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价格合适,我即刻便取了银子回去。”
“若是不合适,我也即刻拿着东西走,权当从未来过。”
听着这话,掌柜便明白了她这背后之人不愿意透露身份。
正如对方所说的,当铺既然开门做生意自然只是个银钱和物件的交换过程。何必问那么多呢?
城中资历最深的当铺虽然是东来当铺,但那些小名小号的当铺也不少。
他还犯不着为猜测来人的身份而失了这桩生意。
这般想着,掌柜连忙笑着将此事应下,打算看过物件后再做定夺。
他将锦布接过,一层一层的打开。
其中是三枝形态各异的金簪。
每一枝的末端都有一枚精巧的宝石镶嵌,看着像是同一时期的工匠制成的。
这款式虽然是几年时兴的,但胜在用料价贵。
当铺中素来有低潮首饰不当的规矩。
但眼下这三枚金簪他不用上手便能看出价值。
掌柜心中欢喜,面上却只是露出一抹淡笑。
他正思索着怎样才能将当铺的利润提的更高一些,旋即开口。
“这东西自然是极好的。”
“款式虽旧,但胜在用料纯正。”
“原本这一只金簪在我这儿能开出二百两的价。”
“因这款式不好转手,便需折损些许银两。”
沉顿片刻后,他将物件交还到刘嬷嬷手中,开价道。
“这样吧。”
“我东来当铺开出一百五十两一枝簪子的价格。”
“这三枚簪子合计四百五十两。”
“您若觉得合适,咱们便现银交付。”
“您看这价”
刘嬷嬷心底对此并非毫无概念。
她知晓这三枝簪子以四百五十两的价格典当,已经属于是贱卖了。
可想起自家夫人先前的嘱托
今日出门的时间紧迫,他还要赶着在沈府闭门前回去,只能尽快应下。
“也成,四百五十两便四百五十两吧。”
“现在便交付现银,老婆子我还急着回府向主子交代。”
听到对方这般痛快的答应了下来,掌柜心中更为欢喜,脸上的笑意也浓郁了几分。
他即刻换了四张四百两的银票,又称了许多碎银,将其裹进包袱内,递到刘嬷嬷面前。
见状,刘嬷嬷微微皱眉。
“价钱虽然如此”
但她并不方便背着包袱大摇大摆的返回沈府。
这样看起来目标太大了些,若遇到旁人询问,她也不好解释。
还是都换成银票更为妥当。
“不如再添些碎银,将这包袱中的银子凑个整,换做一百两的银票吧。”
看着对方那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刘嬷嬷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是不想做这低利的生意。
见对方有此顾虑,刘嬷嬷随后便又补充了几句。
“你倒也不必担心以这个价收会赚的少。”
“往后的一段时间内,我每日这个时辰都会来此一趟。”
“不就会典当首饰,有时还会带着旁的物件儿一同来找你问价。”
“只要每次来时,掌柜都能给出整数的银票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