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射雕之铁骨书生 > 第7章 农忙获利

农忙的日头一天天往西斜,铁匠铺门口的驴车就没闲过——每天天不亮,就有村民赶着牛来租犁,日头落了,又有人扛着犁回来,顺带把第二天的租金也预付了。
周铁匠每天晚上都坐在油灯下数钱,铜钱“哗啦啦”落在木盒里,响声听得他眉梢都挑着笑。
“墨风你看,这才十天,光租金就收了六百文,还卖出去两台犁,又是六百文,加起来一千二百文了!”
周铁匠把铜钱按一百文一串串好,用红绳捆着,放进铺子最里面的木柜里,“我以前打一年锄头镰刀,也挣不了这么多!”
冯默风正坐在干草堆上敷药,闻言抬头笑了笑。
这些天周铁匠去镇上进货,果然按他说的,买了蒲公英、败酱草,还捎带了些当归、川芎——当归能活血,川芎能止痛,都是调理骨伤的好药。
每天早晚,周铁匠都帮他换药,先把旧药渣刮掉,用温水洗净伤口,再把捣好的草药泥敷上,裹上干净的布条。一开始伤口还肿着,敷了三天药,红肿就消了些,到第七天,冯默风试着不用拐杖,竟能慢慢走两步了。
“周伯,您下次去镇上,再买些杜仲回来,煮水喝能强筋骨。”
冯默风扶着墙,慢慢挪了两步,左腿虽还有些沉,却已不似之前那般钻心的疼,“伤口快好了,再补补,以后就能帮您打铁了。”
周铁匠笑得更欢,拍了拍他的肩膀:“不急,你先把腿养好。这钱咱们留一半进货,再打十台犁,剩下的一半,你留着买些吃的补身子。”
说干就干,第二天周铁匠就赶着驴车去了镇上,拉回了记记一车铁料——这次不再是捡来的废铁,而是正经的低碳钢,断面泛着银亮的光,还有十几根粗细均匀的榆木,堆在铁匠铺后院,像座小山。
开工那天,冯默风也能搭把手了——他坐在炉边,帮着看火侯,铁料烧到樱桃红时就喊周铁匠,还根据这些天村民的反馈,调整了犁铧的角度。
“张村的李大叔说,犁铧再缓半寸,耕硬地时更顺。”冯默风用炭笔在草纸上画了道新的弧线,“咱们这次把犁铧的角度再调调,让牛拉着更省劲。”
周铁匠照着改,把犁铧的刃口再磨得薄些,试锻出来后,用手掂了掂:“这么一改,确实轻了些,村民们肯定更愿意用。”
两人配合得越发默契——周铁匠抡锤锻铁,冯默风就帮着递工具、磨铁屑;周铁匠让犁把,冯默风就帮着烤木头、定弧度。
有时冯默风还会在犁上加些小细节,比如在犁把末端安个小铁环,方便挂在墙上,或者在犁铧旁边加个小铁片,能把土里的石头挡开,免得崩坏犁铧。
十台犁没几天就打好了,堆在铁匠铺门口,锃亮的犁铧在阳光下泛着光,引得路过的村民都驻足看。
这天午后,冯默风正坐在门口晒太阳,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马蹄声——不是村民们的老黄牛,而是清脆的马蹄踏在石板路上的声音。
他抬头望去,只见三匹高头大马从山道上过来,马上坐着三个穿着绸缎的人,为首的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留着山羊胡,手里拿着把折扇,看起来气度不凡。
“请问,这里是周记铁匠铺吗?”
老者下了马,走到铺门口,目光落在堆着的犁上,眼神里带着些打量。
周铁匠刚从后院劈柴出来,见是陌生人,赶紧放下斧头:“是,客官要买些啥?锄头还是镰刀?”
“我听说你们这儿有改良的曲辕犁,能一天耕两亩地?”老者开口,声音洪亮,“我是山下刘家庄的,家里有两百亩地,农忙时总缺好用的犁,特地来看看。”
冯默风心里一动——刘家庄的刘地主,他前几天听村民提过,家里有大片田地,雇了十几个长工,最不差钱,也最看重效率。
“客官说的是,我们这犁确实改良过。”冯默风慢慢站起来,走到犁边,指着犁铧,“您看,这犁铧加宽了两指,刃口磨得薄,翻土深还快;犁把是弧形的,扶着不费胳膊;犁底加了铁板,耐磨,坏了还能换。”
他一边说,一边让周铁匠把犁扛到空地上,演示着:“要是套上您家的壮牛,一天耕两亩地没问题,比普通犁能省三成力气,长工们也能多耕些地。”
刘地主蹲下身,用手指摸了摸犁铧,又握了握犁把,点点头:“确实比普通犁让得精细。这样,你这堆犁我全要了,多少钱一台?”
周铁匠愣了愣,没料到对方这么爽快,赶紧看向冯默风。冯默风想了想,说:“之前卖给村民是三百文一台,您要得多,算您两百八十文一台,十台就是两千八百文。”
刘地主笑了笑,从怀里摸出一锭银子,递给周铁匠:“这是五两银子,多的算定金,你再帮我打二十台,三天后我让人来拉。”
五两银子!周铁匠接过银子,手都有些抖——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冯默风也有些惊喜,赶紧说:“您放心,三天后保证让好,每台都和这些一样好。”
刘地主又叮嘱了几句,才带着人骑马离开。看着马蹄扬起的尘土,周铁匠还没缓过神,把银子放在手里掂了又掂:“墨风,咱们……咱们这是发了?”
冯默风笑着点头,阳光洒在他脸上,暖融融的:“是发了,以后咱们的生意,只会越来越好。”
他低头看了看自已的左腿,已经能正常走路了,只是还不能太用力。再过些日子,等腿彻底好透,他还想改良更多农具——比如能省力的镰刀,能浇水的水车,甚至能用来织布的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