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筠冷笑,神色明显一松,“告诉毕姑娘,背书以典故赢颜姑娘,提防她投壶!”
“遵命!”
小顺子出去布置,程筠继续寻思盘算。
很快,第二局开始。
率先上场的正是姜姑娘和王慧纶的女儿王晗。
这个王晗落落大方,举止投足皆十分自信。
随后二人比试开始,还真如程筠所料,王晗以棋术赢了姜姑娘,而姜姑娘找准了王晗弱点,那就是跳舞,扳回了一局。
接下来是第三局,第三局有考官出题。
程筠坐在案后,静静听着。
第三题是由副考官季博士出题。
“二位姑娘,想必知道《曹全碑》吧,蔡邕曾在曹全碑后背题了八个字,”他边说便有侍童将八个字写出来。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还请两位姑娘写下谜底!”
考官出题,底下鸦雀无声,两位姑娘寻思着,琢磨下笔。
小顺子注意到外头宽台上姜姑娘的神色,担忧回头,“公公,姜姑娘好像有些着急!”
程筠没办法,拿着笔头在茶杯上轻轻地敲打着。
声音不大,大家当是某些闲情逸致公子在扣击茶杯,却是足够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姜姑娘暗自倾听,通过韵律,对应起诗经里的字,这第一个字是“绝”,紧接着她又听出第二“妙”字,瞬间领悟,一口气写下来答案。
“公公,姜姑娘写出来了!”
程筠不再敲打。
外头传来声音,“正是‘绝妙好辞’四字!”
“两位姑娘皆答对,咱们进入第二题!”
这回换虞山书院山长解先生出题。
虞山书院是京城口碑极佳的书院,京城名门子弟几乎都会在书院求学,再去国子监赴考,这位解先生是名满天下的人物。
“老夫这有一首诗,大家猜猜谜底!”说着解先生不疾不徐摸着胡须把诗读了一遍,侍童也挂了出来。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肤。走入绣帏寻不见,任他风雨满江湖。”
“请二位姑娘写下谜底吧!”
解先生读完好一会,台上的王晗和姜姑娘都没有反应,刚刚王晗几乎是不假思索就答出来了,显然是早知道那个典故,可这首诗,她磨蹭着笔头好一会也无思绪。
小顺子注意到外头雅间也都有些窃窃私语,暗道这题太难。
“公公…”他扭头看着靠在书案上沉思的程筠,
程筠摸着下巴,琢磨了好一会,最后方有领悟,她开始敲打杯沿。
偏偏这个时候,外头寂静如斯,这声音清越脆耳,像是歌曲般,
姜姑娘侧耳倾听,听出了两个字,可能是她刚刚太过着急,以至于边听边写露出了破绽。
一个侍童指着姜姑娘道:“老师,不好,似乎有人助这位姜姑娘解题!”
程筠的声音戛然而止。
小顺子深深看了她一眼,她面色一沉。
外头姜姑娘支支吾吾的,汗珠层层冒出来,可怜一个十几岁的丫头,被人当成抓包,顶不住压力,哭了出来。
以至于侧边考官席上的先生们还没拷问她,她先露出了窘态。
大家心知肚明,不忍戳破她,这局定王晗胜,王晗深深吸了一口气,自己也吓了一大跳。
刚刚这题,她还真不知道呢!
只是到底是谁这么快知道这题的答案了呢?
她从宽台退出来时,下意识看了一眼宽台后的雅间,回到了自己备战的小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