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晋国都城的暮春,总是被丞相府后院的海棠花染得绯红。谢芙宁执起狼毫,在洒金宣上题下东风袅袅泛崇光,腕间银钏轻响时,窗棂外突然飞进一颗纸团,正砸在砚台上,墨汁溅了半幅素笺。
不好意思,谢三小姐,都是我的过错,小姐的好字,都被这墨糟蹋了。少年清朗的笑声翻进窗来,周衍安扒着窗台探头,玄色锦袍上还沾着郊外猎来的草屑。他比谢芙宁小两岁,却已长到与她齐肩的个头,一双桃花眼弯着,手里还拿着一串冰糖葫芦。
谢芙宁搁下笔,故作愠怒地瞪他:周小将军知道我在练字还这般戏弄我,当心我告诉周将军,罚你抄个几遍的《孙子兵法》。
好吧,谢三小姐想让我抄,那我只好不负佳人,抄给谢三小姐看。周衍安翻进屋里,把冰糖葫芦塞到谢芙宁手里,但你得陪我一起。毕竟,是我看你练字太闷,才来给你解乏的。
两人自小一同长大,将军府与丞相府仅一墙之隔,周衍安总爱翻墙来找谢芙宁。谢芙宁是晋国闻名的才女,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周衍安是将军府最受宠的小将军,骑射武艺承袭家风,偏生在她面前,总像个没长大的孩子,爱逗她脸红,却也最见不得她受半点委屈。
有次宫宴上,长青侯世子调侃谢芙宁是个只会读书的世家女子,只会端架子,怕是和夫君相处一点情趣都没有,向来嬉皮笑脸的周衍安当即翻了脸,直接在宫宴上给了长青侯世子一拳,还撂下话:谢三小姐怎样还轮不到旁人置喙,收起你的心思,这辈子你配不上谢三小姐。以至于将军府和长青侯府到现在还不相往来。
转眼数载,海棠开了又谢。
周衍安及冠那日,周母刚为其梳完发,他便同周父周母商议尽早带着媒人和聘礼亲自登门求娶,周母看着周衍安着急的样子道,瞧瞧你那着急的样子,怕是除了芙宁旁人都不如你的眼了。周衍安笑着挠了挠头道,母亲大人说的极是,我周衍安自是非谢三小姐不娶,好不容易我及冠了,一想到可以求娶谢三小姐我便有些失了分寸,还望母亲大人和父亲大人帮帮我。
看看你这副猴急样子,也不知道人家谢三小姐看不看的起你。周父不由调侃道。
快别说那些了,聘礼和媒婆母亲早就给你备好了,就等黄道吉日也就是下月初八,咱们就可以去谢府下聘了。周母道。
周衍安闻此言赶忙鞠了一躬道,多谢父亲和母亲,孩儿感激不尽。
转眼已是初八,这些日子于周衍安而言,是既漫长又短暂,好不容易到了日子,周衍安却有些不敢出门,不是怕谢芙宁的拒绝,而是怕自己准备的还不够充分,他觉得谢芙宁配得上这世间最好的事物。
2
丞相府西跨院的西府海棠,似是知晓今日有喜事,开得比往日更盛几分。枝桠斜斜探过雕花窗棂,花瓣裹着晨露,簌簌落在青石板上,晕开点点湿痕,连空气里都飘着清甜的香。
谢芙宁坐在梳妆台前,镜面是黄铜磨就,映出她鬓边垂落的碎发。知画正拿着一把象牙梳,小心翼翼地替她梳理长发,梳齿划过发丝时,还不忘打趣:小姐,今儿可是周小将军下聘的日子,满京城谁不知晓,咱们相府三小姐要被将军府的小侯爷求娶了。您可得好好打扮,待会儿让小将军一看,魂儿都被您勾走,往后只盯着您一个人瞧。
谢芙宁指尖刚触到妆奁里的珍珠耳坠,闻言便顿住,耳尖先红了大半。她侧头瞪了知画一眼,声音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软:就你嘴甜,敢拿主子打趣,小心罚你抄十遍《女诫》。话虽这么说,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想起往日周衍安总爱翻墙来寻她,要么揣着冰糖葫芦,要么拎着新奇的小玩意儿,如今那个跳脱的少年,竟要正经来向她求娶,心就像被晨露浸过的海棠花瓣,软得一塌糊涂。
知画笑着讨饶:小姐饶了我吧,我还要帮您描眉呢。说着取过螺子黛,细细研磨。她先给谢芙宁挽了个飞天髻,簪上一支赤金点翠步摇,又在她眼下轻点了些许胭脂,衬得原本就清丽的脸庞,添了几分娇憨。最后替她换上一身粉白绣海棠的襦裙,裙摆扫过地面时,似有花瓣随步摇曳。
刚打扮妥当,院外就传来一阵熟悉的爽朗笑声,那声音穿透庭院的静谧,带着少年人独有的鲜活,紧接着便是仆从们整齐恭敬的问好:周将军,周夫人,周小将军安好!
