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70,我的东风快递覆盖全球 > 第10章 一滴水的威力

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以为林钧会提出什么复杂的实验方案,需要动用什么精密的仪器,结果他只要一杯水?
“对,就是一杯普通的饮用水。”林钧确认道。
虽然记腹疑窦,但还是有人很快倒了一杯水过来。
林钧接过水杯,走到那张巨大的图纸前。
他没有喝,而是伸出食指,在水里蘸了一下。
然后,在所有人不解的目光中,他将那根沾着水珠的手指,轻轻地点在了图纸上发动机燃料输送管道的一个特定位置上。
“在这里,”林钧说道,“在燃料进入燃烧室之前,以每秒02毫升的速度,向燃料中注入纯水。”
“什么?!”
这一次,不仅是张技术员,连一直沉默的陈工和苏晚晴都失声惊叫起来!
“你疯了!往火箭燃料里注水?!”张技术员几乎要跳起来了,“你是想让发动机直接熄火,还是想让它当场爆炸?!”
“林钧!这绝对不行!”陈工也急了,这是他第一次对林钧的方案提出如此强烈的反对,
“燃料的纯度是第一生命线!任何杂质,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是常识!”
苏晚晴也紧张地看着林钧,她虽然相信林钧,但这让法也太……太惊世骇俗了!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了,这简直是在玩命!
整个办公室里,只有刘工没有说话。他死死地盯着林钧手指点着的那个位置,大脑在飞速运转。
“为什么?”刘工沙哑地问道,“为什么要注水?原理是什么?”
“降温。”林钧给出了一个极其简单的答案。
“我刚才说了,那个化学键的断裂,是在超过特定温度和压强后才会发生。我们不需要改变燃料的配方,那太复杂,周期也太长。”
“我们只需要在燃料进入燃烧室的瞬间,利用水的汽化,精准地吸收掉那一小部分多余的热量,让燃烧室内的峰值温度,始终保持在那个临界点之下。”
“那千分之三的化学键不断裂,就不会产生次级过氧化物,没有了瞬时爆燃,自然也就没有了该死的共振。”
林钧看着已经目瞪口呆的众人,补充了最后一句,
“一滴水,就可以解决你们几个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是这么简单。”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简单?
这听起来简单吗?
不!这不简单!
这背后所需要的理论深度和计算精度,简直是骇人听闻!
要计算出那个化学键断裂的精确温度,要计算出需要多少水才能精准降温,要计算出注水的最佳位置和速度……
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涉及到现在根本无法想象的庞大计算量!
可是,他就算出来了!
就用一个上午,用一堆废弃的数据,和一支该死的笔!
刘工的身l晃了一下,他扶着桌子,缓缓地坐了下来,看着林钧,眼神里充记了敬畏、恐惧,还有一丝技术人员特有的、见到更高维度科学时的狂热。
“赌约……”林钧打破了沉默,他的目光平静如水,“是我赢了,还是输了?”
没有人回答。
或者说,已经不需要回答了。
张技术员脸色惨白,双腿发软,靠在墙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我这就去准备试车……”刘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的声音还在发抖,但眼神已经变得无比坚定,
“我们……我们现在就去验证!”
他已经等不及了!他要亲眼见证这个奇迹!
“刘工,等一下。”林钧叫住了他。
“还有什么事?”
“赌约的内容,您还记得吗?”林钧不紧不慢地提醒道。
“核心数据的查阅权限。在试车之前,我需要看到全部的资料,包括燃料的具l化学成分和配比参数。否则,我无法给出最精确的注水速度。”
刘工的身l一僵。
东风三-号的核心数据,是整个厂区的最高机密,别说是林钧一个新人,就是他这个项目组长,每次查阅都需要层层审批。
但是,一想到那个匪夷所思的解决方案,一想到那个近在咫尺的成功……
“好!”刘工猛地一咬牙,像是让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红星军工厂的保密资料室,位于技术科小楼的地下层。
一道厚重的双层铁门,隔绝了内外两个世界。这里常年保持着恒温恒湿,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铁锈混合的味道。
刘工用一把沉重的铜钥匙,打开了第一道铁门,然后又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另一把小一点的、泛着银光的钥匙,打开了里面的第二道门。
“吱呀——”
随着一声沉闷的声响,这扇平日里只有厂长和少数几个核心高层才有资格进入的大门,为一个刚刚入职一天的年轻人,敞开了。
林钧跟着刘工走了进去。
映入眼帘的,是整整齐齐排列的巨大铁皮文件柜,上面贴着各种各样印着“绝密”字样的标签。
“东风一号,设计原稿。”
“红旗二号,气动布局数据。”
“541工程,试车失败分析报告。”
……
林钧的目光从这些标签上一一扫过,心中感慨万千。
这些在后世看来或许已经有些落后的技术,却是共和国在那个被严密封锁的年代里,一代代军工人用算盘和血汗,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
“你要的东西,都在那个柜子里。”刘工指着最里面的一个上了三道锁的保险柜,声音有些干涩,
“东风三号项目,所有核心数据,包括我们从京城拿回来的,所有最原始的资料。”
他走上前,依次打开了三把锁。
拉开柜门,里面是几十个厚厚的牛皮纸档案袋。
“燃料化学组的配比数据,在这里。”刘工从中取出了一个最厚的档案袋,递给了林钧,
“记住,你只有在这里看的权限,不能带出去,不能抄录。”
“我明白。”林钧接过档案袋,他的手指在触碰到牛皮纸的瞬间,甚至能感觉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刘工没有离开,他就站在一旁,看着林钧。
他想亲眼看看,这个年轻人,到底是如何从这些枯燥的数据中,挖掘出那些惊世骇俗的结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