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开局被退婚反手送你一场化学爆炸
萧启!你这废物!今日我林清雪便以林家之名,斩断这荒唐婚约!你与我,云泥之别,此生再无瓜葛!
清脆又冰冷的女声在御花园中响起,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和决绝。
萧启猛地回过神来,头痛欲裂,陌生的记忆如洪水般涌入脑海——现代工科生,实验室爆炸……启国七皇子,母亲卑贱,自幼受尽欺凌,有个貌美如花却极度势利的未婚妻,镇北侯之女林清雪……
而眼前,正是这退婚的名场面!
周围尽是华服男女,他的几位皇兄皇姐赫然在列,尤其是二皇子萧烈和五皇子萧铭,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和看戏的愉悦。家仆侍女们低头窃笑,无一人替他这准皇子说话。
林清雪一身红衣,傲然而立,如同孔雀,正将一枚代表订婚的信物——一枚品质寻常的玉佩,不屑地扔到他脚下:这废物东西,还你!
原主的记忆带来的屈辱、不甘和绝望瞬间淹没了他。但现代灵魂的冷静和工科生的逻辑迅速占据上风。
就在林清雪转身欲走,众人以为这废物会如往常般忍气吞声、甚至哭泣时,萧启却弯腰,慢条斯理地捡起了那枚玉佩。
他轻轻掸去灰尘,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林小姐说得对,云泥之别,确难相配。
众人一愣,没想到他竟会接话,还似乎认命了
却见萧启抬眼,目光扫过林清雪,又瞥向一旁得意洋洋的二皇子(众所周知,林清雪早已暗中投靠二皇子一党),淡淡道:只是,林小姐这‘云’,攀的似乎是即将倾覆的朽木;而我这‘泥’,倒也未必不能烧出惊世的瓷器。
他晃了晃手中的玉佩:至于这定亲信物……林家当年求着定亲时,送的便是这等货色看来镇北侯府的家底,也不过如此。退了正好,免得日后旁人以为我堂堂皇子,竟用此等劣玉。
哗——!
全场瞬间寂静!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萧启!
这……这是那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废柴七皇子!他不仅敢还口,还句句带刺,暗讽林清雪攀高枝(还是烂枝)、林家势利眼、聘礼寒酸!
林清雪气得脸色煞白,浑身发抖:你……你这废物竟敢……
二皇子萧烈脸色一沉,上前一步,威压扑面而来:七弟,看来你是对林家小姐的决定有所不满了莫非还想强娶不成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萧启面对压迫,非但没退,反而迎着他的目光,忽然笑了:二皇兄言重了。强娶她不配。我只是觉得,今日天气燥热,诸位火气太大,需要……降降温,醒醒神。
说着,在所有人惊愕的注视下,他看似随意地走到御花园角落用来养荷花的瓦缸旁。缸底沉淀着一些清理池塘留下的泛白废弃物(主要是石灰石CaCO和受潮结块的碱面NaCO)。
他口中念念有词(假装痴傻),双手却飞快操作:捞出一些块状物,用玉佩(硬度足够)快速刮下粉末,混合……然后,看似无意地将一些粉末撒入旁边一个小水塘(富含藻类,水呈弱酸性),又迅速将大部分粉末用一张油纸包起,捏在手中。
装神弄鬼!二皇子不屑冷笑,伸手就要推开他。
就在这时——
嗤嗤嗤……砰!
撒入水塘的那一小撮混合物遇水发生剧烈反应(CaO
+
HO

Ca(OH)
+
热量,混合碱面后局部强碱并产热),瞬间产生大量气泡和白雾,甚至发出一声轻微的爆鸣(可能是密封藻类产生的沼气被点燃)!水花四溅,白气升腾!
啊!!
怎么回事!
保护殿下!
现场顿时一片混乱!宫女尖叫,太监慌乱,二皇子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和白雾惊得后退一步,溅了一身水,狼狈不堪!
