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
长长的汽笛声响彻北京站的上空,绿皮火车在一阵“咣当咣当”的金属撞击声中缓缓停稳。车厢里立刻热闹起来,旅客们急着收拾行李,准备下车。
“沈同志,到了到了!”那个女人兴奋地从上铺爬下来,“这就是咱们的首都!”
沈清禾收起那本《材料力学》,小心地抱紧怀中的陆星辰。小家伙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停车声惊醒了,在她怀里哼哼唧唧地扭动着。
“沈同志,您的行李我来帮您拿。”老王主动伸手去够行李架上的包袱。
“不用,我自己来。”沈清禾婉拒了他的好意。
列车员拿着红旗在车厢里走来走去:“同志们,请按顺序下车,不要拥挤!带小孩的同志请走慢一点!”
月台上人声鼎沸,到处都是提着网兜、背着铺盖卷的旅客。有举着小旗子的接站单位,有抱着孩子等亲人的家属,还有推着平板车的搬运工人。空气中弥漫着煤烟味和人群的汗味。
沈清禾跟着人流慢慢挤向出站口,刚走出检票口,就听见有人在喊:
“沈清禾同志!沈清禾同志在哪里?”
她停下脚步,循声望去。只见人群中走出两个穿着笔挺中山装的年轻人,其中一个手里还举着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九〇九所接站”几个字。
“请问您是沈清禾同志吗?”为首的年轻人走到她面前,客气地问道。
“我是。”
“太好了!”年轻人脸上露出笑容,“我是九〇九所办公室的小李,这位是小张。我们是专门来接您的。”
说着,小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介绍信和一张照片对照了一下,然后收起来:“没错,就是您。沈同志,一路辛苦了!”
“不辛苦。”沈清禾简单地回答。
小张主动接过她手中的行李:“沈同志,行李我们来拿。车在外面等着呢。”
那个火车上的女人看到这一幕,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她赶紧凑过来:“沈同志,这是您单位来接您啊?真是太好了!我们家老王也在总部工作,以后都是一个系统的,多走动多走动啊!”
小李客气地点点头,但没有多说什么。
走出车站,外面停着一辆深绿色的北京吉普。司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见他们出来,立刻迎上前来。
“沈同志,我是所里的司机老刘。您坐前面还是后面?”
“后面就行。”沈清禾抱着孩子上了车。
车子发动起来,发出“突突突”的声音。透过车窗,沈清禾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模样:宽阔的马路上,红旗轿车和解放牌卡车并行而过;路边的梧桐叶子正黄,秋风一吹,片片飘落在柏油马路上;骑着自行车的市民穿着清一色的蓝灰色衣服,车铃声此起彼伏。
“沈同志,您第一次来北京吧?”坐在副驾驶的小李回头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