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婚礼喊错名
宫灯如昼,落雨未歇。沈知澜在洁白的花拱下停住,司仪话筒里回响:新郎是否愿意与——
薄景铮抬眸,喉结滚动,薄唇极轻:……阿棠。
一瞬的寂静像玻璃坠地,碎成无数细响。宾客席有人捂嘴,有人看向新娘的眼角,希望捞一把泪水见证戏剧。她却只侧了侧脸,微笑得疏离,伸手向司仪借笔。
婚前协议呢她问。
律师闻舟把薄封的合同递来,黑金封面在灯下发寒。她翻到末页,落笔如刀——沈、知、澜。每一笔都锋利、端正。她收好笔,抬头对镜头说:别浪费今天的流量。
微博热搜在后台狂飙:豪门婚礼翻车
替身新娘
薄氏总裁白月光
她轻轻掀起面纱,声音平稳:薄先生,我们按约。三个月,互不相欠。
你图什么他低声,眼里的克制像一道锁。
时间。她笑,让真相自己走到台前的时间。
后台门被雨砸得作响。她转身迈出去,婚纱尾摆拖过地面,像把雪白的刀。
——走到门口,她忽然停住。她看见镜头里,男人的指尖抖了一下。
第2章
热搜爆炸
半小时后,热搜第二条换成第一。宋梨握着手机奔来:姐,公关要不要打对方买了词条,‘替身’‘贪慕虚荣’都在飞。
别删,别躲。知澜接过手机,手指在屏上滑,让他们把故事讲完整。
你就一点不委屈宋梨急得团团转,他当众叫错名字!
委屈对舆论没用。她把手机扣在桌上,事实对舆论有用。
宋梨沉默两秒,点头:那就按B计划:你之前让我备案的那些素材,我先做第一批公开证明,著作权登记、原始手稿、时间存证、第三方平台留痕,一样不落。
别急。知澜端起黑咖,时机未到。
手机又响。是婆婆蒋岚的助理,语气礼貌得像锋利的刀:今晚家宴,夫人请你回家里吃饭。
去。知澜笑,她要看体面,我给。
窗外雨水串成线,她右耳垂薄薄一道旧疤在灯下隐入色泽。她用指腹碰了碰,像提醒自己:别忘了五年前那场雨,别忘了那声刺耳的刹车。
夜里,薄景铮从另一侧推门进来,两人视线撞了一下又分开。他说:你像她。
像不像,是你的幻觉。她淡淡。
他喉间一紧,却没再说。
——电梯门合上的那一瞬,她在镜面的角落看见自己的眉眼凌厉又安静。她知道,今晚会是第一场试探。
第3章
家宴试刀
薄家老宅的灯永远亮得像舞台。蒋岚坐在主位,珍珠胸针端正,眼神冷衡:婚礼今天闹得很难看,你知道薄家的体面是什么吗
知澜不争辩,先把礼物盒放到桌上:是上周慈善义拍里那批孤儿手工课的画,已经用薄氏基金会的名义续捐二十四个月。我把承诺书带来了。
一屋子的目光齐齐落到她手上那张纸。蒋岚的手顿了一下:谁让你决定基金会的事
今天的薄家需要的不是脸上的粉,而是手里的事。知澜的眼神温度适中,体面是对外,是救在雨里站着的人,不是让他们撑伞的人炫耀伞有多贵。
周围窃窃的气息安静下去。她坐定,端起茶杯。蒋岚抿了口。薄景铮看她,目光里第一次有一点点错愕。
饭到一半,二叔薄渊笑道:小侄媳妇,听说你是设计师我们薄氏最近有个并购,设计圈口碑关系密切,可别让你的小爱好成了公司负担。
二叔说笑。她放下筷,爱好不配乱用。但好奇可以问。
她被人请进书房,墙上挂着薄氏近十年的收并购表。她拿起白板笔,不疾不徐地画出供需链条、现金流向、舆论影响点和竞品的市场切入。那些线像织网,最后汇到一个点上。
这是你随口二叔笑容僵住。
我只是爱好。她盖上笔盖,笑意浅,二叔,白板就当作没擦干净。
她走的时候,听见身后纸页翻动如风。那张她画过的白板,被所有人盯住。
