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破浪三十年 > 第86章  人和人的差别就在脖子以上

营销部新招聘的业务员中有个叫李莹的三十多岁少妇,是从银行下岗过来的,穿着时尚,整天化着淡妆,在营销部里非常显眼。
她来到保险公司不到一个月,就频频对郑自强示好,郑自强对她却是敬而远之。
有一次,一个著名歌手来观云县大剧院演出,李莹为了讨好郑自强,特意买了前排中间位置的票送给他,被郑自强拒绝了。
李莹感觉受到莫大的羞辱,一直耿耿于怀。
后来,她还曾多次尝试接近郑自强,郑自强始终不为所动。
李莹恼羞成怒,趁郑自强没在家,去他家找何美芝。
她自报家门,说是郑自强的下属,从这路过,跟何美芝说会儿话,还故作好心提醒她,“我们公司年轻漂亮的女人多,郑经理年轻,还长那么帅,你可不能对他太放心啊!”
这话听着像开玩笑,其实没安好心!目的就是想挑拨郑自强两口子的关系,让他俩产生矛盾,让郑自强后院起火。
李莹走后,她的话不断在何美芝的耳畔萦绕,导致她一连好几天都寝食难安。
何美芝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越看越没有自信,顿时有了危机感。
她把两个孩子送去上学后,就在家琢磨着如何打扮才能留住郑自强的心。
她到小香港理发店烫了时尚的烫发头,还找出显身材的衣服穿上,可她发现郑自强对她的刻意打扮好像并不在意。
他还是像往常一样,吃过饭就拿着业务书看,经常看到半夜,白天有时还不回家吃饭。
何美芝心里不踏实,她开始挖空心思地想对策。
她想到以前曾听大嫂说过,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就得抓住他的胃!
她特意去婆婆家,跟着婆婆学做饭。
学会后,她每天早晨不是包包子就是摊韭菜盒子,有时候还叠菜馍或者擀水洛馍,换着样地做早饭。
连续数日,郑自强都能吃上何美芝精心做的不重样的早饭,不仅吃得津津有味,还夸她做得好吃,从此再也不到外面吃早饭。
何美芝看到努力见效,心中暗自窃喜。
她又去大哥、二哥家,跟着两个嫂子学炒菜,每天中午、晚上她都炒两个菜,荤素搭配。
她还经常买鸡、鱼、肉、蛋,变着花样调剂,只要郑自强喜欢吃的,她都认真去做。
郑自强对她做的饭菜越来越满意,并夸赞道:“你的厨艺不错啊!都可以当饭店厨师了。”
得了夸奖,何美芝每天做饭、炒菜更加卖力。她不但能做可口的饭菜,还把家里收拾得干净利落。
接下来,何美芝就开始挖空心思,找各种借口问郑自强要钱,专挑他吃饱喝足,心情好的时候开口。
有时以没钱买菜为借口,有时说想给自己和孩子们买衣服和鞋,每次要钱时,总会挑郑自强爱听的话说。
“我穿得好,你也有面子!”
“我和孩子穿得好,别人也会夸你有本事,能挣钱!”
“要不是你能干,我哪能过上现在这样衣食无忧的日子?多少女人羡慕我呢!”
郑自强每天不但吃得好,还被何美芝哄得心情愉悦,心甘情愿地把挣到的钱都交给她。
何美芝还拿着郑自强给她的钱去美容店做护理、纹眼线、还学会了化妆。
郑自强看着何美芝既贤惠漂亮、善解人意,又会做可口的饭菜,上孝敬公婆,下照顾子女,让他能一心一意工作,也觉得日子过得更加有奔头。
当郑自强在营销部干得如鱼得水时,公司宣传股的一名年近四十的老员工曹军,有事没事就到营销部来混个脸熟,他还经常找郑自强套近乎,夸他有本事、有魄力,把六十多人的营销部管理得井井有条。
郑自强每次听着他的夸奖,心里都美滋滋的。
有一天,曹军兴致勃勃地找到郑自强说:“郑经理,我想到你们营销部当顾问。”
为了打消郑自强的顾虑,他还信誓旦旦地说:“你放心,我去了啥事都不过问,我就喜欢看年轻的美女,你们营销部美女多。”
郑自强笑了,也没多想,就同意了。
曹军到营销部当顾问没几天,就盯上了李莹,主动跟她搭讪。
李莹看郑自强对她不动心,便把目光移到曹军身上,两人很快就勾搭上了。
李莹知道曹军虽然是顾问,但手里没权、也没钱,就挑拨他跟郑自强的关系,“这个郑自强太揽权,连馍渣都不给你留!你这顾问当得真窝囊,屁大点的权利都没有。”
曹军听了李莹的话,觉得十分没面子,他急于证明自己有本事,就想着从郑自强手中分权夺利。
但他清楚,郑自强不可能把手里的权利拱手让人,找他要权肯定行不通,便找到公司总经理,故意在他面前说郑自强的坏话,说他滥用职权、独断专行,营销部里的人对他意见很大……
总经理也觉得郑自强手下管的人太多,一直想削弱他的权利。
在曹军的建议下,经理找郑自强谈话,准备把营销部分成营销一部和营销二部,一部由郑自强管,二部归曹军管。
郑自强得知这个决定,顿时火冒三丈!
