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付老一行人离开后,牛棚里剩下的三人,这才开怀大笑起来。
之前只是听杨齐说,让他们坚持坚持,总有机会的,但那是看不到的,可是现在,老付的离开,已经证明,他们不久之后或许也可以离开这里。
“哈哈哈,这一天终于来了。”
“是呀,终于来了,这一天我们等了那么久,还是来了。”
“老李,老卢,我们的苦日子即将到头了,我们马上就要可以离开这里呀,哈哈哈。”
“是呀,要离开了,要离开了。”
几人中,年纪最大的是老李,已经六十二岁,黄土都埋到脖子了,最年轻的老钟,也有五十八岁,来这里好几年,本来都不抱什么希望了,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够离开。
三个老头又笑又哭又喊,最后直至瘫倒在地上。
好一会,三人又继续清理牛粪。
只要他们三人的平反一天不到,那就得持续每一天都要干活。
另一边,坐在吉普车的付老,看着村子外的景象,不由悠悠一叹。
在下河村生活了小十年时间,但他却是从来没有出过村子。
“领导,我们”
“付老,你喊我小关就好。”
“好,小关,我们什么时候回四九城?”
“付老,我们今天先到市里休息一天,明天一早就坐火车出发。”
“好,小关,你和我说说这几年国家发生的大事。”
“好的,付老,这几年来”
对于平反干部的安排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国家采取了恢复职务、担任顾问、离休等多种灵活方式,既恢复了他们的名誉和待遇,又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剩余价值,保证了社会从动荡向稳定的平稳过渡。
付老回到四九城后,被安排住进了干部疗养院,经过全面体检和休养,身体状况逐渐好转。
虽然是下放,住在牛棚,但付老四人至少能够吃饱,即使吃的绝大部分都是粗粮,而且,大队长偶尔还会给四人弄来一点点荤腥,所以,付老的身体情况较之其他地方牛棚里的人,好上不少。
半个月后,组织上正式宣布恢复付老党籍和原职级待遇,以及在下放前的岗位。
在第一天上班,第一次参加工作会议时,付老见到了许多老战友,几人紧紧握手,热泪盈眶。
下班后,付老直接让司机往军区大院开。
付老来到军区大院八号院时,杨老夫妇俩正在吃着饭。
虽然早就知道老付即将回来,但杨老见到老付,还是激动不已。
“老付,你终于回来了。”杨老激动的说道。
“是呀,回来了。”
“快进来,还没有吃饭吧,我们也刚刚吃,一起吃饭,咱哥俩一会再聊。”杨老拉着付老一边往里走,一边喊道:“小陆,小陆。”
“到,首长。”
“你开车去一趟天桥胡同,把杨齐接来。”
“是。”
两人吃了饭后,就去了书房。
“杨老哥,多谢你了,没有你,我可能就像老黎一样,早就死了。”付老真心实意的说道。
“老付,你要谢的人不是我,我其实也没有做什么。”杨老摆了摆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