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浓,野狼谷口的风愈发凛冽,卷起地上的碎石,打在汉军的甲胄上,发出细碎的
“噼啪”
声。霍去病立于谷口,望着崖壁上隐约晃动的人影,手中紧紧攥着那张匈奴人留下的纸条
——
纸条上的字迹潦草却凶狠,像极了匈奴人眼中的贪婪与残暴。
“校尉,赵将军派人来报,后队已做好战斗准备,斥候已往野狼谷后山探查,预计半个时辰后返回。”
一名亲兵快步走来,低声禀报。
霍去病点头,目光依旧盯着崖壁:“再派两人去谷口两侧探查,看看是否有匈奴人留下的陷阱。另外,传我命令,将士们原地休息,轮流进食,保持体力。”
亲兵领命离去,霍去病则走到一块巨石旁,坐下翻开怀中的《赵氏枪谱》批注本。借着暮色中的微光,他再次看到
“枪尖所向,先护百姓”
的字句,心中忽然有了一个念头
——
匈奴人虽设下埋伏,但其目的无非是粮草与兵器,若能以
“护民”
为饵,或许能打乱他们的部署。
他起身走到谷口,再次抬头望向崖上,朗声道:“匈奴首领!我知道你们中许多人是被迫来此作战,家中还有父母妻儿在等你们回家。若你们肯放下兵器,我不仅会给你们粮草,还会派人护送你们回到漠北草原,与家人团聚。但你们若执意开战,一旦汉军攻破埋伏,后果不堪设想!”
崖上再次陷入沉默,过了许久,那粗犷的声音才再次响起:“休要花言巧语!我们首领说了,汉军向来狡诈,若信了你的话,怕是早已成了刀下亡魂!”
“我大汉向来言出必行!”
霍去病提高声音,语气中满是坚定,“去年漠北之战,我俘获匈奴士兵三百余人,皆未伤其性命,反而送他们回到了草原。你们若不信,可派人去漠北打听,看看我说的是否属实!”
这番话似是起了作用,崖上的骚动渐渐平息,隐约传来匈奴人间的争执声。霍去病知道,匈奴人中定有不少人渴望和平,只是被首领的野心裹挟,才不得不铤而走险。他正想继续劝说,却见李敢快步从后方赶来,神色凝重。
“校尉,不好了!”
李敢压低声音,“郭解在队伍中散布谣言,说您为了拖延时间,故意与匈奴人周旋,实则是想牺牲我们这些将士,向朝廷邀功!已有几名士兵被他说动,心生不满。”
霍去病心中一沉
——
郭解果然按捺不住了!他没想到,郭解竟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挑拨军心,若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你立刻回去,告诉赵将军,密切监视郭解的动向,若他再敢散布谣言,直接将他拿下!”
霍去病沉声道。
“是!”
李敢领命,转身快步离去。
霍去病望着李敢的背影,心中不禁有些担忧。郭解在游侠中声望甚高,且极善笼络人心,若真让他煽动起将士们的不满,轻骑营恐会陷入内乱。他必须尽快想出对策,既能化解眼前的埋伏,又能稳住军心。
就在此时,前往后山探查的斥候终于返回,神色兴奋地禀报道:“校尉!野狼谷后山有一条隐蔽的小道,虽狭窄陡峭,却可容一人一马通过,直通谷内!小道旁没有发现匈奴人的埋伏,似是他们忽略了此处!”
霍去病大喜过望
——
天无绝人之路!他立刻召集将领议事,将后山小道的情况告知众人,随即制定作战计划:“赵将军,你率三千将士,从后山小道绕入谷内,突袭匈奴人的弓箭手大营;李将军,你率一千将士,在谷口佯攻,吸引匈奴人的注意力;我则率一千将士,待赵将军发动突袭后,从谷口正面进攻,前后夹击,一举破敌!”
将领们齐声领命,各自去准备。霍去病则走到队伍中,看到将士们正围坐在一起进食,脸上却带着些许不安
——
显然,郭解的谣言已在军中传开。他走到将士们中间,取下腰间的护心玉,高高举起:“将士们!这枚玉佩是大将军所赠,上面刻着‘护民’二字。我霍去病今日在此立誓,若有半句虚言,若敢牺牲将士们的性命来邀功,便让我死于乱箭之下,魂归漠北,永不能归乡!”
将士们见他神色郑重,且愿以性命立誓,心中的不安渐渐消散。一名年轻的士兵站起身,大声道:“校尉,我们信您!您说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
“对!我们信校尉!”
其他将士也纷纷附和,士气重新高涨起来。
霍去病心中感动,将护心玉重新贴身收好:“多谢各位将士信任!此次作战,我们不仅要破敌,更要护得彼此平安。若有将士受伤,务必第一时间救治;若有匈奴人投降,不可伤其性命。记住,我们是为了护民而战,不是为了杀戮而战!”
