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杨齐准备去上班,杨卫东就把写好的信交给杨齐。
几天前接到大队长和大伯的信,杨齐就准备写信回去的,但想想还是等卫东来的之后,再一起写信。
杨齐给大队长和大伯各自写了一封信,加上杨卫东的一起寄回老家。
一同寄过去的,还有四百块钱,其中两百是交给大队长,照顾牛棚里的人,剩下的两百则是让大队长买点东西,给村里和公社送去,毕竟这一次杨卫东能够得到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得感谢一下人家。
接下来几天,杨卫东就由杨旭几个小家伙带着到处走走逛逛。
并且还抽空去了杨欢家里一趟,让杨卫东见见姑姑。
终于来到了工农兵大学开学的时间,这天杨齐特意请了一天假,去钢铁厂骑上偏三轮,送杨卫东去学校,偏三轮上,还放着王秀兰早就准备好的一套床铺,洗脸盆,饭盒,衣服等东西。
办理好所有的手续后,杨齐把杨卫东送到宿舍。
“卫东,在学校里好好学知识,星期天不上课就到家里来。”
“知道了,叔。”
“行,这点钱票你收着。”
杨卫东急忙拒绝,“叔,你前几天给我的,都还没有花呢!”
“这些主要是粮票和肉票,虽然你也有定量粮和肉票,但大部分是粗粮,肉票也不多,在学校里得吃好一点,赶紧收着吧。”
“叔,真的不用,在学校里肯定比在老家吃的好。”
“给你你就收着,还和我客气,你放心,我和你二爷爷每个月的工资不少,这一点不碍事。”杨齐说完,就把钱票塞到杨卫东的手里。
“好,叔,我收着了。”
“好了,那我就先走了,记得不上课的时候就来家里。”
“好嘞。”
随着杨卫东开心,家里的几个小家伙也是陆陆续续的开学了。
“爸爸,我什么时候去读书呀?”这天,小攸宁扒拉着杨齐说道。
现在家里就小攸宁因为年龄比较小,没有去读书,这几天就在家里玩,所以想要去读书了。
“我家小攸宁想要去读书了呀!”杨齐揉了揉闺女的小脑袋。
“嗯,小叔和小姑,还有哥他们都去读书了,家里都没人陪我玩了。”
“你今年七岁,明年送你去读书好不好?”
“真的?”小丫头一脸惊喜的说道。
“真的,明天就送你去。”
“太好咯。”小丫头高兴的喊道。
马上就要国庆了,杨齐也接到了任务。
“小杨,国庆期间的游园活动,你看着组织一下,咱们政工组也得拿出一个节目来,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龚建设直接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杨齐。
天安门广场的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就已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在各大公园举行的大型游园联欢活动。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体育表演,环境布置等等。
“组长,参与游园活动倒是没问题,但是这个节目,我也没办法呀!”
“小杨,唱歌跳舞都可以嘛,你们年轻人发挥一下想象,看看咱们政工组可以拿出什么节目,不过我也是有要求的,咱不求多出众,但也不能太拉胯了,还有就是,你得注意一下,不能犯了忌讳。”
“行,组长,那我下去好好想一想。”
“小杨,现在距离国庆只有二十来天,注意一下时间哈!”
“好。”
本来,国庆有一天的假期,杨齐还想着到时候带上家里人,一起去天坛公园玩一下,现在看来,怕是没机会了。
回到办公室里,杨齐把组里几个年轻人喊来。
“咱们现在有一个任务,在国庆期间,得出一个节目,你们毕竟年轻,想一想,什么样的节目合适。”杨齐对几个年轻人说道。
“杨副组长,这个节目的形式有要求吗?”李华率先问道。
“没有,唱歌什么的都可以,但组长说了,不能太拉胯,也不能犯忌讳,大家伙集思广益,看看咱出个什么样的节目。”
“杨副组长,要不咱们就搞个大合唱,就唱《东方红》,或者是《咱们工人有力量》。”有一个刚到政工组的中专生建议道。
“这个想法好,除了这两首歌,咱们还可以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北京的金山上》。”
杨齐摇了摇头说道:“唱歌倒是可以,但到时候参加活动的,那可不是一个两个单位,肯定有单位唱歌,而且大概率就是这几首歌的其中之一,咱虽然说只要不太拉胯就可以了,但还是最好不要和其他单位的重复。”
杨齐的话让办公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小王推了推眼镜,突然眼睛一亮:“要不咱们来个诗朗诵?我最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首新诗《祖国颂》,气势磅礴又充满时代气息。”
李华接过话茬,“这个不错,我们可以配上背景音乐,做成配乐诗朗诵,我表哥在文工团,可以帮忙借台录音机。”
坐在角落的赵小慧突然举手:“我有个想法,咱们不如编排一个反映工人生产生活的舞台剧?把咱们工人干活的场景艺术化地表现出来。”
杨齐点了点头,“这个点子好是好,但咱们就只剩下二十来天的时间了,如到时间了没弄好,那可就太丢人。”
几人赞同的点了点头,唱歌的话排练几天就没什么大问题了,但要是演舞台剧的话,那可得花不少功夫和时间。
见众人沉默,杨齐说道:“咱们今天下去好好想一想,看看有什么合适的节目,明天一早上班后,直接来我办公室,再商量探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