知画眼睛一亮,凑到窗边往外瞧了瞧,又快步跑回谢芙宁身边,语气里满是雀跃:小姐!小将军真的来了!您快瞧瞧,那阵仗可大了——前头是八个小厮抬着朱红描金的聘礼箱,箱子上都贴着‘囍’字,后面还跟着十几个护卫,捧着绸缎、玉器、药材,从府门口一直排到咱们这跨院,好多下人都凑在廊下看呢!
谢芙宁被她说得心跳快了几分,指尖轻轻攥住襦裙的衣角,终究是按捺不住好奇,跟着知画走到窗边,悄悄撩起一角纱帘。
只见庭院里,周衍安正大步走来。他今日没穿常日的玄色骑射装,换了一身宝蓝锦袍,领口袖口绣着暗纹麒麟,腰间系着玉带,发间束着白玉冠,往日里总带着几分跳脱的桃花眼,此刻却亮得惊人,似是察觉到了谢芙宁的目光直直朝着她的窗边望来,周衍安脚步顿了顿,竟对着纱帘的方向,悄悄弯了弯唇角,眼底的笑意,比院中的海棠花还要耀眼。
廊下的海棠花瓣又落了几片,落在周衍安的锦袍下摆,谢芙宁看着那抹蓝色身影,只觉得脸颊更烫,连忙放下纱帘,耳尖却还残留着方才那一眼的灼热,连呼吸都带着几分甜意。
丞相府正厅里,紫檀木八仙桌案上摆着刚沏好的雨前龙井,水汽氤氲间,周将军与谢崇并肩坐在上首,目光扫过厅中整齐码放的聘礼——绫罗绸缎堆得像小山,玉器古玩衬着朱红锦盒,连最角落的食盒里都码着江南新贡的蜜饯,处处透着周家的诚意。
周将军指尖摩挲着茶盏边缘,忽的抚着胡须笑出声,声音洪亮却温和:谢大人,不瞒你说,衍安这小子打小就黏着三丫头。记得他俩才五岁,衍安为了抢块桂花糕给芙宁,愣是跟府里的护院小子打了一架,回家还跟我炫耀‘护住了芙宁姐姐的甜糕’。他顿了顿,目光望向厅外,似是想起往日光景,如今他长大了,骑射武艺没落下,心里头的人也没换。我周家世代武将,不懂文人那些弯弯绕,但敬重才女、疼惜妻子的道理还是懂的。若芙宁丫头肯嫁,衍安这孩子,拼了性命也会护她一辈子安稳。
谢崇端着茶盏的手微顿,余光瞥向身侧的夫人常茹仪,她今日穿了件石青绣牡丹的褙子,发髻上簪着支赤金点翠步摇,举手投足间尽显高门主母的风范,常茹仪闻言轻轻放下茶盏,语气温婉却带着几分郑重:周将军说的是,衍安这孩子我们看着长大,品性是极好的。只是婚姻大事,关乎宁姐一辈子的幸福,虽说历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我这做母亲的,还是想听听她自己的心思。她抬眼看向厅外候着的丫鬟,去请三小姐过来。
不多时,廊下传来轻缓的脚步声,谢芙宁走进正厅中盈盈一拜,声音清脆:拜见父亲大人、母亲大人,周将军、周夫人。
谢夫人走近拉过她的手,指尖触到女儿微凉的掌心,轻声问道:宁姐,今日衍安来求亲,你是知道的。你与他自小青梅竹马,娘想问你,你信不信他日后能待你如初,一辈子疼你护你
谢芙宁垂眸,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站在周老将军身侧的周衍安。他今日穿得规整,却还是藏不住紧张,耳尖泛着红,双手悄悄攥着袍角,桃花眼紧紧盯着她,像是怕错过她的任何一个表情。这模样让她想起幼时,有位皇子伴读嘲笑她只会舞文弄墨,可惜是个女儿身,再会也无用。,周衍安当即红了眼,把人推倒在泥地里,梗着脖子说我芙宁姐姐比你们都强;又想起上月她染了风寒,夜里发着高热,晨起却见他守在府外的石狮子旁,双手冻得发紫,却嘴硬说晨起练骑射,顺路过来看看你好没好。
心底的暖意慢慢漫上来,谢芙宁嘴角悄悄沁出一抹笑意,抬眼时眼底盛着细碎的光:回母亲,女儿自是相信周小将军的人品。
话音刚落,周衍安猛地往前一步,竟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他抬头望着谢芙宁,眼神亮得惊人,语气带着少年人独有的赤诚与坚定:谢三小姐!若能娶你为妻,是我周衍安这辈子最大的荣幸!我在此立誓,日后若有半分对不住你,让你受委屈、不开心,我自愿放弃将军府的一切,全归你所有,我周衍安绝无半句怨言!
