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在小区门口的修车铺花三百块买了辆二手电动车,车座磨得发亮,刹车时还会发出刺耳的“吱呀”声,但好歹能跑。他又花五十块买了套最普通的蓝色外卖服,套在身上松松垮垮的,倒也能遮住他那身落魄相。
注册外卖平台时,他对着身份证上的照片愣了半天。照片上的自己头发整齐,眼神里带着点对生活的憧憬,和现在镜子里这个胡子拉碴、眼窝深陷的男人判若两人。他深吸一口气,按要求上传了证件,平台很快通过了审核。
“爸爸,你要去干什么?”李明浩被厨房的动静吵醒,揉着眼睛站在卧室门口。小家伙昨天受了惊吓,今天看起来没什么精神。
李建国正在给自己和儿子煮面条,听到声音回头笑了笑:“爸爸去找工作挣钱,给浩浩买肉包子吃。”
“挣钱就能把妈妈接回来吗?”李明浩眨着大眼睛问。
李建国手里的筷子顿了一下,随即点头:“对,等爸爸挣够了钱,就把妈妈接回来,咱们还住大房子。”
他不敢告诉儿子真相,只能用谎言编织一个暂时的美梦。
把儿子托付给对门张阿姨照看——张阿姨是个热心肠的退休教师,知道他家出事后,主动提出帮他照看孩子——李建国骑着吱呀作响的电动车,汇入了早高峰的车流。
江城市的早晨总是拥挤的,汽车鸣笛声、自行车铃铛声、行人的说笑声混杂在一起,充满了烟火气。以前他开车上班时总觉得这种嘈杂让人烦躁,现在骑着电动车穿梭其中,却觉得无比真实。
打开外卖APP,系统很快派来了第一单:“兴盛小区3号楼2单元501,两份牛肉面,要求加辣,四十分钟内送达。”
取餐地址在两公里外的“老马家牛肉面”。李建国看了看时间,早上七点半,这个点路上不算太堵,四十分钟足够了。
他骑着电动车,慢悠悠地往面馆赶。他刻意控制着速度,比普通电动车稍快一点,既能保证效率,又不会引起注意。这感觉有点憋屈,就像身怀绝技却只能缩手缩脚,但他知道,这是目前最稳妥的办法。
“老马家牛肉面”门口排着长队,李建国报了取餐号,老板指了指旁边的台子:“早就给你备好啦,快点送,别撒了汤!”
两份牛肉面用塑料袋装着,放在特制的外卖箱里。李建国小心地固定好,骑着车往兴盛小区赶。
刚拐过一个路口,意外发生了。
一辆黑色轿车突然从路边的停车位冲了出来,直直地朝着他撞过来!司机大概是新手,慌乱中竟然把油门当成了刹车,车速越来越快!
李建国瞳孔骤缩,脑子里一片空白。
太快了!根本来不及反应!
就在轿车即将撞上他的瞬间,他身体里那股奇异的能量突然爆发了!
几乎是本能地,他猛地一拧电动车把手,同时身体向侧面倾斜。
周围的景物瞬间变得模糊,耳边只剩下呼啸的风声。
在常人眼中,只看到一道蓝色的影子“嗖”地一下闪过,原本应该被撞个正着的外卖员,连同那辆电动车,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下一秒,李建国已经出现在三米外的人行道上,电动车稳稳地停在路边,他甚至还下意识地扶了扶外卖箱,里面的牛肉面一滴汤都没撒出来。
黑色轿车“砰”地一声撞在路边的护栏上,车头瘪了一块,司机吓得脸色惨白,趴在方向盘上半天没缓过神。
李建国的心脏还在狂跳,后背全是冷汗。刚才那一瞬间,他甚至以为自己要死了。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还在微微发抖。
这就是速度的力量?不仅快,还能在绝境中避开危险?
他没时间细想,周围已经有人围了过来,对着撞车现场指指点点。他不敢多待,怕被人追问刚才的“神迹”,赶紧骑着电动车,拐进旁边的小巷子。
进了小巷,确认没人,他才敢稍微加快速度。
巷子很窄,只能容一辆电动车通过,两边堆着杂物和垃圾桶,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他集中精神,身体里的能量再次涌动,速度越来越快,像一阵风一样在狭窄的巷子里穿梭。
原本需要十分钟的路程,他只用了不到两分钟就到了兴盛小区门口。
他放慢速度,装作刚骑到的样子,擦了擦额头的汗——其实是刚才吓出来的冷汗——推着电动车走进小区。
3号楼在小区最里面,电梯正好坏了,李建国只能爬楼梯。
五楼,说高不高,说低不低。他提着两份牛肉面,深吸一口气,体内的能量悄然运转。
在楼道里没人的角落,他身影一晃,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向上冲去。
一阶,两阶,三阶……
他的脚几乎不沾地,像一道蓝色的闪电,瞬间就冲到了五楼。他甚至还能听到楼下住户开门的声音,而他已经站在了501门口。
他定了定神,整理了一下衣服,按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个年轻小伙子,睡眼惺忪的,看到他手里的牛肉面眼睛一亮:“终于来了!饿死我了!”
