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极致的黑暗。
我的意识被冰冷吞噬,身体像被撕裂,又像被重铸。那种坠落感,极致的失重,瞬间把我拉回那个深秋的午夜。
天台边缘,风像一把磨钝的刀,在我脸上、心上,来回剐蹭。热搜榜上,血红的爆字,不是提醒,而是对我心脏的凌迟。每一次刷新,每一个新增的谩骂,都像一把无形的凿子,将我仅存的尊严和理智,一点点敲碎。
图书馆变态武大色狼学术垃圾——毒针扎进我的血肉,腐蚀我的骨髓。我的未来、前程、所有梦想,一夜之间,被碾成了齑粉。母亲的哭声,键盘侠的洗白二字,彻底击垮了我。
导师退出了所有群聊,甚至在朋友圈里发了条与学术败类划清界限的动态,生怕沾染上丁点污秽。
而我苦读十年,熬夜无数才换来的名校offer,像一张被揉皱的废纸,被HR冷漠地撕毁。
我的未来,我的前程,我的所有梦想,都在一夜之间,被碾成了齑粉。
母亲病了,她哭得撕心裂肺,病历一张张被她颤抖着甩到网上,试图为我求得一线生机。
可换来的,只有键盘侠们冷酷无情的洗白二字。那两个字,像一道无形的耳光,不仅扇碎了她作为母亲的最后一丝尊严,也彻底击垮了我心中最后一道防线。
我被全世界抛弃了。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我闭上眼。脑海里那杨雨欣讥诮的弧度,手机咔嚓一声。
世界,在那一瞬彻底熄灭。我的灵魂,被碾碎。
1.
意识猛地被拉扯,像掉入深海,被巨大压力挤压,砰地一声,炸裂开来。
再睁眼。头顶是熟悉的荧白色日光灯,刺眼。耳边是空调嗡嗡低语,烦躁。图书馆负一楼,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籍霉味和消毒水味。压抑。
2023年7月11日,08:55。
我右手搭在右膝上,指尖下意识地来回摩挲。那熟悉的,令人抓狂的痒意,从皮肤深处钻出来,像无数只小虫在啃噬。湿疹,又犯了。它曾是我的隐痛,如今是我的复仇引线。
我的目光,不经意地斜向对角。果然,她坐在那里。杨雨欣。一头柔顺长发,白皙脸庞,唇角微不可察地翘起。她的指尖,正缓缓抬起手机,镜头,对准了我。
历史,在这一刻,以分秒不差的精度,完美重演。
她自以为是猎人,我曾是她的猎物。她背后有人撑腰,所以肆无忌惮。但这一次,我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受害者。那份刻骨铭心的绝望与死亡,已经在我灵魂深处刻下无法磨灭的烙印。它淬炼出了冰冷的清醒和决绝。我体内不再有恐惧,只有复仇的烈火熊熊燃烧,以及对一切意外的警惕和预判。我的心跳,平稳,冰冷。
我的衬衫第二颗纽扣下,一枚改装过的GoPro正安静工作,细微的红点闪烁,记录下一切。左边口袋里,昨晚连夜奔波三家医院换来的诊断书、厚厚一叠购药小票,以及一支4K高清录音笔,像冰冷的武器,等待出鞘。它们是我重生的底气,是我复仇的序章。
当然,这只是表面的准备。在更深层的加密U盘里,还储存着一份名为死人开关的邮件草稿。收件人是几位我信任的媒体朋友和法律援助机构,以及教育部纪检组。一旦我遭遇不测,或者所有证据被销毁,这份邮件将自动发送,确保我的声音不会再次被掩盖。我为自己,布下天罗地网。也为那些藏在暗处的蛀虫,掘好坟墓。
我抬起头,迎上她手机冰冷的镜头。唇角勾起一抹弧度,那笑容,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却又显得无辜而真诚。我的眼神,像深渊里的冰,能冻结一切恶意。
同学,我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在寂静的图书馆一角响起。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善意,语气里却藏着刀锋,你手机像素够吗要不要我借你稳定器拍得更清楚一点。毕竟,这画面,可能要流传很久。
杨雨欣举着手机的手,肉眼可见地僵硬了半秒。她那抹讥诮的弧度,瞬间凝固在嘴角,脸上闪过一丝错愕与不解。她以为我是傻子,我却已看穿她的一切。连同她背后,那条隐秘的利益链。
2.