厅中众人皆是一愣,随即周将军抚着胡须哈哈大笑,谢崇也忍不住点头,谢夫人更是拉着谢芙宁的手笑出了声。谢芙宁看着跪在地上的周衍安,耳尖也热了起来,悄悄别过脸,却没忍住,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轻声说:谁要你的一切,你……你起来吧。
周衍安闻言,立刻笑着起身,刚要说话,却被周将军瞪了一眼:臭小子,没规矩!他却不管,只是望着谢芙宁,嘴角的笑意怎么也压不住——他知道,他的芙宁姐姐,答应了。
这时周衍安又往前凑了凑,从袖中取出个锦盒,打开是支羊脂玉簪,簪头雕着并蒂莲,温润的玉光映着他认真的眼神:谢三姐姐,小时候我说要娶你,不是戏言。这簪子是我亲自选料打磨,今日我赠予佳人权当我表明的心意,我自是知道礼物并不贵重,但只要是谢三小姐想要的我今后都会给你奉上。
谢芙宁望着他眼底的亮意,终于轻轻嗯了一声,伸手接过了玉簪。周衍安瞬间笑开,桃花眼弯成了月牙,竟忘了规矩,伸手轻轻碰了碰她的发梢:那我以后,就能叫你‘我的芙宁’了
谢崇与周将军相视而笑,院中的海棠花似也开得更艳,风一吹,满院都是甜软的春情。
3
入秋后的第三日,天朗气清,风拂过街头的梧桐叶,落下满地碎金,正是百姓口中宜嫁娶的上好吉日。这日格外热闹,从城东到城西,十里长街被红灯笼与红绸装点得如烈火燎原。辰时刚过,将军府的迎亲队伍便浩浩荡荡地开了出来。最前头是两排身着银甲的亲兵,手持绣着周字的红色旌旗,步伐整齐地踏过街道,旌旗上的金线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紧随其后的是吹鼓手,唢呐与铜锣的声响震天动地,欢快的《百鸟朝凤》调子裹着秋风,连巷尾卖糖人的老汉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踮着脚往队伍方向望。
队伍中央,周衍安身着一身大红喜服,衣摆绣着展翅的金凤凰,腰束玉带,手持马鞭,稳稳地骑在一匹雪白的高头大马上。那马额间系着红绸花,蹄子上裹着防滑的软布,每走一步都显得格外温顺。周衍安平日在军营里总是一身铠甲,面容冷峻,此刻换上喜服,眉眼间的凌厉散去不少,只余下藏不住的期待——他时不时抬头望向队伍前方,目光似要穿透人群,迫不及待想看到那抹他等了多年身影。
迎亲队伍行至丞相府门前时,早已等候在此的相府下人立刻上前,将大门推开一条缝。门内传来丫鬟们清脆的起哄声:将军要娶我们小姐,可得先过了我们这关!周衍安笑着翻身下马,从随从手中接过早已备好的红包,隔着门缝递进去,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又宠溺:各位姑娘手下留情,晚了误了吉时,我家夫人该等急了。
又闹了约莫一刻钟,大门才彻底敞开。周衍安抬眼望去,只见谢芙宁正端坐在厅堂中央的红椅上,身着繁复的凤冠霞帔。那凤冠由赤金打造,缀着数十颗珍珠与红宝石,垂下的流苏随着她的呼吸轻轻晃动;霞帔上绣着缠枝莲纹,每一针每一线都精致得无可挑剔,衬得她原本就白皙的肌肤愈发莹润。她头上盖着大红盖头,只能看到下颌处柔和的线条,指尖轻轻攥着衣角,显露出几分少女的羞涩。
周衍安走上前,按照礼节,小心翼翼地将红绸的一端递到谢芙宁手中,自己握着另一端。两人并肩往外走时,他能清晰地闻到她身上淡淡的兰花香,与周围的喜庆气息交织在一起,让他心头愈发滚烫。走到马车前,他微微俯身,轻声道:我抱你上车。不等谢芙宁回应,便稳稳地将她打横抱起——她身子很轻,隔着厚重的喜服,他似乎都能感受到她细微的颤抖。
迎亲队伍原路返回,此时街上的百姓更多了,不少人挤在街边,对着马车指指点点,语气里满是羡慕:瞧瞧这阵仗,周小将军与谢三小姐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周衍安坐在马背上,听着这些议论,嘴角的笑意更深,目光始终落在马车上那抹红色的身影上。
午时三刻,吉时已到。将军府的正厅内,红烛高烧,囍字贴满了梁柱与门窗。拜堂仪式在司仪的高声唱和中开始:一拜天地——周衍安与谢芙宁并肩而立,对着厅外的天空深深一拜,秋风从敞开的大门吹进来,吹动了两人的衣摆,红绸与金纹纠缠在一起,像极了他们此刻紧紧相连的命运。
二拜高堂——上首坐着周衍安和谢芙宁的双亲,以及周家的老夫人,老夫人穿着一身暗红锦袍,看着眼前的一对新人,眼角笑出了皱纹,手中的帕子擦了又擦。两人再次躬身下拜,动作整齐划一。