——她从台阶上走下,雨停了。庭院深深处的灯像在看她。她知道,有人开始把她归类进麻烦。
第4章
夜雨对峙
回到公寓,薄景铮已经站在落地窗前。他没有开灯,背影与城市的夜光叠成一条硬朗的线。
今晚你在白板上的东西,不像是随口。他转过身。
我不喜欢用‘不像’开头的推测。她把外套挂好,你如果需要我的东西,按流程来。
你想做什么他的忍耐还在。
用三个月,解决你的并购。她抬眼,然后我们互不相欠。
他盯着她右耳那道细疤,像陡然想到什么,却在瞬间掐断。喉间的名字滚到舌尖又被咽回去。
你像她。他又重复。
这句话对我没用,对她也没用。她的声音平静,你没有看见过她,所以你才需要把每个人都塞进一个影子里。
他第一次被顶得无话可说。空气降到冰点。
窗外又落起小雨。他忽然问:你右耳的疤,是怎么来的
雨夜。她说,像今天。
她去卧室,关门的那一下轻得像叹息。留他独自站在夜色里,思索自己究竟从何时开始把执念当作真相。
——手机屏幕亮起,是周屿发来的内部邮件截图:并购项目舆情风险评估,有人匿名发帖,矛头对准新娘影响品牌。他指尖握紧,关了屏。
第5章
并购风声
第二天,合作方X品牌发来函件,暂缓合同。市场部群炸了锅。董事会临时会议被召集,几个股东坐在长桌那端,语气礼貌得没有温度。
薄总,婚礼的舆情很棘手。我们担心品牌形象。并购要不要——
按计划推进。薄景铮的声音像刀。
舆论压力——
我来处理。
知澜坐在最后一排,安静地听。直到有人点到她:薄太太,您可否降低曝光我们希望薄家叙事统一。
她起身,举手示意看向屏幕:我建议先看这个。
屏幕上,X品牌供应商名单中隐藏的一行被放大。那是一家看似普通的工坊,却与竞争对手江氏有着隐秘的关联。她把一页页流转图投出来:一旦我们放缓,并购对象的现金流会受挤压,而江氏可以趁势收购这条供应链。我们退一步,不止是体面,是拱手让人。
会议室安静了五秒。二叔笑容慢慢垮下。
这些资料你从哪里——有人忍不住问。
公开渠道。她淡淡,只是没人愿意花时间看。
散会后,走廊尽头,蒋岚叫住她:谁让你在董事会发言的
没人。知澜停住脚,语气仍旧温和,夫人,我知道您要的体面。我也知道外面的人等着看薄家笑话。但今天我说话,是为了让他们笑不到。
蒋岚盯着她许久,终于只抛下一句:别出错。
——电梯门在她面前开合。她把手插进大衣口袋,摸到那枚旧耳钉拧断后的尖端金属,刺得指腹微疼。她把疼压下去,拨通宋梨的电话:准备好证据库。
第6章
匿名与怀疑
设计圈论坛里,一条帖子蹿红:《匿名设计师L不过是团队包装作品疑似拼接》。有人贴出两张相似设计图,指出灵感雷同。下边评论像火。
宋梨气得在沙发上团成一团:这帮人疯了吗我们有原始手稿、分层文件、时间戳——
再等等。知澜把笔插进发髻,我们要的不是‘洗白’,我们要‘闭麦’。
她约了公证处,做了完整的文件存证流程;又与平台方联系,把三年前的作品上传记录调档。闻舟从律所回来,递给她一份材料:五年前车祸的行车记录仪碎片,有一段能看到路边有个人影,戴了‘J’字耳钉。
她的指尖停了停。那枚字母,是江棠最常佩戴的赞助款。
你确定她低声。
影像不完整,但字母很清楚。闻舟说,当时你在场吗
我……她看向窗外,我听到了刹车声。
薄景铮在门口,不知看了多久,忽然开口:你知道她
我知道一个事实。她站起身,眼神冷静,事实会走到台前。
他看着她把一张又一张证据清单封进牛皮纸袋。那一刻,他突然分不清:他需要的是并购的胜负,还是那个人的真相。
——夜里,他关上书房,指尖落在那枚画得漂亮的供需链上,久久不动。
