明,女子从军的仅秦良玉这一个人,一个人商贾女子,想要嫁进书香门第,几乎不可能。
然而,汤雨棠却嫁给了一个武人,偏偏陈明遇还给她挣到了诰命夫人,虽然这个诰命夫人没有实权,只有一份正三品官员的俸禄,可问题是,有了这个诰命。她的政治地位就会提高,现如今的归德府,哪怕是官职最高的知府高宏图,从今以后,也要向她这个三品淑人行礼。
此时,汤雨棠激动得想哭。
站在汤雨棠身后大管事汤福、侍女燕喜也为汤雨棠的远见而高兴,果然是他们的汤家大小姐,看人的眼光真准。
礼毕。
王承恩拱手道:“陈总兵大婚,皇爷理应该理置一份大礼,只是如今国库空虚,皇爷一时半会也拿不出像样的礼物,不过,户部尚书侯恂侯大人为圣上分忧,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请陈总兵笑纳!”
陈明遇微微一愣,他现在明白,这是当初他献给王承恩的一鱼三吃的第二吃,以侯方夏私通流寇,献归德府城以讨张献忠欢心,这是一个把柄,这件事情,一旦传出去,就是侯家最大的丑闻,不仅侯家要被抄没,侯恂这个户部也干不成了。
事实上,正如陈明遇判断的那样,王承恩带着侯方夏的亲笔信,派人送给了户部尚书、东林党党魁侯恂,侯恂就看到了侯方夏的亲笔信,信里写着降表、王公公、命在旦夕、侯氏阖族危矣,尤其是最后那句:“若能解睢阳、宣武军需燃眉之急,或有一线生机!”
面对王承恩的勒索,侯恂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他可比侯方夏聪明多了,陈明遇虽然只字未提土地的事情,可侯恂却看出了陈明遇真正的目的是要地,要侯家多年以来,侵吞的属于睢阳卫的军田。
王承恩从袖子里掏出一叠发黄的纸,这是地契,陈明遇扫了一眼,满脸惊讶:“这是”
“陈总兵不是说过嘛,侯家先后侵占了睢阳卫的三万五千余亩军田,这里是七万亩!”
王承恩淡淡地笑道:“这份贺仪,陈总兵,可还满意?”
“王公公这可是一大笔钱啊!”
陈明遇满脸苦笑,现在才是崇祯八年,哪怕到了崇祯十一年,归德府境内的田地,依旧在五两至三十两银子之间,根据田地不同,价值也不同。
归德府最便宜的田地也需要八两银子,侯家的田,几乎清一色都是上好的良田,这七万多亩地,保守估计也是七八十万两银子。问题的关键是,哪怕再有钱,在明朝的时候,可不容易买到田地。
因为在这个时代,卖房子卖地,是败家行为,要被人指指点点,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会卖田地。
“陈总兵,圣上也知道睢阳卫军田不多,只怕不足以养活宣武军众将士,这些田产,就作为养兵之用了,陈总兵万莫再要推辞!”
王承恩道:“若是陈总兵能够训练万余精锐大军,还请陈总兵为圣上分忧!”
陈明遇现在明白过来,崇祯要是用一个正三品的诰命夫,以及侯恂的七万余亩良田换陈明遇忠诚,不得不说,崇祯皇帝还真有点天真。
“还请公公入席!”
陈明遇倒没有再推辞,他确实是需要这七万余亩地,如果加上这七万多亩地,他就有将近二十万亩田地,一次性种植十万亩玉米,五万亩土豆,五万亩红薯,足够养活他手底的十五万军民。
陈明遇突然发现,王承恩在入席的时候,下意识地朝着身后那名身穿普通东厂番役服的胖宦官望去,这名宦官发鬓灰白,年龄比王承恩略大一些,他虽然是极力掩饰自己的身份,可问题是,王承恩这个正六品御前太监,却露出小心翼翼巴结讨好的样子,很显然,对方的身份不简单。
现在比王承恩官职高,权柄大的太监太多了,除了二十四监掌印太监以外,御前总管、左右主事、左右副主事数十人,范围太大,陈明遇也不好猜测,对方没有表露身份,陈明遇也装作不知道。
陈明遇先对府里的宾客敬酒,像四大望族、八大家、七大户,以及归德府知府高宏图等这些有头有脸的人物,由袁枢负责招待,前来的军户则由刘焕、叶慎行等人负责招待,陈明遇敬了一圈酒,在张石头、张明远等人的陪同下,来到陈府外面的大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