白雾缭绕中,唯有萧启站在原地,毫发无伤,手中捏着那个油纸包,眼神平静得可怕,仿佛刚才的一切与他无关。
他看向惊魂未定的二皇子和脸色惨白的林清雪,语气带着一丝慵懒的嘲讽:
你看,我就说需要降降温吧。诸位,现在清醒了吗
这一刻,所有看向萧启的目光都彻底变了。
从纯粹的鄙夷、嘲笑,变成了惊疑、恐惧和一丝难以理解的震撼!
这废物……刚才做了什么巧合还是……
二皇子惊怒交加,死死盯着萧启,第一次觉得这个弟弟变得无比陌生和危险。林清雪也忘了愤怒,只剩下骇然。
萧启却不再看他们,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拍了拍手,将那块玉佩随手丢回给林清雪:林小姐,你的‘云’路,好自为之。
说完,在众人复杂至极的目光注视下,他转身,从容地朝着自己破败的冷宫方向走去。
背影依旧瘦削,却再无一丝往日的怯懦,反而透着一股让人心悸的沉稳和神秘。
回到冷宫,唯一的忠心小婉哭着迎上来,听说御花园发生的事,吓得魂不附体。
萧启关上宫门,看着手中剩下的神奇粉末,眼神锐利起来。
小婉,别怕。
从今天起,没人能再随便欺负我们。
我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他掂了掂手里的油纸包,这简陋的化学混合物,就是他在这个世界点燃的第一把火。
第二章:废柴的点石成金术
御花园风波像野火一样传遍宫廷。七皇子萧启不再是单纯的笑话,而是添上了一层诡异、邪门的色彩。二皇子萧烈惊怒之余,严令手下探查萧启是否一直在伪装。林清雪则又气又怕,躲在家中不敢见人。
冷宫内,萧启却异常平静。
他深知那点化学把戏吓唬人可以,但改变不了实质。生存和发展需要资源。他仔细检查了小婉取来的日常用物——粗糙刺皮肤的皂角、有异味的粗盐、浑浊的饮水。
data-fanqie-type=pay_tag>
小婉,想不想用点好东西萧启笑道。他指挥小婉找来废弃的猪油、草木灰(含碱),利用宫里最容易获得的材料,经过简单的加热、反应、过滤、冷凝,几天后,几块黄澄澄、带着淡淡油脂味的原始肥皂诞生了。
他又用类似蒸馏提纯的方法,改进了粗盐,得到了雪白的细盐,甚至用发酵的粮食尝试提纯出一点高度酒(酒精)。
小婉试用肥皂后,惊喜得几乎哭出来。萧启让她将一部分肥皂、细盐和烈酒,通过之前御花园事件中暗中向他示好过的一个低等太监(曾被二皇子手下欺辱),秘密拿到宫外售卖。
萧启深谙营销之道。他让太监暗示这些是宫中贵人秘制,数量有限。效果远超市面货品的天工皂、玉盐、烈焰浆迅速在京城富商和低级官吏圈中引起轰动,虽量少但价高,为萧启换来了可观的银钱。
他用这笔钱改善了冷宫的伙食,购买了优质药材调养这具孱弱的身体,甚至偷偷弄来一些铁料、硝石、硫磺和木炭。他开始每天按照现代方法锻炼身体,并画下了一些简单的图纸——关于滑轮组、改进水车,甚至……黑火药的精确配比和简易震天雷的构想。
二皇子的探子只查到七皇子整天窝在冷宫鼓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似乎更痴傻了,偶尔做出点新奇东西也只是为了换钱买吃的。二皇子闻报,冷笑:果然还是废物,有点小聪明也只会用在讨好口腹之欲上!稍稍放松了警惕,将更多精力投向与五皇子的明争暗斗。
