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肖兴邦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快中午了。
“婶子,嫂子,我杨哥和杨叔去上班了?”肖兴邦从屋里出来,看了一下时间,有点尴尬的和王秀兰婆媳俩说道。
“对,他们一早就上班去了,兴邦,你先洗漱一下,我给你留了小米粥,喝一点。”
“谢谢婶子。”
喝了一大碗小米粥,肖兴邦就提出告辞。
王秀兰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东西,“兴邦,这是一点腊肉,你带回去。”
“婶子,别了,你们留着自己吃就好,我”
王秀兰自己把布袋塞到,肖兴邦的手里,“和婶子客气什么,而且这是你哥今天早上临走的时候和我说的,你一定得拿着。”
肖兴邦迟疑片刻,点了点头,“好,婶子,那我就收着了。”
“这样最好了,兴邦,以后常来哈,你哥他朋友不多,就你们几个,还都去当兵了,红兵他们也是好多年不见了。”
“婶子,我下次回来探亲再来打扰你们。”
肖兴邦提着沉甸甸的布袋走出杨家,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杨家待他如亲人,这份情谊让他倍感珍惜。
另一边,这段时间,杨富贵可以说又累又充实,带着周大壮三个半大小子还在挑大粪肥地。
这几天,四人都快腌入味了。
招大伯四人来种地这件事,杨齐没有故意隐瞒,也没有特意宣传,毕竟钢铁厂内那么多人,自己会看。
一下子安排了四个临时工这件事也在天桥胡同里传开了。
不少人都起了小心思,四个人都安排了,再多一个人应该没问题吧!
但是,这四个人,一个是杨副主任的大伯,另外三个都是家庭困难的烈属,倒是没几个人好意思来找杨齐。
不过,这只是大部分人不好意思,还是有人厚着脸上门的。
这天,杨家刚刚吃了饭,龙凤胎和杨旭舟正收拾着碗筷呢,就有人上门了。
“杨厂长,杨副主任。”
杨齐一脸疑惑的看向对方,自己不认识呀,“你是?”
“哦哦哦,杨副主任,我是咱们胡同第四十一号院的住户,孔维德,离你家里比较远,我也不在钢铁厂工作,所以您不认识我。”孔维德笑着解释道。
杨齐打量了四十来岁的孔维德几眼后,问道:“那不知道你来我家里是?”
“我有点事想求杨厂长和杨副主任。”孔维德说完,眼睛看了一眼一旁的王秀兰和沈若初。
王秀兰有眼力见,立即拉着沈若初说道:“你们聊,我和小诺去厨房看看他们碗洗得怎么样!”
就在婆媳俩起身的时候,杨齐开口了,“娘,他们都多大了,不会有事的,你们就坐着就行。”
杨齐有点不高兴了,你来求我办事,还要我娘和我媳妇回避,那这事绝对不会是什么好事,就看你还好不好意思开口。
“是呀,小旭他们都多大了,洗个碗还会有什么事,你们娘俩就坐着。”杨富贵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