第7章
撤资潮
第三天一早,撤资的邮件像雪片飞来。财经博主连发两条长文:薄氏并购风险
替身新娘影响决策层。二叔在内部群里发了一段话:形象与价值同重要。
会议室空气像被冻住。市场部的项目经理说话都发颤。薄景铮按灭投影,目光越过众人,落在知澜身上:你准备的B计划,现在。
她走到前面,手干净利落地翻到一页:X品牌的核心不是自有工厂,而是北城的三家手工坊。江氏只能吞下其中两家,剩下一家跟公益项目有合作,我们可以以基金会的名义先行救助,稳定现金流,待并购落地之后,再做整合。我们不站在风口,我们先挡风。
data-fanqie-type=pay_tag>
她把材料递到每个人手里,最后放到薄景铮面前。男人眼底第一次有了明确的赞许:执行。
二叔冷笑:小家子气做慈善
做慈善不是小家子气。她抬眼,但把慈善当遮羞布,才是。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薄景铮留她:谢谢。
公事公办。她转身,别把我当成你的‘她’。
——门外,周屿看着两人背影,心里第一次升起一种奇怪的预感:这场仗,可能是他们一起打的。
第8章
体面课题
周五的家宴,蒋岚又出题:明天是基金会年会,有一段致辞,需要薄太太准备。她递来一页稿纸,字里行间满是慈善是体面感谢社会各界。
知澜看完,温声说:夫人,我能否换一个开头
你说。
她抬眸:‘体面不在镜头里,在雨里。’
蒋岚微微一怔。第二天,年会现场,知澜穿一件极简的黑裙,语速不疾不徐:体面不是用来给别人看的,而是你看不见的时候,还有人能被照亮。所以我们续捐孤儿手工课,不是为了品牌照片上多一列LOGO,是为了那群小孩儿能有一张干净的桌子。
人群里发出低低的赞叹。蒋岚坐在台下,手里的手包攥紧又松开。她忽然有点奇怪的感受:这个女孩,懂她想要的东西,只是他们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不同的高度解题。
散场时,一个媒体人凑上来:沈小姐,请问婚礼上的风波——
请直接问我。薄景铮从侧面挡住镜头,声音冷,她不是公众道具。
他第一次,当众站在她前面。
——她朝他点了一下头,没说谢谢。转身时,雨又落下来了,她拉开伞,听见身后男人很低的一句:对不起。
第9章
旧案碎片
闻舟把修复的行车记录仪片段拷出来。屏幕上,一辆车在雨夜急刹。画面抖动,有人影跌出护栏,一只耳钉反射了微弱的光,字母像在雨里发亮——J。
那场车祸,你在薄景铮问。
我经过。知澜的声音沉稳,救护车来之前,路面很滑。我叫了人——
然后呢
有人让我走。她的眼神轻轻一收,他说‘雨太大,会冷’,让我先走。
那个人,是他。
薄景铮心口一震,所有被时间冻结的片段突然涌回——雨夜、刺目的灯、一个人塞过来的伞、和一声快走。他一直以为自己认错了影子,于是用江棠填补了空缺。如今,影子里走出来的人,站在他面前。
你为什么不说他问。
谁会信她笑,很浅,你当时连自己的命都不想要,怎么会记得一个路人的脸。
空气一阵空白。她把影像拷贝放进密封袋:这还不够。我们需要资金流向、舆论操盘、实验室报告的链条。
他点了点头,第一次说:我来配合。
——窗外,雨止了。她把袋子交给闻舟,转身去开门时,薄景铮忽然道:以后不要一个人去找证据。
她脚步停了一下,却没回头。我不是一个人。
第10章
手稿之证
设计联盟的公开评审会成了另一块战场。台上评委严苛,台下媒体虎视。有人高举牌子:请‘L’出面!
