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参与铸造伟人像,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呀!
伟人是什么人,往前数五千年,往后数无数年,整个华夏就出了这么一个。
与此同时,技术科里,唐科长带着五个技术骨干正在绘制分段铸造图纸,桌上散落着十几个烟头。
有人提议:“要不把挥手姿势改成45度角?这样受力更均匀。”
唐科长摇头:“上级要求必须按标准样稿来,这个没得商量。”
整个钢铁厂都运转起来,这不仅仅是任务,更是大家伙对伟人的敬意和热爱。
厂区里,机器的轰鸣声比往日更加响亮,工人们干劲十足,连午饭时间都主动缩短了。
食堂里,杨齐特意吩咐加了两道荤菜,红烧肉和酱排骨的香气飘满了整个厂区,工人们端着饭盒,边吃边讨论着铸造细节,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三车间的方主任亲自带队,连夜从兄弟厂调来了特种钢,工人们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开始切割、打磨。
二车间的林主任则带着模具组的师傅们加班加点,原本需要一周的模具制作,硬是在三天内完成了初模。
技术科的唐科长更是寸步不离地守在车间,指导焊接工艺,确保每一道焊缝都完美无瑕。
到了第四天,塑像的头部和躯干已经初具雏形。
工人们站在脚手架上,小心翼翼地打磨着细节,生怕有一丝瑕疵。
周守信每天都会到车间巡视,看到进度比预期快,心里稍稍松了口气,但依然不敢有丝毫懈怠。
第五天,焊接工作正式开始。
周守信特意联系了轧钢厂,借调来了厂里级别最高几个焊工,一焊就是十几个小时,汗水浸透了工作服,却没人喊累。
现在,钢铁厂的工人挂在嘴上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能给伟人塑像,是咱这辈子最大的光荣!”
第七天傍晚,塑像终于完成了最后的组装。
工人们围在一旁,仰望着伟人挥手的英姿,眼眶不禁湿润了。
周守信站在人群中,心中感慨万千,这不仅仅是一座塑像,更是全厂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见证。
国庆前一天晚上,钢塑像被顺利运往市中心的广场。
揭幕仪式上,市领导高度赞扬了钢铁厂的效率和奉献精神。
不少钢铁厂工人都去看伟人像了,在朝阳中熠熠生辉,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