将士们齐声应和,声音震彻山谷。躲在人群中的郭解见军心已稳,心中暗恼,却也只能按捺住异动
——
他知道,此刻再想挑拨,已是徒劳,只能寄希望于匈奴人的埋伏能成功。
半个时辰后,夜色完全笼罩大地,野狼谷内一片漆黑,只有崖壁上偶尔闪过的火把微光,映照出匈奴人警惕的身影。霍去病立于谷口,望着后山方向,心中默默倒计时
——
按照计划,赵破奴此刻应该已率将士们抵达后山小道,准备发动突袭。
“校尉,时间差不多了。”
李敢走到他身旁,低声道。
霍去病点头,拔出腰间的青冥剑,剑刃在夜色中泛着冷冽的寒光:“传令下去,佯攻开始!”
李敢领命,立刻指挥将士们举起火把,朝着谷口的巨石发起进攻。将士们手持铁锹,假装要搬开巨石,口中高喊着
“杀!杀!杀!”,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吸引了崖上匈奴人的全部注意力。
崖上的匈奴人见状,立刻开始放箭,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却被汉军的铁盾挡住,未能造成伤亡。就在此时,野狼谷内忽然传来一阵喊杀声
——
赵破奴已率将士们从后山小道绕入谷内,突袭了匈奴人的弓箭手大营!
“时机到了!”
霍去病大喝一声,率领一千将士,手持兵器,朝着谷口发起冲锋。谷口的匈奴人见状,想要回身抵抗,却被前后夹击的汉军打得措手不及,纷纷溃败。
霍去病手持青冥剑,冲入敌阵,剑刃所过之处,匈奴人纷纷倒地。但他始终牢记批注本中的道理,对那些已放下兵器的匈奴人,并未赶尽杀绝,而是命将士们将他们俘虏。
郭解跟在队伍中,见汉军已破埋伏,心中大惊,想要趁机逃走,却被李敢一眼识破。李敢快步上前,一把抓住郭解的手臂,冷声道:“郭先生,你想去哪里?”
郭解心中一慌,强装镇定道:“李将军,我只是想上前看看战况,并无他意。”
“是吗?”
李敢冷笑,“方才你在军中散布谣言,挑拨军心,如今又想逃走,当我们汉军是好欺负的吗?来人,将郭解拿下,待战事结束后,交由校尉处置!”
两名汉军士兵上前,将郭解捆绑起来。郭解挣扎着,却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看着汉军继续追击匈奴人,心中满是不甘与绝望。
半个时辰后,战事结束。汉军大获全胜,俘获匈奴士兵一千余人,缴获弓箭、兵器无数。赵破奴走到霍去病身旁,拱手道:“校尉,匈奴首领已被擒获,是否要将他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霍去病摇头,走到匈奴首领面前。那首领身材魁梧,脸上满是血污,却依旧眼神凶狠:“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我不杀你。”
霍去病平静地说,“我知道你是受左贤王胁迫,才来此设伏。若你肯归顺大汉,我会派人护送你回到漠北,劝降其他匈奴部落。若你不肯,我也不会伤你性命,只会将你关押起来,待战事结束后,再作处置。”
匈奴首领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低下了头:“我……
我愿归顺大汉。”
霍去病大喜,命人为匈奴首领松绑,又让人送去粮草与水。匈奴首领感激涕零,承诺会劝降其他匈奴部落,不再与汉军为敌。
夜色渐深,汉军将士们开始清理战场,救治伤员。霍去病立于谷口,望着漫天繁星,心中忽然想起了王伯送来的批注本
——
今日的胜利,不仅是因为战术得当,更是因为
“护民为战本”
的信念。他知道,若想彻底平定漠北,不仅要靠武力,更要靠仁心。
他转身回到队伍中,看到李敢正押着郭解走来。郭解低着头,神色沮丧。霍去病看着他,沉声道:“郭解,你可知罪?你在军中散布谣言,挑拨军心,若按军法,当斩。但我念你曾有护民之举,今日便饶你一命。待回到长安后,我会将你的所作所为告知大将军,由大将军处置。”
郭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却依旧一言不发。
此时,一名亲兵快步走来,递给他一封书信:“校尉,卫青大将军派人送来书信,说武帝陛下急召您回长安,商议漠北战事的后续方略。”
霍去病接过书信,心中有些疑惑
——
武帝为何会突然召自己回长安?他展开书信,只见信中写道:“去病,漠北战事初胜,然匈奴左贤王仍在漠北集结兵力,恐有更大图谋。陛下召你回长安,是想听听你对后续战事的看法,望你速归。”
霍去病心中一凛,知道武帝定是有重要的决策要与自己商议。他立刻对赵破奴道:“赵将军,我需即刻返回长安,轻骑营就交由你统领。你务必按计划行事,护送俘虏与粮草前往后续大军营地,同时加强警戒,防止匈奴人反扑。”
赵破奴领命:“校尉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霍去病又叮嘱了李敢几句,命他好生看管郭解,随后翻身上马,朝着长安的方向疾驰而去。夜色中,他的身影如一道银色的闪电,消失在山谷的尽头。他知道,一场更大的挑战,正在长安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