然而,五皇子萧铭却更细心些。他注意到萧启售卖的东西效果非凡,绝非小聪明所能及。他吩咐手下:继续盯着,不必打扰,看看他到底能弄出什么。他打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第三章:北境烽烟与天赐良机
平静被边关急报打破:北方狄戎部落大规模犯边,连下两城,边军告急!朝廷急需筹集大量军饷物资,但国库空虚,权贵们却互相推诿,争吵不休。
老皇帝在朝会上大发雷霆,病情似乎都加重了几分。
二皇子与五皇子依旧互相攻讦,谁也不愿接手这烫手山芋。就在这时,五皇子萧铭眼珠一转,出列奏道:父皇,七弟近日似在经营之道上颇有奇思妙想(他刻意模糊萧启的行为),或可让七弟一试,为君分忧。
又是毒计!办成了,功劳他五皇子有举荐之功;办砸了,正好彻底摁死这个越来越看不透的七弟。
所有目光再次聚焦萧启。皇帝也看向他,目光深沉,带着审视。
众臣以为萧启会惊慌推辞。不料,萧启平静出列,躬身道:儿臣愿为父皇分忧。儿臣确有一法,或可解燃眉之急。
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战争彩票方案:由朝廷发行低面值彩票,设置高额奖金和大量小额奖金,利用百姓的侥幸心理快速募集巨资,并详细说明了如何运作、监管以确保公信力和利润,甚至提出了以部分奖金抵扣税款来吸引商人购买。
方案条理清晰,考虑周全,远超这个时代的金融观念。朝堂之上,鸦雀无声,连老皇帝都露出了惊异的表情。
皇帝当即准奏,命萧启协助户部办理。彩票一经推出,立刻风靡全国,筹集军饷的速度和数量远超想象,极大缓解了前线压力。龙颜大悦,虽未重赏萧启(因五皇子等人刻意淡化其功),但看向他的目光彻底不同了。
萧启借此机会,更是名正言顺地大量采购硝石、硫磺等原料,无人再敢质疑。
第四章:奔赴险地与火药首秀
军饷问题刚解,更大的危机爆发:前线主帅重伤,一支运粮队被狄戎精锐骑兵围困在一座废弃小城,危在旦夕!朝廷必须派一位足够分量的人前去督运后续粮草并稳定军心。
二皇子和五皇子再次默契地一致推荐萧启!理由冠冕堂皇:七弟刚立大功,深得军心(),且是皇子,足以代表朝廷。
皇帝看着台下两个儿子的表演,又看看沉默的萧启,最终疲惫地挥挥手:萧启,朕命你为督粮使,即刻前往北境,不得有误!
萧启没有拒绝,反而躬身:儿臣领旨!定不负父皇所托!他正愁没机会离开京城樊笼,去实践他的大规模化学实验!
离京前,他带上所有秘密制备的黑火药成品、工匠、以及以秦武为首的、经过初步训练并装备了简易滑轮弩(萧启设计)的数十人护卫队。
北境,残破的孤城下,狄戎骑兵正在猛攻,城内守军绝望。
萧启的队伍恰在此时赶到附近山丘。眼见城破在即,萧启下令:秦武,带人用弩箭阻滞侧翼!工匠队,准备‘震天雷’!
一个个陶罐做的粗糙手榴弹被点燃引线,用投石带或臂力投向敌军最密集之处!
轰!轰!轰隆!
连续的爆炸声如同地狱雷鸣!火光冲天,破片四射!狄戎人马从未遭遇过如此恐怖的打击,瞬间人仰马翻,阵型大乱!战马惊惶嘶鸣,不受控制。
城内守军和百姓目睹这神迹般的一幕,先是骇然失声,随即爆发出震天的狂呼!天雷!七皇子引来了天雷!
萧启趁势下令冲锋!秦武带领护卫队如猛虎下山,配合城内杀出的守军,将溃不成军的狄戎骑兵杀得大败而逃!
一场必败之局,被萧启以碾压式的技术力量彻底扭转!
消息传回朝廷,不再是惊讶,而是震撼!满朝文武,包括皇帝和二皇子、五皇子,都被这天雷之威吓得目瞪口呆!