夫妻对拜——司仪的声音刚落,周衍安转过身,面对着谢芙宁。盖头下的她似乎有些紧张,肩膀微微绷紧。周衍安看着她,忽然趁着弯腰的瞬间,悄悄伸出手,轻轻捏了捏她的手——她的指尖微凉,却在被他碰到的那一刻,微微蜷缩了一下。他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说:以后我护着你,谁也不能欺负你。
谢芙宁的身子顿了顿,随即缓缓直起身。盖头下,她的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眼底盛着细碎的光。指尖传来他掌心的温度,带着常年握剑留下的薄茧,却比身上那件绣满金线的锦缎喜服,还要暖上几分,一点点熨帖了她心底所有的不安。
拜堂礼毕,丫鬟们上前,搀扶着谢芙宁往后院的新房走去。周衍安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只觉得整个胸腔都被喜悦填满——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他的喜服上,那一刻他觉得幸福不过如此。
4
婚后的一月,将军府的每一寸角落都浸着蜜意。晨起时,谢芙宁总能在梳妆台前看到温好的莲子羹,是周衍安早起绕去后厨叮嘱的;他去军营点卯前,总会攥着她的手多叮嘱两句:若有人来府中叨扰,别自己应付,等我回来。傍晚时分,府里的回廊上总少不了两人的身影——周衍安穿着常服,帮谢芙宁捧着账本,听她细算商铺的出入,遇到不懂的地方,便凑在她耳边轻声问,温热的气息扫过她的耳廓,惹得她耳尖泛红。
谢芙宁打理家事从不含糊,不过几日便将府中大小事务梳理得井井有条。那日她指着账本上的疏漏,跟周衍安说想整顿城西的布庄、拓展城南的粮行,周衍安连账本都没再细翻,直接将府中库房的钥匙塞进她手里:你定的都好,我信你。夜里两人在灯下闲坐,谢芙宁做针线,周衍安便坐在一旁看兵书,偶尔抬眼,撞进她含笑的目光里,便放下书凑过去,捏捏她的指尖:还是我家夫人的手巧,秀的帕子这般柔软,为夫都舍不得使用。
最惬意的是雨后初晴的午后,两人会在院子里侍弄花草。周衍安说想种几株梅树,等冬天开花时,好陪她在梅下煮茶。那日他握着铁锹挖坑,谢芙宁便蹲在一旁,把挑选好的花苗递给他,指尖偶尔碰到他的手背,两人都会相视一笑。泥土的清香混着她发间的兰花香,让周衍安觉得,此生若能一直这样,便是再好不过。
可这份安稳,却被一纸急报猝然打破。那日周衍安刚将梅树苗放进坑里,亲兵便捧着染了墨痕的军报匆匆赶到将军府,声音带着急切:将军!北疆急报,胡国铁骑破了边境,边关请求支援!周衍安握着铁锹的手猛地一沉,泥土簌簌落在脚边。他转身看向谢芙宁,脸上的笑意早已散去,只剩下军人的凝重:芙宁,我要去边关。
谢芙宁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攥住,疼得发紧,眼眶瞬间就红了,却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她走上前,伸出手轻轻抚平他皱起的眉头,指尖细细蹭过他的眉骨,声音温柔却坚定:我知道。你是周家儿郎,为国出征本就是你的使命。家中一切有我,你放心便是。
那夜,将军府的烛火亮到了天明。谢芙宁坐在案前,将周衍安的铠甲一遍遍擦拭,每一片甲叶都擦得锃亮,仿佛能映出她的模样。她又取出一块素色锦缎,连夜绣了一枚平安符,符上绣着缠枝莲,莲心处藏着一个周字。天快亮时,她将平安符塞进周衍安的衣襟,贴着他的心口:带着它,就像我陪着你一样。你一定要平安回来,我还等着和你一起看梅花开。
送别的那日,城门外寒风呼啸,卷起地上的黄沙。周衍安身着铠甲,骑在高头大马上,回头望了又望。谢芙宁站在城楼下,穿着他最喜欢的那件水红色衣裙,像一朵迎着风的花。他看着她的身影渐渐变成一个小红点,才猛地挥鞭,马儿疾驰而去,只留下一串尘土。
周衍安出征后,谢芙宁没有半分慌乱,反倒以一种超乎常人的冷静,将将军府的后方打理得如同精密运转的齿轮,她先让人丈量土地、勘察水土,再根据不同地块的肥力,拟定了差异化的租约——肥力好的良田,租给有耕作经验的农户,约定收成后按三七分缴租,还额外预留出三成种子粮给农户。管家捧着拟定好的租约,忍不住赞叹:夫人这法子,既安了农户的心,又保了府里的收益,真是一举两得!谢芙宁却只是淡淡一笑:农户用心,土地才肯出力,咱们要的是长久安稳,不是一时之利。与此同时,她也在扩大粮行规模时。亲自去各州府考察时,她不只看当下粮价,还特意走访粮农、打听气候走势,甚至记录下往年的丰歉规律。得知南方州府今年雨水足,稻子预计丰收,她便提前与当地粮商签下长期合约,以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预订了十万石稻谷,约定秋收后直接由水路运往北疆附近的粮仓,既避开了后期粮价上涨的风险,又节省了长途运输的成本。可是谢芙宁觉得她的努力还远远不够,他知道前线打仗如果断了粮草,那将会有多么的危险。于是她让丫鬟整理出首饰清单,一起变卖给典当行,典当行看在货品多,而且非常的新颖和稀少,自然愿意出高价,不过谢芙宁就一个要求,她想要现款结算,能最快将银子换成粮草送往前线,不耽误前线战事。
