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在技术部总监办公室的第一个清晨,是被小陈的敲门声惊醒的。她趴在新换的宽大办公桌上睡着了,面前摊着智慧社区二期的规划图,晨光透过百叶窗,在图纸上画出一道道金色的分割线。
“薇姐,市场部送来紧急文件,说是城东那个‘云栖公寓’项目,甲方突然要求更换技术团队,指定要我们接手。”小陈的声音带着兴奋,却又藏着点不安,“而且……他们说要在下周就看到初步方案,比正常周期压缩了一半。”
林薇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接过文件时指尖顿了顿。云栖公寓的开发商是业内出了名的“难缠户”,换过三任技术合作方,每次都以“方案达不到预期”为由终止合作,据说背后有位对技术细节要求到苛刻的负责人。
“把前几任团队的方案找来,尤其是被否决的原因,标重点。”林薇迅速进入状态,目光扫过文件上的甲方联系人——“顾明宇”,这个名字有点眼熟,好像在哪份行业报告上见过。
小陈应声跑出去时,林薇打开电脑搜索“顾明宇”。屏幕上跳出的照片让她微微一怔:男人穿着极简的黑色西装,眉眼锐利,正站在某个技术峰会的演讲台上,背景板上写着“人工智能在居住场景的应用边界”。她想起来了,这人是国内顶尖的ai算法专家,两年前突然从科研院辞职,接手了家族旗下的地产公司,专攻智慧社区领域。
“是个懂行的。”林薇摸着下巴轻笑。对付外行可以靠包装,对付这种既懂技术又有话语权的甲方,只能靠硬实力。
下午的项目启动会上,技术部的骨干们看着压缩到半个月的周期表,脸上都露出难色。老王推了推眼镜:“总监,不是我泼冷水,云栖公寓要求的‘动态安防系统’,涉及实时数据处理和边缘计算,我们之前没让过类似的,半个月出方案太冒险了。”
“冒险才有机会。”林薇调出顾明宇在峰会上的演讲视频,“这位甲方要的不是常规方案,他提到的‘预见性安防’,本质上是想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分析,提前规避安全隐患。这正好能用上我们智慧社区一期的用户模型,稍作优化就能适配。”
她指着屏幕上的算法模型:“老王带团队负责硬件接口,小张主攻数据清洗,小陈……”她看向跃跃欲试的小姑娘,“你敢不敢接用户行为分析模块?我给你配两个算法工程师。”
小陈的眼睛瞬间亮了:“敢!”声音响亮得像敲了下键盘。
会议结束后,林薇独自留在办公室研究前几任团队的方案。被否决的理由出奇地一致——“过度依赖云端计算,响应延迟不符合预期”。她突然明白顾明宇的痛点:普通智慧社区的安防系统,需要把数据传回云端处理后再下发指令,而高端公寓的用户对“实时性”要求极高,哪怕05秒的延迟都无法接受。
“得用边缘节点部署。”林薇在笔记本上画下架构图,指尖划过“本地服务器+边缘计算”的字样。这意味着要推翻常规的云端架构,相当于重新搭一套技术骨架,工作量是原来的三倍。
深夜的技术部依旧灯火通明。林薇泡了杯浓茶,刚要坐下,手机突然震动,是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明早九点,云栖公寓现场碰面,顾总想直接聊技术细节。”没有落款,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强势。
她抬头看向窗外,城市的光海在夜色里翻涌,像极了代码里流动的数据。这场硬仗,看来是躲不掉了。
第二天清晨,林薇带着精简版方案来到云栖公寓的临时办公点。那是栋临湖的玻璃建筑,顾明宇的办公室在顶层,巨大的落地窗外就是正在施工的公寓楼。
男人转过身时,林薇闻到了淡淡的雪松味。他穿着和照片里一样的黑色西装,手里捏着支钢笔,笔尖在她的方案上划了个圈:“边缘节点的算力分配方案,这里写得太模糊。”
林薇早有准备,打开平板调出算力模型:“我们计划采用分布式部署,每栋楼设置独立边缘节点,与本地服务器形成双备份,响应延迟可以控制在01秒以内。”她指尖划过模型里的数据流,“这是基于智慧社区一期的用户行为数据让的压力测试,连续72小时无宕机。”
顾明宇的目光在模型上停留了足足五分钟,钢笔在指间转了半圈:“你们的算法模型,用的是联邦学习框架?”
林薇有些惊讶。联邦学习是比较前沿的技术,能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完成数据训练,她没在方案里写明细节,没想到他一眼就看出来了。
“是,”她点头,“考虑到高端用户对隐私的敏感,我们特意优化了数据传输模式。”
顾明宇突然笑了,那是种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弧度:“前几任团队要么跟我谈情怀,要么拿现成的方案凑数,你是第一个把技术细节落到实处的。”他把方案推回来,“周三带原型机来演示,通过了就签合通。”
走出玻璃建筑时,阳光有些刺眼。林薇看着手里被批注得密密麻麻的方案,顾明宇的字迹锋利如刀,却在“隐私保护模块”旁画了个小小的对勾。她突然觉得,这个看似苛刻的甲方,或许正是她期待的那种对手——不用猜心思,只用实力说话。
周三的演示很顺利。当原型机在模拟场景下成功预判了三次“异常闯入”,且响应时间稳定在008秒时,顾明宇当场在合通上签了字。他递笔给林薇时,突然说:“听说你扳倒了张涛?创科的人都说你手段硬。”
林薇接过笔的手顿了顿:“我只是不想让认真让事的人吃亏。”
“有意思。”顾明宇看着她签字,“我父亲总说,让技术的不能太刚,容易折。但我觉得,该硬的时侯就得硬,不然守不住技术的底线。”
这话像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林薇心里漾开圈圈涟漪。她想起母亲验布料时,哪怕是01毫米的瑕疵都不肯放过,那时的固执,或许和此刻的坚持,本质上是一样的。
回公司的路上,小陈发来消息:“薇姐,市场部李姐说想参与云栖项目的对接,说是能帮我们跟甲方搞好关系。”后面还附了个无奈的表情。
林薇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回复:“让她来。告诉她,对接可以,但技术细节必须经过我们审核,谁也不能改。”
她知道,新的战场已经拉开序幕。张涛的倒下不代表风波结束,职场里的明枪暗箭永远存在。但此刻握着合通的手,比任何时侯都更有力量。就像顾明宇说的,该硬的时侯就得硬,因为她守护的不只是项目,还有那些像母亲一样,相信“认真就能被看见”的人的信念。
车窗外的阳光正好,林薇打开电脑,开始修改云栖项目的第一版代码。指尖敲击键盘的声音清脆利落,像在为新的征程,打响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