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多灾多难,又是局势大变的一年过去了,迎来元旦。
但是,现在正处于特殊的转折时期,组织上强调生产和革命的风气仍有残留。
因此,工业部以“革命化元旦”为由,组织职工进行学习,所以,杨齐今天还是要上班。
很快,杨卫东也开始放寒假了,不过,今年杨卫东准备回去过年,毕竟已经到四九城一年半的时间,还没有回去过一次呢。
杨齐已经找关系给杨卫东买了火车票,而且还是卧铺,明天上午九点半就出发。
王秀兰婆媳俩拉着杨卫东,带着家里的几人,直奔百货大楼,准备买一些东西给杨卫东带回老家,分给其他人。
王秀兰知道老家的人最缺什么,不仅仅把家里的鞋票,布票等全花了,还在附近几个四合院里换了不少票,都一起买了东西。
“二奶奶,够了,够了。”看着二奶奶不停手的样子,杨卫东立即喊道。
“好不容易有这样的机会,前两次你叔回去,都没有带什么东西,这次你多带回去一点,给你爹娘他们分了。”王秀兰说完,继续看着其他身旁,手上的动作也不停。
最终,几人离开百货大楼时,还带着两麻袋东西,里面都是布匹,鞋子等方便携带的商品。
其中一些商品,在老家县城供销社可是买不到。
第二天,杨齐去钢铁厂骑来偏三轮,送杨卫东去火车站。
杨齐骑着偏三轮在寒风中穿行,车斗里堆满了鼓鼓囊囊的麻袋。
火车站,几个戴军帽的年轻人在维持秩序,时不时能听到呵斥声。
杨齐掏出工作证,带着杨卫东从侧门进了站台。
“卫东,在火车上注意一点,小偷小摸的可是不少,有什么事立即喊乘警。”
“知道了,叔,放心吧。”
“过了年,注意回来的时间,可别耽误了,还有,替我向你爷奶他们问好。”
“嗯。”
“等到了老家,你带回去的东西,送一双鞋子和一点布去给大队长,你二爷爷家送去三分之一就行了。”
正说着,远处传来汽笛声,绿皮火车喷着白烟缓缓进站。
“赶紧上车吧。”
车厢里弥漫着煤烟和皮革混合的气味。
杨卫东找到自己的铺位,是个靠窗的上铺,刚把麻袋塞到床底下,下铺就来了个穿呢子大衣的中年人。
就在杨卫东上火车的差不多时间,县革委会的张主任再次来到下河村。
“张主任,不知道你今天来我们这里有什么指示?”大队长小心翼翼的问道。
“杨队长,今天我是特意来找你的。”张主任说这句话的时候,有点羡慕的看向大队长。
“啊,找我?张主任,请问你找我什么事?”
“还记得前段时间回四九城的付老吗?”
“记得,记得。”大队长连忙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