直到夜深人静的时刻,谢芙宁对着那株梅树时,谢芙宁偶尔也会沉溺于思念。她想着那如小太阳般的周衍安是不是会遇到危险,希望他诸事顺利,平平安安。谢芙宁指尖摩挲着帕子上的平安符纹样,她低声呢喃的话里,也藏着对大局的考量:周衍安,今日粮行的账我核过了,今年的粮食储备足够支撑到明年春天,你在前方只管安心打仗。我已让人跟西域的商队联系,若能买到耐寒的布料,便给将士们赶制冬衣……风掀起她鬓边的碎发,眼底虽带有微红却没有半分脆弱,只有运筹帷幄的笃定。她知道,自己多一分智慧,多一分细心,周衍安和边关的将士们,便多一分安稳,多一分胜利的希望。
而周衍安每每交锋后,都会给谢芙宁寄去短笺上,那句勿念,待我归的背后,其实也藏着他对谢芙宁的信任,因为他知道,他的夫人,定能以她的智慧,守好他们的家,守好这后方的安稳。
5
半年后,边关传来捷报——周衍安率领先锋营夜袭胡国军营,烧毁敌军粮草,大败胡军。胡国可汗被迫求和,退兵三百里,边关战事缓和。
消息传回都城,百姓夹道相庆。谢芙宁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尘土飞扬的军队,眼睛一眨不眨。当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队伍最前方时,她再也忍不住,快步跑下楼,看见谢芙宁的出现,周衍安急忙翻身下马,而谢芙宁则顺势扑进了他怀里。周衍安一身铠甲未卸,带着硝烟的气息,紧紧抱着她,声音沙哑:芙宁,我回来了。
班师回朝后,周衍安因战功赏赐无数。可谢芙宁却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对劲,晋王虽给周衍安看似丰厚的无数赏赐但实际上所有的赏赐都是御赐之物,不可变卖,而且对周衍安这次战绩而言,他足可以封侯拜相,但他的职位并没有任何变化。谢芙宁提醒周衍安:君上怕是忌惮你的兵权,你需收敛锋芒。周衍安却不以为意:我一心为国,君上不会多疑的。
果然,不出一月,国君便以体恤功臣为由,提出让周衍安交出部分兵权,改任京中禁军统领。周衍安虽有不满,却也只能遵旨。谢芙宁知道,这只是开始,国君对周家的忌惮,绝不会就此罢休。
她更加用心地经营产业,暗中积累财富。她知道,兵权或许会被收回,但钱财能在危难时保住性命。她在各州府购置隐秘的庄园,将粮食和金银分散存放,又培养了一批忠心的手下,以备不时之需。
周衍安看着她整日忙碌,心疼不已:芙宁,你歇歇吧,有我在。谢芙宁握住他的手,眼神坚定:我不是为了我自己,是为了我们。总有一天,这些会派上用场。
平静的日子只维持了数月。胡国撕毁和约,再次举兵南下,这次来势更猛,边关守军节节败退,急报一日三封送进皇宫。
晋国虽大但能用之人甚少,国君无奈,只得再次命周衍安领兵出征。临行前,国君亲自为他饯行,赐下御酒,言辞恳切:周将军,晋国安危,全托付于你了。周衍安叩首领命。
只得回府与谢芙宁告别,两人瞬间红了眼。悲伤的范围只弥漫了不久,行军就在将军府门前等候,谢芙宁微笑着递上他的佩剑:去吧,我等你凯旋。
周衍安走后,谢芙宁立刻按照原计划,调动各地粮行的粮食,准备运往边关,与此同时前线研发来多次大捷的战报。可就在这次粮草集齐,即将启程时,却接到了京中传来的旨意,国君以京中粮草短缺为由,暂缓押送粮草。谢芙宁心中一凉,瞬间明白过来:国君是想借胡国之手,除掉周衍安!没有粮草,前线将士必败无疑,周衍安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因战败被治罪。她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决定亲自押粮出征。她挑选了一百名忠心的护卫,连夜装好粮草,趁着夜色悄悄离开都城。一路上,她避开官府的盘查,日夜兼程,终于在半个月后抵达了周衍安的军营。
当周衍安看到风尘仆仆的谢芙宁时,又惊又喜:你怎么来了谢芙宁将国君的所作所为告知于他,周衍安气得浑身发抖:君上竟如此昏庸!谢芙宁按住他的手: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粮草已到,先稳住军心,再做打算。
