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了固阳县的发展。
春耕工作很顺利,用了定北的农具,大大提高了效率,之前荒废的土地也用了起来,用来种植土豆和红薯。
“我觉得,只要没有战乱和天灾,再过两个多月,百姓们就不挨饿了,目前主要是以工代赈,让百姓们修建水泥路什么的”
文建言喋喋不休说了许多。
李依依虽然恼恨文建言大嘴巴,但还是认真听了,和她一起认真听的还有那边的李清,云荼和云轻轻。
“你说是我的功劳,可我也只是提供了一点点帮助,”李依依说,“还是百姓们共同的功劳,和你这个文大人。”
文建言哈哈笑道:“没错没错,但没有那些,我做不到,我之前读书就想着能为百姓做出一点事来,可惜来到固阳县,唉,李姑娘也知道,被掣肘的地方太多,许多东西做不到”
“我原本已经失望了,没想到,真的能实现自己的当初的想法。”
文建言是通同哦正经科举做的官。
读书人读圣贤书,志向在苍生。
他不例外。
云荼听文建言这么说,眼神闪了闪。
固阳县逛不成了,李依依去看了文俊带回来的几个孩子。
这个时候他们正在读书。
文建言道:“是俊儿带回来的孩子们,说是遇到了李姑娘,多谢,要是没有你,他们可能饿死在了路上。”
“举手之劳。”李依依道。
“俊儿在大同,他不愿意在我这老头子手下做事,我倒是支持他,希望他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第二日,李依依就离开了固阳。
为了不惊扰百姓,李依依他们早早出发。
这个时候,大多数百姓可能在睡觉,街上静悄悄的。
云荼道:“有必要这样?谁这么早出来送你,他们也要养家糊口”
她的声音戛然而止。
城外站着不少百姓,他们坐在原地,可能很早就来了。
看到他们的队伍出来,所有百姓一下站了起来。
这次没人喊。
而是出来一个驼背的老者,他声音颤颤巍巍,但在场的人都能听到。
“感谢李姑娘大恩大德。”
后面跟着喊:“感谢李姑娘大恩大德。”
云荼看着外面的百姓,“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感谢过苍云派。”
此时她的语气有点酸。
这是她之前就追求的东西。
云轻轻握住云荼的手:“姐,依依是掌门,他们感谢依依,就是感谢苍云派。”
“话是这么说”
云荼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总归不一样。
李依依此时已经走了出去,她扶起老者,“你们不用行礼,快起来,也不用如此,想感谢我的话,以后把日子过好,好好建设自己的家园,比什么都强。”
“会的,我们一定会。”
百姓们大声表着决心。
李依依他们走出了很远,依旧能看到聚集在一起的百姓。
李清感慨:【这就是百姓啊。】
大同的百姓对他也是如此。
李依依翻了个白眼:【爹,你现在想的应该不是这个,而是见到娘以后要怎么办,我们可是很快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