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最后一科的收卷铃像一把钝刀,慢慢锯断紧绷的弦。
笃行楼三层瞬间沸腾,椅子腿与地砖合唱,纸张在风里哗啦啦起义。
沐清欢坐在靠窗的。
下课铃响,教室瞬间沸腾。
慕时野从口袋摸出糖,柠檬味,黄色包装纸被灯光映得发亮,像一枚小小的月亮。
他把糖放在她掌心,指尖碰到她生命线,短暂,却足以让那条线微微发烫。
“糖纸别扔,”他低声说,“背面有题,回宿舍算。”
清欢愣住,等展开糖纸,才发现内侧用圆珠笔写着一行小字:
“如果明天物理小测,最后一题你会写,就把糖纸贴在桌角,让我看见。”
字迹潦草,却带着少年特有的张扬,像把挑战书塞进她手心。
她抬头,看见他已站起身,伸懒腰,校服下摆被拉起,露出腰线一截,肤色在灯光下泛着暖,像被晒透的麦秆。
他侧头,冲她挑眉,眼里带着笑,像在说:敢吗?
清欢没回答,只把糖纸重新折好,放回笔袋,拉链再次拉上,声音清脆,像给答案上锁。
而她心里,已悄悄把钥匙递给他。
晚自习结束,人群涌出教室,像退潮。
清欢落在最后,把桌面收拾整齐,才起身。
走到门口,她回头,看见新座位在灯下泛着冷白,像一座尚未命名的岛。
岛中央,两张并排的桌贴,一张写着“沐清欢”,一张写着“慕时野”,中间只隔一条过道,却像隔了一条银河。
她伸手,把两人桌角对齐,指尖从两个名字中间划过,像划过一条看不见的河。
而河对岸,少年正站在走廊尽头,背光,脸藏在阴影里,只露出虎牙一点白,像夜空最亮的星。
回宿舍的路上,夜风穿廊而过,梧桐叶影摇晃,落在她白色裙摆上,像一幅被水晕开的墨。
她伸手进口袋,指尖碰到那张糖纸,柠檬味透过塑料渗出,像未散的月光。
她忽然想起,白天宋老师的话:
“让他带你。”
此刻,她才明白,所谓“带”,不是拖拽,也不是推搡,而是把一条被雨水冲垮的独木桥,悄悄加宽,加稳,再在旁边点一盏灯,灯芯写着:
“别怕,我在。”
而灯芯另一端,少年正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掌心还残留她接过糖时,指尖传来的凉。
他低头,看见自已影子被路灯拉得老长,像一条通往未知的桥。
他忽然加快脚步,像怕走慢一步,就会被夜风吹散,被月光稀释。
而他心里,已悄悄把桥的名字写好——
桥这头,是物理最后一道大题;桥那头,是她贴在桌角的柠檬糖纸,以及糖纸背后,尚未说出口的答案。
风继续吹,梧桐叶继续落,落在他们各自的路,像给明天提前铺好的信纸。
信纸抬头,是通一行字:
“期中考后的调座,把名字写在一起,算不算另一种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