6
前线的战报一日紧过一日,胡国的援军如潮水般涌向边境,周衍安麾下的将士虽凭着谢芙宁送来的粮草撑住了防线,可兵力损耗日益严重,增援的消息却始终杳无音信。谢芙宁在临时营帐里看着军报,指尖因用力而攥紧了纸页,她知道,若再无援军与军饷,就算粮草充足,将士们也撑不了多久。当夜,她便找到周衍安,眼底是不容置疑的坚定:我回都城一趟,把分散的粮食和金银都运往边境附近的粮仓,再设法筹钱招兵,不能让你在前线孤立无援。
周衍安握着她的手,指腹摩挲着她掌心的薄茧,满心都是担忧:都城不比前线安全,若出了差错……话未说完,便被谢芙宁打断:我会小心,且有精锐护送,你放心。守住边关,才是最重要的事。最终,周衍安派了五十名最得力的亲兵,让他们寸步不离地护着谢芙宁返程,却没料到,一张针对她的罗网,早已在都城悄然张开。
胡国安插在晋国安插的奸细中,李公公是最隐蔽的一颗棋子。眼见着周衍安的实力日益壮大,而晋国又无可用之才,他凭借着国君近臣的身份,日日在君主耳边吹风,早已悄悄埋下了猜忌的种子。得知谢芙宁返程的消息,李公公立刻揣着伪造的证据进宫,在国君面前扑通跪下,声音带着刻意营造的惶恐:陛下!臣有要事禀报!周小将军夫人此次回都城,哪里是为了筹集军饷她暗地里联络各地粮商,要将将军府的财产尽数转移,还与周小将军私通书信,说要‘借胡国之手,逼陛下放权’,这分明是里应外合,图谋不轨啊!
国君本就对周衍安手握重兵心存忌惮,又早被李公公的谗言迷了心智,此刻听闻图谋不轨四字,顿时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好一个周家!朕待他们不薄,竟敢如此背叛朕!他甚至没有派人去核实真假,便立刻下令:传朕旨意,即刻派兵包围将军府,将谢芙宁拿下,打入天牢,严加审问!若有反抗者,格杀勿论!那语气里的狠戾,没有半分对功臣家属的怜悯,只有君主被冒犯后的残酷怒火。
彼时的将军府内,谢芙宁正坐在案前与周夫人一同清点账目,指尖划过记录粮草数量的字迹,想着明日便去联络粮商,尽快将粮食运走。突然,府门外传来震天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是哐当一声巨响,府门被官兵撞开,手持长刀的士兵鱼贯而入,刀光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谢芙宁握着笔的手顿了顿,脸上没有半分惊慌,只是缓缓将账本合上,小心翼翼地交给身边的周夫人,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娘,你和爹拿着这些账本,想办法从密道出去,务必送到前线,亲手交给周衍安。还有告诉他,我没事,让他专心打仗。芙儿,你逃,我和你爹帮你拦着。周夫人闻言落下泪,怎么也不肯走。爹,快带娘走,他们的目标是我,你们走出去我和周衍安才有一线生机。谢芙宁跪在了周将军的面前恳请道。好芙儿,一定要等我搬救兵来救你。周将军眼看,官兵马上要走近,他知道必须得要逃出去了。
看着周将军和夫人一路逃离,谢芙宁走出了院子,官兵见状立马上前将她围住时,她没有反抗,任由冰冷的铁链锁住了手腕和脚踝。铁链摩擦着皮肤,留下一道道红痕,她却连眉头都未皱一下。被押往天牢的路上,百姓们围在街边,看着昔日风光的将军夫人沦为阶下囚,纷纷低声议论,可押送的官兵却毫不留情地用刀背驱散人群,甚至对试图上前询问的老妇推搡辱骂这一切因为他们也清楚,这次去抓谢芙宁,只是因为君王的猜疑,众口悠悠难以堵住,不得让这些百姓生事。
天牢里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霉味与血腥味,地上的稻草早已腐烂发黑。谢芙宁被扔进牢房,铁链重重地砸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声响。没过多久,李公公便带着两名狱卒走了进来,手里把玩着一串玉珠,语气带着嘲讽:谢夫人,陛下念你是女子,若你肯招认与周衍安的谋逆之罪,再写信劝他投降,或许还能留你一条活路。
data-fanqie-type=pay_tag>
谢芙宁靠在冰冷的墙壁上,缓缓抬起头,眼底满是冰冷的笑意:我夫君在前线浴血奋战,为的是守护晋国的百姓与疆土;我经营产业,变卖嫁妆,为的是让将士们有粮可吃,有饷可用。何来谋逆之说你们这些奸佞小人,勾结外敌,陷害忠良,总有一天会遭天谴!