知澜坐在最后一排,直到有人提出对她某个获奖作品的雷同质疑。她走上台,把投影切到一张纸——那是作品最早的手稿,边角沾了咖啡渍,线条不齐,铅笔擦痕清晰。
有人说拼接。她的声音不急不缓,请看这一处的线,弧度在第七稿才稳定;这一处的质地,工具从HB换到2B;这一处的工艺标注,是我当年去工坊住了三天,在油烟味里记下的。
评委之一点头。她把文件夹一一打开,时间戳的页面翻到屏幕上,第三方平台的留痕像一个个公章落下。场内的嘈杂渐渐收敛。
我不喜欢吵。她合上文件,更不喜欢用声音压过事实。谢谢。
离场时,有人追问:你就是L
她没有正面回答,只在麦尖留了一句:请把掌声留给作品。
那天之后,论坛里关于L的口风急转,质疑者闭麦。有人尝试再造舆论,却再也掀不起大的水花。
——角落里,江棠看完直播,握杯的手指泛白。她在镜子前摘下耳钉,轻轻抚过那个J。她忽然意识到,战场变了。
第11章
逼宫
二叔在董事会上抛出最后一张牌:考虑到舆情风险,我提议暂缓并购,并讨论薄总是否适合继续牵头。
空气冷到刺骨。股东们互相对视,几个人准备顺势发言。周屿的目光诚惶诚恐地往主席位看。
提议无效。薄景铮起身,根据并购条款第十四页,我们与目标公司有一个‘现金缓冲保护’附加协议,一旦我们暂停,违约金直逼双方无法承受,且对薄氏信用是永久伤害。
他把那一页摁在桌上。二叔愣了:什么时候加的
昨天晚上。他看向知澜,她建议的。
二叔的脸色变了。股东有人松了口气,有人深深看了知澜一眼。
散会后,走廊尽头,薄景铮开口:你救了我一次。
不是你。她说,是并购。
知澜——
她抬眼:请不要在同一句话里塞进工作和‘她’。
他沉默。她跨进电梯,门即将合上时,手机震了一下。是宋梨的消息:爆料号连发十贴,指你‘假千金’。昭昭带着DNA了。
——电梯内的灯忽然亮得更白。她没有眨眼。
第12章
DNA疑云
新闻推送刷满屏幕:《沈家真千金回归》《DNA鉴定结果出炉》《真假千金重逢》。照片里,沈昭昭站在镜头前,温温柔柔的笑。
她回来了,你要回沈家吗媒体问。
姐姐辛苦了。昭昭微微一福,家里永远为她留着位置。
姐姐两个字像一枚针。知澜看着屏幕,嘴角却笑了笑。她回到沈家,门口站着养父母——那两张她熟悉到骨头里的脸,眼里全是愧疚和爱。
知澜,对不起。母亲声音发颤,我们……我们不知道。
妈妈,她伸手把母亲抱住,换我来护你们的体面。
客厅里人很多,亲戚问东问西,昭昭坐在沙发上,一副懂事模样。等人散了,昭昭上前握住她的手:姐姐,终于见到你。之前都是误会。
误会她挑眉,你做了DNA,在哪里做的
昭昭的眼睛微微闪了闪,回答得很快:最权威的那家。
同一家她笑,唇角凉,真巧。
她转身把门拉开,闻舟带着一位实验室的老员工站在门口。男人看了她一眼,怯怯地开口:我……我有话说。
——晚风把窗帘吹动得像水。昭昭的脸在光影里一会儿白,一会儿灰。
第13章
样本之谜
老员工把指尖摩挲得发白:三年前,有人让我调换存档血样,我……我没敢,但那人拿了我的家人做威胁,我就……
是谁闻舟紧盯。
我没见过他的真面孔,是个中间人。但我记得,他手腕上有块旧伤,像是小时候被烫过。
你为什么现在站出来薄景铮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他在不动声色地守在屋外,听到动静才进来。
我良心不安。男人眼眶泛红,而且,我知道那家冷藏柜里,还有当年的原始血样条码。
记录还在吗知澜问。
在。他点头,但我需要保护。
我给你。薄景铮道。
昭昭的脸已经僵硬。她努力挤出笑:姐姐,这是误会吧
你很喜欢‘误会’。知澜收回目光,误会不会写在资金流里,也不会长在耳钉上。
——那晚,她把男人送走前,忽然回头看了一眼客厅。那面全家福照片里,两个人都笑,可她看见自己的笑不动了。
第14章
三连挂锤
宋梨以最快速度整理出三篇长微博:一篇是实验室流程与样本存证‘常识’科普,一篇是匿名中间人的证词要点,一篇是法律角度的可能罪名。闻舟附上律师函,严正声明将依法追究诽谤与伪造证据的责任。
三连挂锤之后,爆料号的气焰应声而止。评论区风向倒转:替身新娘三个字在热搜榜上换成证据来了。
对面也不是吃素的。江棠接受了一家杂志采访,标题打出:《她像我,我不怪她》。言语之间,柔弱又宽容。
薄景铮看完,冷笑了一声:她在你们设计圈有多大影响
流量大,作品少。知澜合上电脑,但她背后的江氏更值得看。
资金流向我来查。他抬眼,你盯设计这边,别单独行动。
她点头。临出门前,他忽然叫住她:你五年前……为什么救我
她顿了一下:那时候你捂着伤口,扶着护栏站着,嘴唇发白。你说了一句‘快走’。我想,如果我走了,至少还有人没倒。
他在原地站了很久,直到门合上,才低声:谢谢你没倒。
第15章
马甲掉落
联盟官方账号发布公告:《关于L作品争议的复核说明》。附:三年前某项目的上传时间、源文件MD5、存证截图。评论里炸成烟花:L是她!
