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虽然已经有两篇文章见报了,但知道这件事的也只有杨家人而已。
在杨清着手写的时候,四九城的天气已经慢慢转冷。
这天,杨齐下班回到家。
“小齐,有你的信,是老家来的,好像是大队长写的,在桌子上。”王秀兰说道。
“行,我先看看。”
杨齐走进堂屋,就看到桌子上放着的信封,立即拆开看起来。
大队长说了很多,写满了一页纸,不过中间夹杂了着一个消息,让杨齐一愣。
片刻之后,杨齐回过神来,拿起信件,朝厨房里的王秀兰婆媳俩喊了一句,“娘,小诺,我有事出去一趟,不用等我吃饭。”
说完,不等老娘和媳妇回话,杨齐就推着自行车出门了。
骑上自行车,杨齐奋力蹬着自行车,得尽快去大伯家里。
半个多小时后,气喘吁吁的杨齐终于来到了大伯家门。
自行车就丢在一旁,直接去敲门了,“大伯,大伯。”
不一会,伯母就来开门了,“小杨,你来了,快进来,我们正好吃着饭呢!”
“伯母,我大伯在家里不?”
“在呢,吃着饭,你先坐着,我给你去拿碗筷。”
“伯母,先不用忙了,我有急事找大伯。”说着,两人已经来到客厅,“大伯,我有事找你。”
杨老在杨齐进门的时候,就已经听到杨齐的声音,猜测出杨齐肯定是有什么急事。
“小杨,先别急,你看满头大汗的,先坐下喝杯水,缓一下。”
杨齐想想也是,就算是再急,也于事无补,这封信已经是大半个月前写的了。
“好,大伯。”
杨齐坐下先喝了一杯水,然后陪着大伯夫妇俩一起吃饭。
杨老看杨齐狼吞虎咽的吃了两碗饭,也放下碗筷,“小杨,咱们俩去书房聊吧。”
“好。”
来到书房,杨齐率先把大队长写的信递给大伯。
杨老接过信就看起来,很快就找到了信中的重要信息。
“小杨,这这是真的?”
杨齐点了点头,“大伯,如果不是真的,大队长不会写这封信过来。”
原来,就在半个多月前,老家县里的委员会有几个人到下河村,对住在牛棚的五人进行教育。
可是,这教育过程中,出了一点意外,有一个人重伤,在半夜的时候不治身亡了。
具体是哪一位去世了,大队长在信里没有说。
杨齐让大队长帮忙照看牛棚里的人,但是大队长也不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冒险去牛棚给五人提供帮助,杨老和杨齐都理解大队长。
之前杨齐在老家的时候,和五人说过,活下去,只要活下去就有机会,五人也听了杨齐的话,一直坚强的活下去,即使活的极其憋屈,也没有想过夫放弃,但是,县里委员会的人,不给他们活路呀!
书房里陷入了寂静之中。
过了好一会,杨老这才叹息说道:“哎,这就是命呀!”
对于老战友的不幸,杨老已经尽力了,可以说是问心无愧。
不过,老战友的离世,还是让杨老心中对现在的时局极其不忿。
一个县里的委员会成员,可能就是几只跳梁小丑,昔日都没有资格和他们说一句话,但是现在,居然死在这几个跳梁小丑手中,简直是一种悲哀。
“小杨,这件事就当做不知道,我们已经做得过多了。”杨老的声音有些沙哑,缓缓从兜里掏出烟,点了一支。
“大伯,节哀顺变。”
“没事,现在死的人不少,只是只是死得憋屈呀,打小鬼子,打老蒋的时候,都没有死在战场上,居然居然死在一些跳梁小丑手上。”杨老夹烟的手都在颤抖。
四九城距离老家几千公里,杨齐也是无能为力呀!
“大伯,我回去了写一副信回去,让大队长帮忙暗中多照看一下剩下的四人,能帮一点是一点。”
杨老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一圈白雾,“嗯,也只能这样了,不过要提醒你们大队长,一定要小心行事,现在风声紧,别连累了他。”
“我明白,大伯。”杨齐点点头。
杨老掐灭烟头,“小杨啊,记住,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你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做好自己的工作,照顾好家人,至于其他的只能等待时机了。”
“大伯,您放心,我知道轻重。”
“嗯,你一向稳重,我放心。”杨老转过身,拍了拍杨齐的肩膀,“时候不早了,你早点回去吧,免得秀兰她们担心。”
“好,大伯,那我就先回去了,你保重。”
第二天,杨齐把写好的信,连带一百块,寄回了老家。
现在,杨齐能够做到,也就是多寄一点钱过去,祈祷另外四人不再出现什么意外。
随着时间的流逝,雪花的落下,冲淡了老家发生的事的哀伤。
春节越来越近,一家子都在期待着石头回来,毕竟都有一年没有见了。
在龙凤胎、杨屹舟都放假了半个月后,也就是距离春节还有不到十天,石头终于回来了。
一年不见,石头长高了一点,也更黑了,但更有精神了。
一看到石头,老娘唰唰落泪。
“娘,你可别哭,我这不是回来了嘛!”石头有点手慌脚乱。
“你这一去就是一年,你不知道我有多想你。”王秀兰擦了一把眼泪。
“娘,我就是在学校里学习,不会有事的,你不用担心,以后我多写信回来。”
“石头叔,石头叔,我好想你呀,你这几天能不能带我去玩?”杨屹舟拽着石头的手说道。
“行,这几天我带你们好好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