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已经降下,这段时间,福长街类似的事情也没有再听说过。
这天杨齐和杨富贵回到家里,快做好饭的时候,三叔三婶带着三个孩子都在自己家里。
小杨睿才五个月大,被裹得严严实实的,沈若初正保着,小屹舟兄妹俩好奇的看着这个小叔叔。
“三叔,三婶,今天就在家里吃饭哈。”
“今天本来就是准备来你家里吃饭的。”杨满仓笑着说道。
“行,你们先坐一会,我再去做两个菜。”杨齐说着就回厨房了。
本来准备一家子吃的主食,现在就不够了,重新再做一些也来不及,杨齐就下了一些面条。
吃完饭,杨齐把龙凤胎派去洗碗,抱着小闺女和三叔三婶聊天。
“三叔,你们今天来是?”
“小齐,是这样,大妮现在不是初三了嘛,明年就毕业了,我和你三婶商量着,是不是让大妮顶替你三婶到钢铁厂去上班?”杨满仓说着,看向杨齐。
在大风暴来临之前,杨齐借给杨满仓一笔钱,给三婶买了一个工作,也是钢铁厂的岗位。
这三年来,杨满仓夫妇俩也攒了一点钱,已经还了杨齐大半买工作的钱。
杨齐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看下杨清,“大妮,初中毕业之后,是可以上高中的,如果你想去读书的话,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下。”
杨清也就是大妮,现在已经十八岁了,是个大姑娘了。
现在上高中都是实行推荐制,这两年,钢铁厂里不少职工都找杨齐写推荐信了,杨齐也是挑了一些学习好的,给写了推荐信,现在自己家堂妹即将初中毕业,如果还想继续读书的话,那肯定也得推荐一下的。
“哥,我我不想读书了,现在在学校里的时间,大部分都是用来进行思想教育了,学不到什么东西的。”杨清说道。
杨齐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现在的高中教学和几年前相比,确实是差距不小。
只不过,另杨齐有点意外的是,三婶居然愿意把工作让给堂妹。
“好,既然这样的话,那三婶,你到时候和大妮去厂里办一下手续就可以了。”
初中毕业,如果不继续上高中,或者是没有高中,那就得去下乡,好不容易才来了四九城,不能让堂妹再回到农村,而且还可能是人生地不熟的农村。
让女儿接手自己的岗位,之前张小菊有点不愿意,因为女儿始终是要嫁出去的,按照张小菊的想法,家里的两个岗位,都是留着给儿子的,正好一人一个。
杨满仓对于张小菊的这个想法,训斥了几句,并且说明现在小儿子才那么一点大,十多年后的事情谁知道,张小菊这才同意,把工作让给女儿,她正好在家里照顾小儿子。
“行,那就等大妮初中毕业了,我们就去厂里办手续。”张小菊说道。
“嗯,到时候我看看能不能帮忙调整一下岗位,怎么说也是初中生,到车间去不合适。”杨富贵说道。
“谢谢大伯。”杨清感激的说道,自己老娘的岗位就是在车间里,虽然不像老爹的岗位那么累,但每天老娘下班回来,脸上满是疲惫。
“大妮,你看到时候你去学会计行不行?以后也有一技之长。”杨齐问道。
杨清摇了摇头,“哥,我的算数实在是太差了,我看还是去别的科室吧!”
“行,那我到时候也帮忙看看。”
杨齐思索片刻,又问道:“那你想去哪个科室?宣传科怎么样?那里工作相对轻松,还能锻炼你的文笔。”
杨清眼睛一亮,“宣传科挺好的,我平时就喜欢写写画画,上次学校黑板报还得了表扬呢。”
三婶张小菊插话道:“宣传科确实不错,坐办公室。”
张小菊在钢铁厂也是工作有三年多了,自然知道厂里各个科室是干什么的,宣传科相比于生产车间,那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杨满仓欣慰地看着女儿,“大妮啊,你可得好好干,别辜负了你二伯和哥哥的期望。”
“爹,您放心,我一定努力工作。”杨清认真地点点头,脸上带着对未来工作的憧憬。
杨齐继续叮嘱道:“大妮,虽然你还有几个月才去钢铁厂上班,但要知道,厂里和学校是不能够相比,一定要谨言慎行,多看多学多问。”
“哥,我记住了。”
“还有就是,你顶上三婶工作的事情,回学校不要告诉其他人,就当做还没有找到工作。”
杨清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还是点了点头,“嗯,我记住了。”
事情敲定了后,话题渐渐转向家常。
杨满仓突然说道:“小齐,之前你二叔写信给我了。”说完,脸色复杂的看向杨齐。
其他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杨满仓受到二哥和大哥的来信后,就知道了发生了什么事,也没有和任何人说。
杨齐点了点头,“嗯,三叔,你和大伯,二叔经常写信吗?”
“一年写两次信过去。”
“嗯,大伯他们过得好就好,三叔,这马上就过年了,到时候石头他们也回来,除夕那天,你们也来早一点,咱们今年多做点菜。”
之前都不用说,除夕那天就是在杨齐家里吃饭,但现在杨齐却是说了,杨满仓反应过来,杨齐是不准备接自己的话茬,不想搭理自己二哥。
“行,到时候我和你三婶早点过来。”
一大家子聊到了一大晚上,杨齐拿了一个手电筒给三叔,三叔一家这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