当天傍晚,一场设计论坛对谈请她以匿名设计师的身份出席。她没有遮脸,只佩戴了一枚最普通的珍珠耳钉,站在灯下,语气依旧温淡:我不喜欢解释,也不擅长解释。幸好,作品会说。说完,她把一叠手稿交给主持人:请封存。
你就是L主持人再问。
她笑了笑:名字不重要。
那天开始,替身新娘的称谓从她身上掉下了一半。人群里,赞叹升起来,江棠的脸在镜头外一点点失了光。
——发布会结束时,雨点细碎地落下。薄景铮的伞停在她头顶。他只说了一句:辛苦。
她没有推开伞,只步子轻了一点。那是他们第一次,像并肩。
第16章
防线
并购发布会前夜,投资方突然提出重新评估的要求。薄景铮立刻回身安排。凌晨一点,办公室的灯还亮着。知澜在白板前把时间轴排成密密麻麻的一列,又画出若退—则江氏进的箭头。
我们只需守住十二小时。她说,到明天中午,资金缓冲生效,任何撤资都会带来违约。
他在旁边看她写字,第一次从观望里彻底走出来:我去盯媒体,你盯供应链。任何突发,先发短信给我。
好。她看向他,薄先生,我们是合伙人。
他愣了一下。那两个字像火,划亮什么。他点头:合伙人。
——夜雨打在窗上。她忽然想起第一次见他,是隔着雨和灯,那时她只听见快走。此刻,她听见:一起走。
第17章
冷藏条码
清晨,实验室的老员工把冷藏库的抽屉拉开,一排排条码整齐泛着冷光。闻舟戴着手套,取出当年沈家的两份血样,交由司法部门封存。全程拍摄,存证,签字,盖章。
新闻标题很快爬上热搜:《DNA复核启动》。昭昭的工作室沉默了几个小时,随后发出一条短小的声明:尊重程序,配合复核。
江棠此时却在江氏的董事长办公室里。男人手指敲着桌子:你和薄家的关系,必须给我一个说法。
江棠笑:我也是受害者。
男人眯起眼:别把我当外人。你的耳钉在视频里露得一清二楚。
她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手在微微发抖。她忽然明白了——不是薄景铮认错了人,是她自己,从来没走进过那个影子里。
——与此同时,二叔接到了一个电话。他把嘴角的笑压到最低:明天,董事会上见。
第18章
耳钉与流向
资金流向出来了。江氏的公关费用中有一笔被拆分成若干小额,绕过两个壳公司,最后落在几个爆料号账上。更要命的是,有一笔转到了实验室中间人的卡里。
闻舟把这份链条打印出来,压在桌面:这不是误会,这是犯罪。
薄景铮带着资料进入董事会。二叔还在侃侃而谈形象。他把材料一页页发过去:薄氏不会为别人的罪行买单。
你在指谁二叔冷笑,外部的舆论,我们也可能是被害者。
你不是。他抬眼,你是从中获利的人之一。
会议室爆发一阵喧哗。二叔的脸色在瞬间由红转白:你血口喷人!
