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70,我的东风快递覆盖全球 > 第6章 我有个条件

还没等林钧回答,陈工就抢着迎了上去,激动地报告:
“厂长!成功了!我们成功了!主轴修好了,精度比新的还好!”
“什么?”王援朝愣住了,有些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
李明福立刻阴阳怪气地开了口:“老陈,话可不能乱说啊。你说修好了,数据呢?检测报告呢?别是你们几个熬了一晚上,合起伙来糊弄厂长吧?”
“李副厂长,你可以不相信我,但你不能不相信科学!”陈工把手里的检测数据记录递了过去,胸脯挺得笔直,
“这是我们连夜测出来的数据,千真万确!不信,你可以自已带人来测!”
李明福接过记录本,草草地翻了几眼,不屑地撇了撇嘴:“几个手写的数据,能证明什么?谁知道你们是不是瞎编的。”
“再说了,就算数据好看,谁知道是不是个样子货?中看不中用!”
“我还是那句话,这东西不经过实际检验,绝对不能装机使用!工人的生命安全,不是儿戏!”
他这番话,句句在理,把刚刚燃起希望的火苗又给压了下去。
“老李,你什么意思!”王援朝不乐意了,“陈工是厂里最有经验的技术科长,他会拿这种事开玩笑?”
“王厂长,我不是这个意思。”
李明福皮笑肉不笑地说,“我只是觉得,事关重大,必须谨慎。”
“既然林钧通志说修好了,那敢不敢当着全厂工人的面,进行一次极限负载测试?”
“我们就用厂里最硬的铬钼钢来试车,如果它能连续切削半个小时不出任何问题,那我就承认,他有本事!”
这是一个狠招。
用最硬的材料进行连续高强度切削,对主轴的强度、硬度和稳定性都是极大的考验。
别说是修复件,就是全新的主轴,这么搞都有损坏的风险。
王援朝皱起了眉头,看向林钧。
林钧却一脸平静,仿佛李明福说的不是什么极限测试,而是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可以。”他干脆利落地回答,“不过我有个条件。”
“哦?你还敢提条件?”李明福冷笑道。
“如果测试成功了,这次事故的责任,不能再追究一车间的任何人。”
“并且,我要进技术科,参与东风三号项目。”林钧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到了在场每个人的耳朵里。
他的目光,直视着王援朝。
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修车床,只是他敲开大门的一块砖。
他重生回来,不是为了当一个车间里的牛人,而是为了让祖国的“东风快递”,提前三十年,覆盖全球!
这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验证了,这是一场堵上了自已前途的豪赌!
王援朝和李明福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这个年轻人,野心竟然这么大!
“好小子,有种!”王援朝心里暗赞一声,他猛地一拍板,“我答应你!李副厂长,你没意见吧?”
李明福心里暗喜,他巴不得林钧答应。
在他看来,这测试根本不可能成功。
到时侯,林钧不仅要滚蛋,连带着王援朝也要丢个大脸。
“我没意见!我这就去叫人准备材料,组织全车间的人来看!”李明福假惺惺地说道。
很快,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红星厂。
修复好的主轴要进行极限测试!
学徒工林钧,和副厂长李明福打了个赌!
工人们都从各个车间涌了过来,把一车间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大家都想亲眼看看,这个昨天还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到底是不是真有通天的本事。
主轴很快被安装调试完毕。一块粗大的、闪着金属寒光的铬钼钢被牢牢地固定在卡盘上。
马头站在人群里,紧张得手心冒汗。
他现在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希望林钧失败,好让自已脱罪,另一方面,他又隐隐有些害怕,万一……万一真成了呢?
林钧亲自站到了操作台前。
这块料,是厂里用来加工炮管内膛的备料,硬度极高,平时工人们加工起来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崩了刀。
林钧亲自站到了操作台前。他没有急着开机,而是先戴上了护目镜,然后用手轻轻抚摸着冰冷的车床机身,像是在和一位老战友交流。
李明福抱着胳膊站在一旁,嘴角挂着冷笑,对身边的人说:“看着吧,不出三分钟,不是崩刀就是断轴。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总要吃点苦头。”
王援朝则紧张地攥着拳头,手心里全是汗。这个赌局,他压上的不仅是厂里的生产,还有他作为厂长的威信。
林钧检查了一下各项参数,然后回头对王援朝和李明福点了点头。
王援朝深吸一口气,沉声下令:“开始!”
林钧推动了开关。
“嗡——”
车床启动了,发出了比以往任何时侯都要平稳、沉闷的轰鸣声。
仅仅是这个启动的声音,就让在场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工人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声音沉而不散,说明主轴的动平衡让得极好。
林钧缓缓摇动摇把,锋利的车刀,慢慢地靠近了那块坚硬的铬钼钢。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连嘈杂的议论声都消失了,整个车间只剩下机器的轰鸣。
“滋啦——”
刺耳的摩擦声响起,火星四溅!
一瞬间,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然而,预想中的崩刀或者断裂并没有发生。
只见一串火红的、带着高温的钢屑,像一条柔顺的丝带,从车刀下流畅地飞了出来,落在地上,还冒着青烟。
车床的机身,稳如泰山,没有一丝多余的震动!
“好!”人群中,有懂行的老师傅忍不住低声喝彩,“吃刀稳,走刀顺!这活儿漂亮!”
李明福的脸色微微一变。他不是纯粹的技术人员,但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说明主轴和刀具的刚性都非常出色,完全承受住了巨大的切削力。
林钧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他稳定地控制着进刀量,车刀在坚硬的钢材上,划出了一道光滑的轨迹。
他的动作精准而富有节奏感,不像是在操作机器,更像是在进行一场艺术创作。
五分钟过去了。车床的轰鸣声依旧平稳有力。
十分钟过去了。粗大的铬钼钢已经被削下去薄薄一层,露出了里面崭新的金属光泽。
二十分钟过去了。蓝色的钢屑在地上已经堆起了一小堆,车床的电机外壳已经有些发烫,但主轴的运转依然听不到任何杂音。
人群中的气氛开始变了。
一开始的质疑和看热闹,逐渐变成了惊讶和敬佩。
工人们的眼神,从盯着那根主轴,慢慢转移到了那个从容不迫的年轻人身上。
李明福的脸色,已经从铁青变成了酱紫。他不停地看着手表,心里默念着“快断,快断啊!”
马头则是一脸死灰,他知道,自已完了。他悄悄地想往人群后面缩,却发现周围的人把他堵得死死的。
“加大进刀量!”李明福突然开口喊道,“这么慢悠悠地切,算什么极限测试!有本事把进刀量加到三个毫米!”
“李明福!”王援朝怒喝一声,“你不要胡来!三个毫米的进刀量,新机床都受不了!”
人群也发出了一阵骚动,大家都觉得李副厂长这是在故意刁难,输不起了。
林钧却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回头看了李明福一眼,淡淡地说道:“好啊。”
说完,他竟然真的调整了刻度盘,将进刀量直接加到了三毫米!
“疯了!这小子疯了!”陈工失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