李公公见她不肯屈服,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对着狱卒使了个眼色:看来谢夫人是不肯配合了。那就好好‘招待’夫人,让她好好想想,是自己的命重要,还是那所谓的‘忠君爱国’重要。仔细着点儿,给夫人留口气儿。狱卒应了声,便拿着沾了盐水的鞭子走上前,国君既然要严加审问,便早已默许了这等酷刑。冰冷的鞭子落在身上,传来刺骨的疼痛,谢芙宁却咬着牙不肯出声。她望着牢房顶部的破洞,透过那一点微弱的光,仿佛看到了前线的周衍安,看到了那株尚未开花的梅树。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让眼前之人得逞,绝不能让周衍安在前线分心。
7
周父周母捧着账本赶到前线时,战袍上还沾着一路奔波的尘土。周衍安刚从前线阵地回来,盔甲上凝结着冰霜与未干的血迹,听闻父母到来,还以为是都城送来了新的粮草,可当周父颤抖着将账本递给他,哽咽着说出芙宁被陛下打入天牢时,他手中的长枪哐当一声砸在地上,整个人如遭雷击,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你说什么他一把抓住周父的胳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芙宁她只是回都城筹钱和粮食,怎么会被抓陛下为何要抓她周母抹着眼泪,将李公公进谗言、国君猜忌的事一一说清,周衍安听着,眼底的震惊渐渐被滔天的怒火与心疼取代,他想起临别时芙宁的笑容,想起她塞给自己的平安符,想起她信里说梅树抽了新芽,一切都好,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前线拼命,她却在后方遭此陷害,被关在阴冷的天牢里。
将军,不可冲动!副将见状急忙上前劝阻,如今胡国大军压境,您若离开,前线防线恐会崩溃!不如先派人去都城交涉,再做打算!交涉周衍安猛地转身,眼底布满红血丝,声音里满是痛楚与决绝,芙宁在天牢多待一刻,就多一分危险!我怎能眼睁睁看着她受委屈今日就算拼了这条命,我也要把她救出来!
他当即点了五百名精锐骑兵,皆是跟随他多年的亲信。临行前,他将前线指挥权交给周父,又对着周父周母深深一揖:父亲,母亲,前线就拜托你们多照看,待我救回芙宁,定立刻返回!说罢,他翻身上马,手中长枪直指都城方向,声音嘶哑却坚定:出发!
夜色如墨,马蹄声在旷野上疾驰,周衍安的心比马蹄更急。他一遍遍回想与芙宁相处的点滴,新婚时她为自己擦铠甲的模样,月下两人一起种梅树的场景……每想一次,心口的疼痛就加重一分,对国君的失望、对奸细的愤恨,交织成一股力量,支撑着他连夜奔袭。
快马加鞭了五日,周衍安率领骑兵抵达都城下。他勒住马,望着高耸的城门,眼中的杀气几乎要溢出来。他举起长枪,对着城楼上高呼,声音穿透晨雾,震得人心头发颤:晋王!我周衍安在前线浴血杀敌,护你晋国疆土,你却听信谗言,关押我的夫人!今日你若不放了芙宁,我便领兵进城,亲自去天牢要人!
城楼上的国君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扒着城墙往下看,只见城下的周衍安身着铠甲,身后骑兵个个杀气腾腾,虽只有五百人,却透着一股不惜一战的狠劲。国君又怕又怕,他怕周衍安真的领兵攻城,如今城中精锐尽出,虽说有保护他的御林军,但面对周衍安的队伍,自己未必能抵挡,这周衍安功高震主,竟敢用兵力要挟自己。可权衡之下,他终究还是咬着牙下令:传朕旨意,放了谢芙宁,让她立刻去城楼下见周衍安!
然而,国君的旨意传到天牢时,却早已迟了一步。李公公本就是胡国奸细,他得知周衍安领兵赶回,便知道国君定会妥协,竟暗中调遣了自己的亲信,将谢芙宁悄悄转移走了。周衍安在城下等了许久,却始终不见谢芙宁的身影。就在他心中愈发不安时,一名士兵匆匆赶来,递上一封密信,是李公公派人送来的,上面写着:周将军,想救谢夫人,便立刻率军投降胡国。五日后,北城楼见,若逾期不至,你便只能见到谢夫人的尸体了!
周衍安捏着信纸,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信纸被他攥得皱成一团。他抬头望向边关方向,眼中满是滔天的怒火与深深的担忧——胡国奸细竟如此狡诈,不仅构陷芙宁,还想用她来要挟自己投降,妄图瓦解晋国的防线!他深吸一口气,手中长枪在地上一顿,声音冰冷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回边关!我倒要看看,这些奸佞小人,敢对芙宁做什么!