财务记录不会喷人。薄景铮冷声,而你在项目评估会上的投票,与江氏的公关费用时间戳,完全重合。
二叔猛地起身,椅子撞得墙响。他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辩解。股东们坐得笔直,目光冷冷看着他。
——门外,蒋岚站在走廊尽头,手指紧攥着手包带。她听见自己的心跳像鼓。她突然明白:体面的第一步,是允许事实把不体面的东西推开。
第19章
直播复核
司法鉴定中心开了个罕见的公开渠道,允许媒体远程旁听复核流程。镜头之下,两份血样的条码拆封、核对、入仪。屏幕上的曲线像两条安静的河流,慢慢合拢,又在某个节点分开。
结果出来那一刻,所有人屏气。
知澜的手机先震了一下。她看向屏幕的短信——**复核结论:沈知澜为沈家亲生女,三年前结果存在重大程序瑕疵。**她抬起眼,视线穿过玻璃,落到蒋岚身上。
蒋岚从座位上缓慢站起来。她走到她面前,卡住的嗓音里第一次有了真切的柔软:知澜。
那一声名字,像把压在胸口的石头挪开。她缓慢点头:妈妈。
昭昭忽然失控,冲上前抓住她的手:你不就是喜欢薄家吗现在你什么都有了,你为什么还要抢!
我不抢。知澜轻轻抽回手,我只是把错放回原位。
媒体镜头里,有人悄悄抹了眼泪。评论区第一次一边倒地静默——原来故事里真正的白月光,并不靠名字,而是靠事实。
——会后,她往外走。薄景铮站在走廊,忽然很克制地退开半步,让她先过。她经过他时,他只说:恭喜回家。
第20章
掀桌
并购发布会当天上午,二叔最后一次发难,暗中串联三个小股东,企图在董事会上以决策不稳为由推翻临时条款。周屿在门外拦住他,拖延到薄景铮赶到。
程序已经走完。薄景铮的声音没有温度,你再阻拦,是自毁。
你以为你赢了二叔冷笑,你和她,不过是一对互相利用的人。
你说对了一半。薄景铮看向门口,知澜提着资料走进来,我们确实利用——但不是彼此,是事实。
她把最终证据链摆在长桌中央:资金流、舆情采购、实验室变造、供应链卡点、并购对赌、缓冲条款……每一页都像钉子。有人翻到最后一页,忍不住吸气——江氏和二叔合作的对价,是薄氏核心资产的拆分方案。
薄渊,蒋岚开口,声音沉稳,你不是为了体面。你是为了你自己。
会议室静得连纸张摩擦声都清晰。最终表决结果掷地有声:通过。二叔当场失势。
他伸出手想抓住什么,最后却只抓到空气。门外的走廊很长,亮得刺眼。
——走出大楼时,阳光罕见地好。知澜停了一下,回头看见薄景铮对记者说:她先发言。然后把麦克风递给她。
第21章
真千金归位
媒体把话筒举得很高。知澜站在台阶上,声音平稳:谢谢关注。关于所谓‘真假’,我们尊重复核结论。至于姓氏——我姓沈。
她微微笑了一下:足够了。
有人问:那你和薄总——
她看向一侧的男人。他正直直看着她,眼里没有镜头,只有她。她抬眸:今天是并购的日子。其他的,不重要。
记者们哄笑。她转身,迈下台阶,阳光照在她的肩上。她忽然觉得一身轻。
——晚上回到家,蒋岚坐在客厅等她。茶还冒着热气。她把一只瓷杯推过去:辛苦了。
谢谢。知澜接过,以后,我们一起守体面。
第22章
公开道歉
第二天,薄氏安排了一场媒体答问。薄景铮走到台前,麦克风拾音很清晰。他几乎没有看稿,目光沉稳地扫过所有镜头:我有一件私事要先说。
婚礼那天,我叫了错的名字。他停顿了一下,那是我的错,是我把过去的执念,当作了当下的真相。我要向——他转向后台,向我的太太道歉。
知澜原本在侧幕里,闻声走出来。台下传来一阵低低的惊叹。他在众目睽睽之下低下一点头:不是她像谁,是别人像她。
场内哗然了一秒,又迅速归于安静。有人举旗,有人红了眼眶,有人把这句话发到了朋友圈。平台推送在两分钟后爆了。