他强压着怒火,打算撂挑子,就找了个牵强的理由,“我父亲生病住院,我得请假在医院看护。”
郑承运当时的确旧疾复发在住院,但拿药、看着他吊水的都是刘淑珍和何美芝,郑晓红不上班时也来帮忙,压根用不到他看护。
总经理虽然知道郑自强是故意闹情绪,但他毕竟为公司做的贡献不小,为了笼络下属,他安排司机买了礼品,并亲自到医院看望郑自强的父亲。
郑自强对此很感动,但提起工作的事,他态度仍旧很坚决,“如果公司坚持把营销部一分为二,那我就辞职不干了。”
总经理了解他的性格,知道他说到做到,为了缓和矛盾,他嘱咐郑自强照顾好父亲,就先走了。
次日,总经理安排人把郑自强叫到他办公室,当面任命他到新成立不久的业展部当经理。
还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郑经理,我知道你是孝子,业展部工作相对比较清闲,不误你抽空去医院照顾老父亲,这样工作、尽孝心两不误。”
郑自强是个明白人,知道这事已经板上钉钉。
他一没学历、二没背景,当营销部的经理,只能算是戏台上的官,其实身份还是业务员!
现在能由保险业务员提拔到业展部当经理,身份虽然还是聘用人员,但是他所从事的工作可是公司里的一些正式人员都羡慕且求之不得的,郑自强对这个职位也很满意。
业展部一共不到十人,郑自强来后又招了十人。
他很快熟悉了业展部的工作,利用在营销部当经理时积累下的管理经验,又根据业展部的具体情况,把工作任务布置下去,很快就收到令他满意的结果。
不到一星期,他就把刚成立不久的业展部管理得有模有样。
父亲康复出院后,郑自强每天上班把工作安排下去,就去找朋友打麻将。
他拿着部门经理的固定工资,手里还有活动经费,工作既轻松又愉快,日子过得非常惬意。
1999年春天,郑自强搬进自建的底上两层的小洋楼。
应郑自强的邀请,许志远一家来到他的新家。
三个孩子一见面就跑出去玩了,何美芝带着许志远和郑晓红沿着楼梯上到二楼,她高兴地打开卧室门介绍,“这是主卧。”
许志远跟郑晓红站在门口,探头往屋里看:里面放了张双人床和一组衣柜。
她又打开另外一个房间的门介绍道:“这是欣欣的房间,隔壁是子荣的房间,二楼有三个卧室,一个卫生间。”
何美芝带着许志远夫妇在二楼全部看一遍后,又下到一楼。
一楼靠东边是一间十多平方的卧室,西边是一个闲着的房间,里面放着一张麻将桌,中间是客厅;厨房在客厅后面,楼梯下面有个小卫生间,门口还支了个陶瓷洗脸盆。
许志远站在厨房门口,一脸羡慕地夸赞道:“还是自己盖的房子好啊!布局合理,一点空间都不浪费。”
郑自强跟何美芝听了都非常高兴。
郑自强说:“爸妈年龄都大了,我准备等自立结了婚,就把他们接过来住一楼。”
许志远夸道:“自强孝顺,啥事都想得周到。”
“我是家里的长子,不能让父母总是租房子住。”
郑自强边说边炒菜,他在厨房忙得不亦乐乎,但脸上始终挂着笑。
客厅里空荡荡的,只有一张方桌,四周放了几把木椅子。
何美芝给许志远和郑晓红泡了两杯茶放在餐桌上,两人还没来及喝,郑自强就端着花生米和芹菜肉丝走过来。
何美芝赶紧去拿筷子和酒杯。
郑自强回到厨房,又端来一盘牛肉、一盘黄瓜变蛋。
他笑着说:“锅里炖着小鸡,还得等一会儿才能熟。够四个菜了,咱可以喝了。”
他说着拿起酒瓶给许志远倒了满满一杯,接着给郑晓红倒酒,“俺姐,你也喝点?”
郑晓红也不客气,“给我少倒一点。”
郑自强晃了一下酒瓶,问何美芝:“你可喝?”
何美芝摇头,起身自己倒了杯饮料,“我喝饮料陪咱姐。”
四人一齐举杯。
一杯酒下肚,郑自强的眼眶湿润了,“房子总算盖好了,我跟美芝高兴得几夜都睡不着。”
许志远说:“你现在当了经理,又住上小洋楼,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了,是该高兴!”
郑自强眼含热泪,哽咽着说:“当年为了在鸿运商城买门面,我卖了老家的房子,好长时间都没过来,现在总算在城里有自己的家了。”
何美芝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我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郑晓红笑着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可是咱们这代人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生活啊!”
何美芝问:“俺姐,你们不也快住上楼房了吗?”
许志远回道:“快了!我们现在都过好了,将来会过得更好!自强,你是赶上了好时代,咱们国家现在是不拘一格用人才!”
郑自强谦虚地说:“志远哥,你过奖了!我算不上人才。我跟你不能比,你有文凭!”
许志远笑了笑,“人与人的区别不只局限在有没有文凭,差距就在脖子以上!你现在已经崭露头角,哥相信你将来肯定会混得更好!”
四个人吃着、喝着,有说有笑,气氛十分融洽。
回家后,许志远跟郑晓红商议,“自强家客厅还空着,没啥家具,咱给他买套和咱家一样的组合矮柜吧?”
郑晓红欣然同意。
郑自强收到许志远送来的一套组合矮柜非常高兴,他又从刘大亮店里买了套家庭影院放在矮柜上。
不久后,客厅又装了部电话,真正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在还了欠许志远的一千块钱后,没过多久,郑自强又花4800元给自己买了部摩托罗拉手机。
他穿名牌西服、戴名牌手表,走起路来更是春风得意。
自信来源于实力!这话一点都不假。
好多认识郑自强的人看到他现在在保险公司混得风生水起,又重新对他刮目相看。
观云县流传一句老话:十年河东转河西,别笑穷人穿破衣。
这话在郑自强身上得到验证,他从当年一个做豆腐脑的穷小子,经过十多年的打拼,终于实现了在县城有住房的愿望,而且住的还是令人羡慕的底上两层的小洋楼,这与他的努力和奋斗着实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