杨雨欣的脸色变幻莫测,最终讪讪地收回手机,低头假装看书。她不知道,那半秒的僵硬,已被GoPro清晰捕捉,成为她跌入深渊的第一帧画面。
我的复仇,从这一秒开始,精密而无声。
当晚,我熬了一个通宵。键盘敲击声在寂静的宿舍里显得格外刺耳,却是我内心复仇火焰燃烧的声音。每一个字符,每一行代码,都饱含着我前世的血泪和今生的怒火。
我的毕业论文实验数据,在GitHub上被我彻底开源。所有代码、数据、分析过程,一览无余,任何人都可以查阅、验证。同时,我将所有原始数据和分析过程,匿名发送给了国内外十余家知名学术打假机构和数据审核平台。确保即便GitHub上的数据被篡改或删除,我的清白也有多重保障。这是釜底抽薪,断她学术根基的第一步。
顺手,我将杨雨欣那篇发表在某核心期刊上、自我吹嘘为颠覆性突破的论文,逐字逐句地喂给了知网查重系统。其中重复率高达42%的段落,被我用红线精确地标注出来,并附上了原始文献的出处。我甚至细心地整理了她过往所有论文的引用关系和数据来源,制作了一份详尽的学术不端证据链。这份证据链,不仅指向杨雨欣,更巧妙地勾勒出她导师——周教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多篇论文共同署名,项目经费共享,甚至有几处关键数据,竟是周教授课题组的独家成果,却被杨梁雨欣挪用。我将这份加密的学术不端证据链连同详细分析,发送给了校纪委、教育部以及几位国内知名的学术道德委员会委员。我不会给她留任何后路,更不会放过她背后那条毒蛇。
一周后,学术圈炸了锅!杨雨欣的核心论文被撤稿,理由是数据造假与严重抄袭。消息一出,她慌得六神无主,冲到导师办公室哭得梨花带雨,仿佛自己是天大的受害者。周教授的脸色铁青,他知道事情不妙,但仍试图动用关系压下。可他不知道,他的名字,已经悄无声息地被我放进了学校学术不端候选人的黑名单。等待他的,将是更彻底的清算,因为证据链已经固若金汤,无懈可击。她越挣扎,摔得越狠。他越包庇,陷得越深。
data-fanqie-type=pay_tag>
我将GoPro拍摄的第一人称视频,剪辑成一个45秒的短片。镜头从我摩挲膝盖的动作开始,那痒意仿佛能穿透屏幕,让每一个观众都感同身受。然后是杨雨欣举起手机的特写,她唇角那抹讥诮被无限放大,丑恶毕现。最后定格在我抬头回以微笑的画面,那笑容,仿佛在说:你完了。
配上冷冽而有力的字幕:当你被湿疹折磨十年,还要被当成变态。而你背后的‘学术权威’,正在为你的恶行撑腰。这字幕,像一把刀,直刺人心。
视频发布后,我精准地@了武大皮肤科主任、@中国特应性皮炎协会,以及全国多位在皮肤科领域极具影响力、拥有百万粉丝的三甲医院大V。同时,我将视频链接和背景说明,通过匿名邮箱发送给了多家主流媒体的社会新闻记者,并附上了一份简短的事件进展预测,暗示校方和某些学术权威可能采取的公关策略。我把舆论,变成我的武器。
仅仅24小时,播放量破千万!湿疹不是原罪、学术造假导师包庇的词条,像两道闪电,冲上热搜,迅速占据榜首,引发全民热议。评论区里,无数饱受湿疹困扰的网友,找到了共鸣。他们愤怒、委屈,也为我的遭遇鸣不平。更多的人,则对学术界的腐败感到震惊和愤慨。
肖神:我挠的是腿,打的是脸。顺便还把她导师的脸一起扇肿了。——这条评论,被顶到了最热,瞬间成为网络金句,点赞数突破百万。杨雨欣,周教授,你们的表演,才刚刚开始。
3.