8
周衍安率军奔回边关时,天边刚染起一抹血色朝霞。他勒马驻足,目光瞬间锁在城楼旗杆上,那抹熟悉的白色身影被粗绳紧紧捆绑,衣料上斑驳的血痕在晨光里刺得人眼睛生疼,正是他日夜牵挂的谢芙宁。
芙宁!他喉间溢出一声嘶哑的呼喊,眼眶瞬间通红,手中的长枪握得指节泛白。副将在旁低声劝:将军,胡贼故意用夫人要挟,不可冲动!周衍安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冲上前的冲动,他知道,此刻若贸然攻城,芙宁第一个会遭殃。他必须稳住,寻机会智取。
果然,城楼上传来胡将嚣张的喊话:周衍安!想救你夫人,就立刻下令全军放下武器,归顺我胡国!半个时辰内不答应,我就先卸了她一条胳膊!
周衍安抬头,声音冷硬却带着一丝妥协的意味:我可退兵十里,让你们看到诚意。但你们必须保证芙宁安全,若她少一根头发,我必屠尽你胡国军营!他一边说,一边悄悄给身边的心腹递了个眼色,让其暗中联络此前安插在胡营的暗线,随时准备接应。
胡将见周衍安松口,又看他真的下令军队缓缓后退,便暂时按捺住杀意,只冷笑:算你识相!等你们退到指定位置,我自会放了她。
周衍安率军退到十里外的山谷,目光始终胶着在城楼上的谢芙宁身上,心像被钝刀反复割着。他一遍遍回想芙宁的聪慧——她从不是坐以待毙之人,会不会早就留了后手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城楼方向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胡兵慌张地解开绳索,将谢芙宁抬下来,伸手探了探鼻息,随即惊恐地大喊:将军!她……她没气了!
胡将脸色骤变,盯着那具冰冷的尸体,突然反应过来:不好!这女人死了,我们没了把柄!快,派人去骗周衍安过来,就说‘夫人重伤,要见他最后一面’,趁机杀了他!
胡兵出城喊话,周衍安得到消息立马乱了心绪,却突然看到后方尘土飞扬一支补给队的人马正疾驰而来,到军营门口站停,为首的护卫掀开马车帘,露出一张苍白却熟悉的脸,正是真正的谢芙宁!
姐姐!周衍安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策马冲了过去。马车内,谢芙宁刚从昏迷中醒转不久,身上还裹着绷带,见他奔来,虚弱地笑了笑:我没事……让你担心了。揉了揉周衍安的头。
原来,谢芙宁被李公公转移前,就料到胡国可能用自己要挟周衍安。她早让老管家暗中安排了多位忠心护卫,日夜盯着天牢动向。那日李公公的亲信刚将她架出天牢侧门,护卫们便趁乱杀出,打晕奸细后,用天牢中刚病逝的女囚尸体换上她的衣物,送去了胡国,而真正的她则被悄悄送往城郊的隐秘医馆救治。
胡国现在以为我死了,想骗你过去灭口,你假意答应,一定要放松他们的警惕。谢芙宁靠在周衍安怀里,声音虽弱却条理清晰,来的时候,我已经让暗线在胡营粮仓埋下火种,今夜三更,他们会点燃粮仓;你率军从东门突袭,我去联络被胡国胁迫的晋地百姓,让他们在城内作乱,里应外合,定能一举破敌!
周衍安紧紧抱着她,眼眶发烫:好,都听姐姐的。这次,我们一起并肩作战。随后落下一吻。
当夜三更,胡营粮仓突然燃起熊熊大火,火光染红了半边天。胡兵们惊慌失措地扑火,营地瞬间乱作一团。周衍安抓住时机,率领精锐骑兵从东门猛攻,长枪所到之处,胡兵纷纷倒地。
与此同时,谢芙宁带着百姓在城内呐喊助威,还打开了西城门,引晋军入城。胡将见腹背受敌,又听闻粮仓被烧、粮草断绝,顿时军心涣散,没过半个时辰便率军投降。
边关大捷的消息传回都城时,国君正与李公公商议如何除掉周衍安。周衍安带着谢芙宁,率领得胜之师直奔都城,以清君侧、除奸佞为名,迅速控制了皇宫。李公公被当场抓获,国君见大势已去,只得退位。
因周衍安与谢芙宁无称帝之心,便在晋王宗室中挑选了一位贤明的年轻子弟,扶持他登基。新帝感念二人功绩,欲封周衍安为摄政王,却被他婉拒:臣只想与夫人守着将军府,看梅花开,煮茶论书,便足矣。
9
数月后,将军府的梅树如期绽放,白雪压着红梅,美得如一幅画。谢芙宁坐在廊下煮茶,周衍安坐在她身旁,握着她的手,指尖温暖。还记得去年我们种这棵树时,你说要等它开花就陪我煮茶。谢芙宁笑着说。周衍安点头,眼底满是温柔:往后每一年,我都陪你看梅花开,再不会让你受半分委屈。
风拂过梅林,带来阵阵清香。那段烽火中的生死与共,终成了都城百姓口中流传的佳话,而将军府里的岁月静好,才是他们最想要的幸福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