废柴皇子的形象被彻底粉碎!雷神皇子的威名开始传遍天下。
萧启站在城头,硝烟未散,身后是军民狂热的崇拜目光。
秦武激动道:殿下!我们赢了!
萧启却目光沉静,望向南方京城方向,低声道:赢了一场仗而已。京里的仗,才刚刚开始。
他知道,他展现出的力量越强,那边的杀机就会越重。
真正的风暴,即将来临。
第五章:功高震主与暗箭难防
萧启凭借震天雷力挽狂澜的消息,以比军报更快的速度通过各种渠道传回京城。朝野震动,民间哗然。
老皇帝在病榻上听闻,先是难以置信,继而陷入长久的沉默,眼神复杂难明。功高莫过于救驾,计毒莫过绝粮。萧启此举,不仅是功劳,更是展现了一种颠覆性的、足以影响国运的力量。这力量让他这皇帝都感到心悸。
惊骇过后是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杀意。他们彻底明白,萧启已非池中之物,若不尽快铲除,将来必是心腹大患。二皇子想的是如何用强权碾压,五皇子则开始构思更阴毒的借刀杀人之计。
北境残军和增援部队的主将对萧启的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从最初的轻视怀疑,变为敬畏和感激。不少中下层军官和士兵更是将雷神皇子视为偶像和救命恩人。萧启趁机以整顿防务、犒劳军士为名,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并暗中筛选、吸纳那些有真才实学却不得志的军官。
皇帝的封赏终于到了:晋封萧启为睿亲王,赐金帛无数。然而,圣旨后半段却意味深长:命其即刻将‘震天雷’之制作秘法详呈工部,由朝廷专营,不得私藏匿制,并暂留北境,安抚地方,待新任统帅到任后即刻返京。
明升暗降,夺其利器,调离军队!
萧启恭敬接旨,表现得毫无怨言。他上交了一份简化版且关键步骤略有偏差的黑火药配方和粗糙制作流程(足以让工部的庸才们折腾很久却效果不佳)。同时,他将真正的核心工艺和一批忠心耿耿的工匠、以及大量原料,秘密转移至北境深山中一处早已选好的隐蔽基地。他深知,技术垄断才是他最大的护身符。
他利用暂留北境的时间,以亲王和功臣的身份,大力整顿民生,招抚流亡,兴修水利(运用了一些现代工程学原理),更是将震天雷的衍生应用(开山修路)用于生产,极大提升了威望,赢得了民心,暗中将北境经营成了自己的第一个根据地。
第六章:凯旋归京与风波再起
新任统帅到任后,萧启奉旨返京。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离京时无人问津的落魄皇子。
归京队伍浩浩荡荡。秦武率领的护卫队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眼神锐利,与离京时已判若云泥。沿途百姓自发聚集,争相一睹雷神亲王的风采,欢呼不绝。这景象深深刺痛了京中某些人的神经。
入京后,萧启第一时间入宫面圣,态度恭谨,对北境之功轻描淡写,将所有决策之功归于父皇天威和将士用命,对皇帝的猜忌和打压表现得毫无察觉,完美扮演了一个忠君爱国、毫无野心的皇子形象,暂时稳住了老皇帝。
然而,暗流汹涌。
二皇子一党迫不及待地发难。他们买通了一个曾因怠慢军械被萧启军法处置的胥吏,诬告萧启在北境拥兵自重,私藏‘天雷’,意图不轨,甚至拿出了密信等伪造证据。
几乎同时,在一次宫廷夜宴上,萧启竟突然吐血昏厥!经御医诊断,是中了某种罕见慢毒,毒性已潜伏一段时间,正是在北境时被人暗中下毒!
双管齐下,既要坐实其谋逆之罪,又要从肉体上消灭他!
