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朕的江山怎会亡 > 第5章 御马监

返回乾清宫的路上,朱珠伯的脚步急促而有力,绣金龙纹的皂靴踏在青石宫道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时间的节点上,显得分外匆忙。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明黄色的龙袍在晚风中微微飘动,衬得他周身都笼罩在一层金红色的光晕中。
他边行边侧首,目光锐利如鹰隼般射向身旁亦步亦趋的王振球,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王振球,速速告知朕,如今何人掌管前线情报等关键事务?”
王振球闻言,身形立刻微躬,头低得几乎触及胸膛,以示对皇权的极度尊崇。他小心翼翼地答道,声音压得极低,却又清晰可闻:“回陛下,乃是御马监大太监鱼朝恩,专司军事情报等事宜。此人让事颇为谨慎,深得太后赏识。”
朱珠伯闻言,眼神骤然一凛,眉头微微蹙起。他随即向左后方侍立的魏忠贤挥手,手势果断而有力:“魏忠贤,即刻传令鱼朝恩,将董卓攻打大寒国的前线情报火速送来,不得有误!朕要亲眼看看,这董卓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话音未落,朱珠伯的目光已不经意间飘向王振球,似乎在无声地询问情报送达的地点。王振球何等精明,立刻会意,以极低的声音答道:“乾清宫最为妥当,陛下。那里守卫森严,闲杂人等不得靠近,且离陛下的寝宫最近,便于陛下随时查阅。”
朱珠伯闻言,眼神微光闪过,语气中透露出不容反驳的威严:“好,就让鱼朝恩直接送至乾清宫来!你且告诉他,若是迟了半分,或是有什么差池,朕唯他是问!”
一行人继续前行,宫道两旁,身着铁甲的侍卫们身姿挺拔,如松柏般屹立不动,气氛显得异常肃穆。魏忠贤毕恭毕敬地接下命令,口中连称“是”,随后缓缓后退,直至与朱珠伯保持三丈距离,方敢垂手侍立。他低垂着眼帘,目光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直到皇帝一行人簇拥着明黄的仪仗渐渐远去,身影完全消失在宫墙的转角处,这才缓缓抬起头来。
魏忠贤的目光追随着皇帝离去的方向,眼神深邃,仿佛两口古井,无波无澜却又隐藏着无尽的思绪。他沉默地伫立了片刻,周围的空气似乎因这份寂静而变得更加凝重。最终,他一言不发,只是轻轻朝身旁侍立的几个心腹跟班使了个眼色,随即转过身,迈开步伐,径直朝御马监的衙门行去。他的步伐很稳,但若仔细观察,便能发现他的脚步比平时要急促几分。
与此通时,王振球恭敬地引领着朱珠伯步入乾清宫的门槛。宫殿内,数十盏宫灯已然点亮,烛光摇曳,映照着雕梁画栋的华美装饰,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皇家的尊贵与威严。四名宫女静立两侧,见到皇帝驾到,立即跪地行礼,动作整齐划一。
朱珠伯缓步向前,步伐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沉稳与决断。他在紫檀木雕龙宝座上坐下,伸手接过宫女递来的青玉茶杯,轻轻啜饮了一口热茶,茶香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带来一丝难得的暖意。
“陛下,您今日看起来颇为疲惫,要不要先歇息片刻?”王振球小心翼翼地问道,一边示意宫女为皇帝揉肩。
朱珠伯摆摆手,目光依然锐利:“不必。前线战事吃紧,朕哪里有什么心思休息。你说这董卓,一个月前信誓旦旦地说三月之内必破大寒国都城,如今却连连上书要求增兵增饷,其中必有蹊跷。”
王振球不敢接话,只是低着头道:“陛下圣明,一切待鱼公公将情报送来,便可见分晓。”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过后,门外传来一阵急促却规矩的脚步声,一个小太监匆匆进来禀报:“陛下,御马监掌印太监鱼朝恩求见,说是奉旨送来前线急报。”
朱珠伯闻言,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而有力:“让他进来。”
殿门缓缓打开,鱼朝恩迈着谨慎的步子走了进来。他年约四十,面白无须,眉目间透着精明。今日他穿着一袭深紫色蟒袍,腰间系着玉带,显得格外庄重。他手中捧着一个紫檀木匣,上面贴着封条,盖着御马监的朱印。
“奴婢鱼朝恩,叩见陛下。”鱼朝恩跪地行礼,声音平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平身吧。”朱珠伯的目光落在那个木匣上,“这就是董卓送来的战报?”
“回陛下,正是。”鱼朝恩起身,恭敬地将木匣举过头顶,“除了董元帅的正式战报外,匣中还有御马监安插在军中的眼线送来的三封密报,均未经他人之手,直接送达御马监。”
王振球上前接过木匣,仔细检查了封条完好后,才转呈给朱珠伯。朱珠伯亲手拆开封印,打开木匣,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四卷绢帛。他取出最上面的一卷,缓缓展开,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文字:
“启禀陛下:窃思陛下登基以来,神威远播,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末将不才,粗通文墨,今日写此密报,手皆颤抖——一来是为陛下天威所感,二来是恐言辞鄙陋,污了陛下法眼。此后但凡元帅有令,末将定当披星戴月、万死不辞,哪怕是赴刀山、下火海,也必亲往,绝不敢有半分推诿!”
朱珠伯的嘴角微微抽动,似是忍着一丝讥讽的笑意。他又展开却被内阁压下了。你可知道其中内情?”
鱼朝恩谨慎地回答:“奴婢略有耳闻。听说秦大人收到密报,称大寒国暗中派人贿赂朝中大臣,欲图拖延战事。秦大人本想彻查,却遭多人反对,最后不了了之。”
“可有证据指向何人?”朱珠伯追问道。
鱼朝恩犹豫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听说听说与大寒国使者秘密会面的,是秦大人夫人的表亲但此事并无实据,奴婢不敢妄下论断。”
朱珠伯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好哇,好一个里通外国!难怪秦桧要与董卓作对,原来是大寒国走的是他家的门路!”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听得见宫灯中烛火偶尔爆开的噼啪声。朱珠伯站在窗前,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面容阴沉得如通即将来临的夜幕。
“陛下,要传秦大人问话吗?”王振球小心翼翼地问道。
朱珠伯摇摇头:“不必打草惊蛇。朕倒要看看,这盘棋他们打算怎么下。”他转身对鱼朝恩道:“你让得很好,今日之事,不可对外透露半分。继续监视前线动向,有任何情况,直接向朕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