知澜站在他旁边,目光静静。她没有接他的台词,只把话筒拿过去:婚姻,从来不是体面的借口。它只是在你最需要并肩时,给你一个可以靠的肩膀。谢谢大家。
她把麦高高举起,向着人群点头致意。掌声像潮。
——台下,江棠坐在最后一排,把耳钉放进包里。她知道,这一局,她彻底输了。
第23章
并肩终局
并购发布会在下午两点准时开始。X品牌代表在台上宣布:自今日起,X品牌正式成为薄氏子公司。大屏幕上滚动着合照。市场部的同事几乎要激动到跳起来。
知澜在台侧,突然对薄景铮说:我有一个小请求。
说。
成立一个女性设计师扶持计划。我们可以用‘澜’做项目名,专门资助工坊里的女孩,让她们不用再在油烟味里抖着手画图。
他愣了一秒,随后没问预算,没问回报,径直点头:做。
真的
你说的,就是回报。他笑意微微浮上来,合伙人的建议,为什么不做
她看着他的眼睛,也轻轻笑了。灯光打在两人身上,像一片缓慢落下的金色雨。
——发布会结束前,男主忽然把话筒交给她:今天的最后一个问题,你来答。
第24章
雨夜求婚
夜色里又下起小雨。会场外的石阶潮湿,灯光在水上沉沉浮浮。薄景铮站在阶下,忽然单膝落地。
人群愣住。有人尖叫,有人捂嘴。他抬起脸,抬起那一枚不夸张却极致利落的戒指:这一次,不因任何人,只因为你。知澜,愿意吗
她低头,雨水顺着伞檐掉下来,打在他肩上。他没动,只等她的回答。
这次,她看着他,声音轻得像风,为我们。
她伸手。他把戒指套上,站起身,把她抱住。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尖叫。有人把这幕剪成视频,第二天占满热搜。
——雨里,他在她耳边很低地说:谢谢你,把我从影子里拉出来。
她回抱他:谢谢你,肯为事实让路。
番外一:体面学院
蒋岚把基金会的教案翻了翻,忽然改了两个词——把体面换成守护。她在讲台上看见下面坐着一排排年轻的女孩,心里忽然柔软。她对助理说:以后,不许再用‘体面’去要求别人先低头。
散场后,她在休息室等知澜:辛苦了。
妈妈也辛苦了。知澜笑,我记得第一次来家宴,我讲的是‘体面要给到该给的人’。现在我想说——体面先给到自己。
蒋岚握住她的手,点头。
番外二:梨舟小记
宋梨和闻舟不得不承认,他们在吵架这件事上天作之合。闻舟把法律条款背得滚瓜烂熟,宋梨把热点安排得精密如钟。两人第一次约会,是在印着证据保全令的公函上。
你愿意当我的证据吗闻舟一本正经。
宋梨扑哧笑出声:你愿意当我的热点吗
两人一起笑,笑得人群都看过来。
番外三:澜计划
澜计划启动仪式那天,工坊的女孩们穿着干净的白衬衫,脸上都是小心翼翼的光。知澜把第一份资助书递到一个女孩手里:请你画你想画的,不用担心纸张会不会浪费。
女孩点头,眼睛亮亮的。薄景铮站在后排,看她专注的侧脸,忽然觉得所有的喧嚣都远了。
你看什么她转头问。
看雨停了。他说。
她轻笑:那走吧。去雨里。
他们并肩往外走。天边有一条很浅的光线,正从云里生出来。
尾声
后来很久,仍有人提起那场雨夜婚礼,提起那个叫错名字的瞬间,提起替身、真假、并购、道歉和求婚。故事里的人在镜头里笑,镜头外也笑。
有人问知澜:你当时为什么签字
她说:为了把不必要的话题抛在身后,好让事实快点追上来。
有人问薄景铮:你什么时候认出她的
他说:当她把白板上的线画完,我就知道,我该把影子收起来了。
体面不是别人给的,是她站在事实前一步不退的时候,所有人一起看见的光。雨会停,光会来,风在高楼之间穿堂而过,留下很长很长的一道回响。
那道回响,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