“您的外卖,请签收。”李建国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
小伙子接过外卖,随口问了一句:“你们这外卖员都这么快吗?我刚下单半小时就到了,我还以为要等超时呢。”
李建国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找借口:“今天路上不堵,运气好。”
“那可真是太幸运了。”小伙子关门前还冲他竖了个大拇指,“好评必须安排!”
走出小区,李建国长长地舒了口气。第一单总算顺利完成,虽然中间出了点小意外,但好在有惊无险。他看了看APP,这一单挣了八块五。
八块五。
以前他请客户吃顿饭随便就能花上千块,现在却为这八块五的收入感到一丝欣慰。
生活啊,真是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他骑着电动车,继续接下一单。
这一天,李建国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不停地接单、取餐、送餐。
他渐渐摸索出了规律:在空旷的马路上,他会稍微加快速度,但控制在比普通电动车快三成左右;在人多的地方,就和普通外卖员一样慢慢骑;遇到红灯或者堵车,他会找机会拐进小巷,用最快的速度穿行;爬楼梯时,他会等楼道里没人了再“闪现”上去。
他的效率高得惊人。
别的外卖员一个小时能送三四单,他一个小时能送七八单,甚至十单。中午高峰期,他从十二点到一点,短短一个小时就送了十二单,手机上的余额噌噌往上涨。
有商家看到他频频来取餐,开玩笑说:“小伙子,你这电动车是加了火箭筒吗?跑得也太快了!”
李建国只是笑了笑,不解释。
有同行羡慕地问他:“哥们,你这路线怎么规划的?这么能跑!”
他就说:“瞎跑,运气好。”
他不敢表现得太扎眼,但即使这样,他的名字还是在附近的外卖员圈子里悄悄传开了——那个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只知道速度快得离谱的“闪电侠”。
傍晚时分,李建国算了算,一天下来,他竟然挣了三百多块!
这在以前,连他半天的工资都不到,可现在,握着手机里那串数字,他心里涌起一股久违的踏实感。
这是他靠自己的双手(和速度)挣来的钱,干净,安心。
他去超市买了排骨、西红柿、鸡蛋,还买了个小小的奶油蛋糕——明天是李明浩的生日,他想给儿子过个像样的生日。
回到张阿姨家,李明浩正坐在沙发上看动画片,看到他回来,立刻扑了过来:“爸爸!”
“浩浩今天乖不乖?”李建国抱起儿子,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乖!张奶奶还给我吃了饼干!”李明浩指着桌上的饼干盒说。
张阿姨从厨房出来,笑着说:“建国啊,你这儿子真懂事,一点都不闹。你找到工作了?”
“嗯,送外卖,能挣点钱。”李建国把买来的水果递给张阿姨,“张阿姨,今天麻烦您了,这点水果您收下。”
“你这孩子,跟我客气啥!”张阿姨推辞了半天,最后还是收下了,“你现在不容易,有啥难处尽管跟我说,别自己扛着。”
李建国心里暖暖的,点了点头。
晚上,他给儿子做了西红柿炖排骨,煮了鸡蛋面。李明浩吃得满嘴是油,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着儿子的笑脸,李建国觉得,再苦再累都值了。
哄儿子睡着后,李建国坐在阳台上,看着窗外的星星。
手机里,是他今天的收入:327元。
离千万债务还很远,离接回王秀兰也还很远。
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绝望了。
他有了速度,有了挣钱的门路,更重要的是,他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他摸了摸后颈那个依旧发烫的大包,那里仿佛藏着一道永不熄灭的闪电,在他身体里静静流淌,等待着被唤醒的时刻。
“张大海,银行,那些看不起我的人……”他低声呢喃,眼神里闪过一丝锐利的光,“等着吧,我李建国失去的东西,一定会亲手拿回来!”
夜风轻轻吹过,带着夏夜的燥热。李建国知道,他的逆袭之路,才刚刚开始。而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