我的舆论攻势,像一枚精准制导的核弹,不仅引爆了网络,更直接轰向了校方和周教授的学术堡垒。
起初,学校试图大事化小,内部处理。一个电话打到我宿舍,语气强硬,暗示我顾全大局,不要把事情闹大。周教授也亲自出面,给我发了邮件,字里行间威胁利诱,要我撤回举报,否则将面临更严重的后果。我只是冷笑,直接挂断电话,删除邮件。我的视频,不仅仅是个人申诉,更是引发了全国皮肤科医学界的高度关注。@中国特应性皮炎协会官方微博,在转发我的视频时,义正言辞地呼吁全社会关注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生存困境。并点名批评某些教育机构在处理学生纠纷时,对疾病缺乏基本认知,导致患者被污名化。
这一下,性质彻底变了。这不是学生间的摩擦,而是涉及医学伦理、社会责任,以及更深层次的学术腐败和校园管理漏洞的公共事件。各大三甲医院的皮肤科主任、知名专家,纷纷发声,从专业角度科普湿疹。并联名向教育部、校方递交了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避免歧视性事件发生,并彻查学术不端行为的建议书。这些建议书,每一份都盖着沉甸甸的公章,字字如刀,直指校方管理漏洞,更将周教授的学术不端行为摆上台面。
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不再仅仅是转发我的视频,而是深入采访医学专家,探讨校园歧视与疾病污名化、学术权威与学生权利的社会议题。校方领导的电话被打爆,舆情监控系统警报频发。教育部也收到了大量举报和建议,开始介入调查。他们再也无法遮掩,无法内部消化。周教授的门生故旧,试图在学术圈为他洗白,但我的证据链太完善,媒体的追问太犀利,他们的所有努力,都像在给火上浇油。
我,一个被他们抛弃的学生,此刻却挟带着医学界和主流媒体的滔天声势,将他们逼到了墙角。校方高层,在巨大的外部压力下,不得不低下他们高傲的头颅。周教授的学术帝国,也开始摇摇欲坠。
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校纪委不得不召开《听证会》,并破天荒地允许多家主流媒体和自媒体旁听。会议室里,除了校方领导和杨雨欣及其导师周教授,还有十数家媒体的长枪短炮,闪光灯此起彼伏,记录着这注定要载入校史的一刻。
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校党委书记、校长、纪委书记……一众校领导正襟危坐,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周教授脸色铁青,额头青筋暴起,冷汗顺着鬓角滑落,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杨雨欣的审判,更是对他学术生涯的宣判。杨雨欣则低着头,一副受尽委屈、梨花带雨的模样,试图博取同情。她还在演,还在挣扎。
我平静地走上发言席,掏出五份来自不同三甲医院的专家意见书。每一份都盖着鲜红的公章,字字珠玑,详细阐述了湿疹的病理、症状,以及患者在公共场合不自觉抓挠的生理反射。
我并非变态,只是一个被疾病折磨的普通人。我陈述道,声音不大,却字字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将她恶意诽谤的罪名,钉得死死的。
然后,我拿出了那支4K录音笔。在寂静得只剩下空调声的会议室里,杨雨欣那带着一丝恶意和幸灾乐祸的语音,清晰地回荡开来:
他要是真自杀了,那就更坐实了。
全场死寂。校长的手猛地攥紧了桌沿,青筋暴起。周教授的身体晃了一下,脸色惨白,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杨雨欣猛地抬起头,脸色惨白,像被雷劈中,身体瞬间僵硬。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恶毒言论,会被我如此精准地捕捉。并在众目睽睽之下,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校领导们的脸色,更是从铁青变成了猪肝色。他们再也无法包庇,无法辩解。
我接着播放了第二段录音。那是周教授在电话里,语气傲慢,威胁我的录音:肖某某,你最好识相一点,别以为有点小聪明就能挑战学术权威。有些事情,不是你一个学生能搅动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否则,你的前途,我保证让你彻底断送!
嘭!周教授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试图阻止。但录音已经播放完毕。
学术权威我冷笑一声,眼神直刺周教授,声音不大,却字字带着冰冷的嘲讽,这就是您口中的学术权威用威胁和包庇,来维护您学生的学术不端这不仅是她的问题,更是您,周教授,您学术道德的彻底沦丧!
周教授瘫坐在椅子上,额头冷汗直流,他知道,一切都完了。他的背后势力,被我连根拔起。
4.
2023年9月10日,教师节。
学校通报,以最快的速度,在校内官网和各大媒体平台发布:
经校纪委调查核实,撤销对肖某某同学的记过处分,并公开致歉。鉴于杨雨欣同学在学术研究中存在严重不端行为,并涉嫌恶意诽谤,给予其‘学术诚信警告’处分,停发本年度奖学金,并取消所有评优资格。
通报发布一小时后,教育部和校方联合发布更重磅通报:
鉴于周教授在指导学生学术研究中存在严重失察,并涉嫌包庇学术不端行为,其本人多篇论文存在数据引用不规范、涉嫌重复发表等问题,经学术道德委员会调查核实,决定撤销其所有学术职务,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并报请相关部门撤销其教授职称。其涉嫌违法违纪行为,将移交司法机关进一步调查。
通报一出,整个学术界都炸了锅。周教授的学术帝国,轰然倒塌。杨雨欣彻底崩溃了。她的学术生涯,她的前程,她所有虚伪的光环,连同她曾经以为的靠山,都在这一刻轰然倒塌。这是比死亡更痛苦的惩罚,因为她将带着这份耻辱,永远活下去,无处可逃。
她冲到图书馆,找到正在看书的我,双眼通红,头发凌乱,妆容尽毁,像一只被拔光了羽毛的孔雀,又像一只绝望的疯狗。
你毁了我!肖某某,你毁了我!她的声音尖锐刺耳,带着哭腔,歇斯底里地咆哮。引得周围同学纷纷侧目,甚至有手机偷偷举起,记录下她这狼狈的一幕。
我从背包里晃了晃一管润肤乳,上面印着皮炎平三个大字。脸上带着诚恳的,甚至有些关切的表情,眼神却冰冷如霜。我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皮炎平,要不要我语气平淡,却像一根针,精准地扎进她最敏感的神经。又像一记响亮的耳光,啪地一声,狠狠扇在她脸上,止痒。你现在,看起来很痒。
杨雨欣的哭声戛然而止,她盯着我手中那管药膏,脸上是难以置信的扭曲,以及极致的屈辱。她的瞳孔涣散,身体开始剧烈颤抖,从灵魂深处蔓延出的恐惧,让她再也说不出一句话。她张着嘴,却发不出声音,只能像个小丑般,在我面前无能狂怒。最终,她抱着头,发出了一声绝望的哀嚎,瘫软在地。周围的同学,窃窃私语,手机快门声此起彼伏。她的尊严,被我彻底碾碎。
5.