朝堂之上,群情汹涌。二皇子党羽纷纷要求严惩。皇帝面色阴沉,看着昏迷不醒的萧启,又看看咄咄逼人的二皇子,疑心更重。
第七章:将计就计与绝地反杀
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萧启的昏迷有一半是伪装!他确实中毒,但现代医学知识让他对毒性有所察觉,并暗中用自己配置的解毒剂压制了大部分毒性。他故意表现得毒发猛烈,就是要引蛇出洞,看看谁最后会跳出来!
就在二皇子以为得计,准备强行给萧启定罪时,数份关键证据被突然呈上御前:
1.睿亲王出面,提供了那名胥吏被二皇子心腹收买、并家人被控制的铁证。
2.北境军中多名将领联名上奏,力证睿亲王清白,并揭露二皇子一党在北境战时克扣军饷、以次充好的罪行。
3.更致命的是,萧启的贴身侍女小婉,竟拿出了五皇子萧铭身边心腹与狄戎秘密联络的信物副本(这是萧启离京前安排小婉通过睿亲王渠道秘密调查的成果)!虽然无法直接证明是五皇子指使,但足以将通敌的嫌疑引向五皇子一党,彻底搅浑水!
朝堂局势瞬间逆转!
老皇帝勃然大怒!他意识到自己两个儿子为了夺嫡,竟不惜构陷功臣、甚至可能通敌卖国!相比之下,一直安分守己、甚至受害的萧启,显得无比顺眼。
皇帝当即下旨:严查诬告案,相关人等一律下狱!二皇子萧烈被申斥,禁足府邸。五皇子萧铭虽未直接受罚,但其势力遭受重创,被迫转入更深的地下。
萧启适时地苏醒过来,面对皇帝的关怀,他表现得虚弱而茫然,仿佛对发生的一切毫不知情,只是感激父皇明察秋毫。
经此一役,皇帝对二皇子、五皇子失望透顶,出于补偿和制衡的考虑,竟授予了萧启更大的权柄——兼任京畿巡防营副统领(实权职位),并负责督办震天雷的改良与生产(皇帝仍想掌控,但萧启有了名正言顺插手的机会)!
萧启一举从危险的边缘跃升至权力核心圈,掌握了部分军权和核心技术主导权!
第八章:最终的对决
皇帝的病情急剧恶化,时日无多。京城的气氛紧张到极点,仿佛暴雨前的死寂。
二皇子被禁足却不甘失败,暗中调动其掌控的少数兵马和死士,准备铤而走险,发动政变。
五皇子则更加阴险,他竟秘密与狄戎残余势力达成协议,许诺重利,引诱狄戎再次出兵佯攻边境,企图将京畿巡防营的主力调离京城,制造混乱。
狄戎果然再次叩边!消息传来,朝堂大乱。五皇子一党极力主张京畿巡防营主力即刻北上增援。
就在此时,二皇子的死士突然猛攻皇宫和睿亲王府!
萧启早已通过睿亲王和秦武的密探网络,洞察了二人的阴谋!他将计就计:
他派出的巡防营主力只是疑兵,真正精锐早已埋伏在京城要害之处。
当二皇子死士发动攻击时,立刻陷入重重包围。装备了简易火药武器(如炸药包、突火枪)的巡防营精锐和秦武的护卫队,以碾压之势迅速平定叛乱,二皇子于乱中被擒(或自杀)。
同时,萧启出示五皇子通敌的铁证(可能来自被策反的狄戎使者或五皇子心腹),在朝堂之上当场发难。五皇子萧铭面色惨白,无从辩驳,被直接拿下。
老皇帝在最后时刻,目睹了这一切,终于看清了谁才是真正有能力、有魄力、能安定江山社稷的人。
皇帝用尽最后力气,在重臣和宗亲面前,留下传位于皇七子萧启的明确遗诏,并叹道:……朕之诸子,唯启,类朕……能安天下……
萧启登基,改元启明。
他肃清余孽,稳定朝局。
大力发展格物之学(科技),改革军制,推广新式农具水利。
与狄戎等外敌,以强大武力为后盾,签订有利的和约。
一个由现代灵魂引领的新时代,正式开启。
(故事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