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镜影深熊哲塘 > 第4章 心理图谱

心理图谱
午后的镜城警署,玻璃窗外的阳光被浅灰色云层揉碎,投射进案情讨论室,形成一道道斑驳的光带。林霁云靠坐在长桌一侧,指尖轻触桌面的档案袋,眉宇间带着一丝若有所思的温柔。“你们注意到案发前三十个小时,死者的行为有明显异常吗?”她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带着特殊的分量。
陆望舒正对着她,身上挂着白色法医实验袍,袖口微微卷起,露出手腕骨节分明的线条。她点开平板:“血检显示,死者l内没有检测到酒精和常见抑郁药物成分。死亡方式像是自杀,却有伪装成意外的细节。这种自我矛盾的死亡选择——”她顿了顿,看向林霁云,“你怎么看?”
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韩青鸽推门而入,打破短暂的低压气氛。她将摄像机搁在门边,轻车熟路地坐下,目光里带着新闻人惯有的敏锐与不安。“抱歉打扰,我需要补充几点。”她朝谷一盛微致歉意,转而将录音笔递到桌上,“家属的说法存在严重自相矛盾,尤其是沈筠瑶,对家里的描述前后不一。”
谷一盛站在靠墙处,臂弯交叠,目光侧向窗外,似乎在权衡每一条新的线索。他低声道:“霁云,结合望舒的尸检结果——你能否梳理出死者最近几天的心理动态?”
林霁云微微颔首,姿态谦和却极具亲和力。她翻开面前的工作本,素净的字迹里密密地排列着几个关键词。
“死亡前三天,死者出现在多个与家庭相关的地点,和母亲的通话频次突降。最后一次电话,双方争吵时间超过十五分钟。通期,死者在心理咨询平台留下未发送的预约申请。”
韩青鸽眼里闪出一丝火光,“是因为家庭压力导致的悲剧,还是有人刻意利用死者的脆弱?”她追问,言语如锋利刀刃直指疑问最核心。
林霁云掀了掀刘海,眼里浮现一丝疲惫,“更复杂。她并非单纯的受害者。”她把一页纸缓缓翻开,露出一份心理绘图——色彩和线条交错,呈现出混乱与压抑的情绪。“这个图谱,是她最后的心理自我剖析,也是行动轨迹的外化。”林霁云指尖环绕其中灰蓝色的环状线,“主要是与家庭的脱节感、本我与社会角色的撕扯。她试图向母亲求助却屡屡碰壁,却依旧在为母亲扮演‘完美女儿’——争吵后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你永远不会懂’。”
陆望舒沉默许久,轻声问:“这和她伤口的走向、死因,有什么直接相关吗?”
“她选择左侧颈动脉,出血快速,符合不愿拖延的心理。切口手法极其犹豫,说明下手那刻仍试图自救。死亡,不只是结束痛苦,也极像对家庭无声的控诉——渴望被看见,而不是被理解。”
一时间,房间安静得只能听见空调出风的规律声响。谷一盛收回视线,语气里带上一丝凝重:“也就是说,哪怕我们找到了疑似诱因,事件背后还裹挟着更深层的家庭裂痕。”
“是的。”林霁云点头,“而且,还有人在她的社交软件私信中反复试探,内容带有冷漠和操控意味。死者曾试图拉黑该嫌疑人,最后一天又主动留言,似乎被某种力量束缚。”
“社交账号ip查得到吗?”韩青鸽换了个坐姿,提问带着职业的直接。
“正在让。”谷一盛看向望舒,“今晚我们还要会见死者母亲和沈筠瑶。霁云,你能否陪通?你的分析可能会刺激家属更真实的反应。”
林霁云手指摩挲着档案夹封面。“没问题,不过有些问题需要更为私密的氛围。”
韩青鸽换上沉静的表情,突然反问:“你们注意到沈筠瑶本人拒绝出席第一次询问吗?她其实一直在公司加班,还疏远了自已的妹妹——就是死者。”
话音刚落,气氛刹那间僵住。窗外薄雾起,街道上的鸣笛声隐约传来,一切似乎被拉长进了无声的等待里。
片刻后,陆望舒率先打破沉默。“有些时侯家庭反应的极端,是对伤痕的自我保护,不代表已经放下。我建议和家属谈话时,先不提关键细节。”
谷一盛点了点头,决策果断。“今天的重点,除了情感纠葛,还要查清死者生活圈的反常点。青鸽,你去查她生前最后靠近的商娱场所监控,和家属矛盾点一并梳理。”
“收到。”韩青鸽抿嘴一笑,“今晚见。”
谈话至此,短暂收束。林霁云把心理图谱装回公文包,神色中多了几分隐秘的疲惫和迷惘。她与陆望舒擦肩而过时,轻声道:“当人被家庭拉扯得支离破碎时,往往最需要的不是原谅——而是一次正视。”
会议结束,人群渐次散去。林霁云静静出楼,微风带着咸湿的海气轻拂脸颊。她停在警署台阶边,翻手机时,看到死者生前留言的截图。那个女孩在黑夜里写道:“如果我消失,会不会有人哭?”
林霁云望着细雨飘洒的街景,指尖微微颤抖。她不知道这个问题谁能回答,但她明白,这座城市的裂痕不只存在于一具冰冷尸l之中。
楼下,夜色渐深,镜城灯火层叠,彼岸流光晃动,阴影里却似有更深的谜团在等待着每一个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