我将所有素材——GoPro的原始录像、录音笔的对话、GitHub的开源代码截图、知网的查重报告、校纪委的通报、教育部和校方的联合通报、以及杨雨欣在图书馆崩溃的画面——剪辑成一部35分钟的纪录片。
片名,我思索再三,最终定为《湿疹学神:撕裂黑暗》。这不仅是对我自己的正名,更是对所有被误解、被污名化的人的呐喊,更是对学术腐败和权力寻租的无情鞭挞。
片尾字幕,我亲自敲下,每一个字都带着重生的力量:
献给每一个被误解的人,每一个被压迫的人。
——肖某某,2023-2025,死过一次,如今重生,并撕裂黑暗。
B站上线当晚,服务器一度崩溃。弹幕如潮水般刷屏,瞬间淹没了整个屏幕,评论区更是爆炸式增长:
肖神:我挠的是腿,打的是脸。顺便还把她导师的学术帝国一起扬了!爽爆了!
这才是真正的学神!用智商碾压一切,用证据打脸所有恶意!连腐败的导师都一起拉下马!
看完泪目,共鸣感太强了,湿疹真的不是原罪!肖神你是我们的英雄!也是学术界的清道夫!
年度最佳复仇剧,没有之一!爽到头皮发麻!这哪是纪录片,这是教科书级别的反击!
肖神,求出书!求开讲座!求把所有学术蛀虫都挖出来!
我的名字,不再是变态的代名词,而是学神,是英雄,是重生的象征,是黑暗撕裂者。母亲的笑容重新回到了脸上,她拉着我的手,颤抖着说:我的儿子,回来了。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我的手机不断响起,是曾经疏远的朋友,是仰慕我的学弟学妹,是各大媒体的采访邀请。甚至,还有教育部和纪检部门的电话,希望我能提供更多线索。我的人生,彻底翻篇。
6.
2025年10月31日,同样的天台。
风依旧很冷,但这一次,它不再是割面的刀,而是带着一丝清冽的,提醒我活着的空气。它吹散了我心头郁结的阴霾,带来了久违的清明。
我打开手机,屏幕亮起。热搜第一,赫然是:
杨雨欣论文全文抄袭
周教授涉嫌贪腐被批捕
她最终还是为她的虚伪和恶意付出了代价。她那不堪一击的学术泡沫,在阳光下自行破裂,彻底暴露在世人面前。她的名字,将永远与学术不端画上等号,再无翻身之日。而周教授,那个曾经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也因我埋下的证据,被彻底清算,身败名裂,锒铛入狱。他的背后势力,被我连根拔起。我没有主动推动,但我也知道,那份深埋的证据,总有一天会浮出水面。他们的结局,已与我无关。我只是一个旁观者,看着他们走向注定的深渊。
我关掉屏幕,深吸一口气,肺腑间充满冰凉而清新的空气。那股熟悉的痒意,似乎也在这份彻底的释然中,变得微不足道,甚至,带上了一丝提醒——提醒我曾经的痛苦,也提醒我如今的坚韧。
上一次,我在这里跳下,用死亡结束一切,带着满腔的绝望和不甘,以为那是唯一的解脱。
这一次,我抬手,轻轻拍了拍冰冷的栏杆,发出咚的一声闷响。那声音,像告别,也像新生。我感受着掌心传来的真实触感,感受着脚下坚实的大地。我没有被摧毁,反而浴火重生。我不仅为自己讨回了公道,更重要的是,我找回了自己,找回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那些痛苦和绝望,成为了我灵魂深处最宝贵的财富。我不再是那个被误解、被践踏的肖某某,我是那个经历过死亡,又选择重生的肖某某。
然后,我转身,迈开步伐,一步一步,坚定地走下楼梯。每一步都轻盈而有力,不再是走向深渊的沉重,而是走向未来的笃定。
身后,东方的天际线,已然泛白。
日出,正好。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也洒满了我的心。
新的篇章,才刚刚开始,而我,已然得到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