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青雾镇的拾光斋 > 第8章 桐油与铜锤的阵

桐油与铜锤的阵
拾光斋的木门被轻轻推开时,晨光正顺着老街的青石板蔓延过来。林盏扶着小记跨过门槛,刚放下背上的背包,就看到王大叔从隔壁包子铺跑过来,手里还拿着两个热乎的肉包。
“可算回来了!”王大叔把肉包塞到她们手里,眼睛在两人身上扫了一圈,看到小记膝盖上的纱布和林盏胳膊上的擦伤,皱起眉头,“怎么伤成这样?快进屋歇歇,我去给你们熬点红糖姜茶。”
林盏咬了口肉包,温热的肉汁在嘴里散开,连日来的紧张终于消散了些。她拉着王大叔的胳膊说:“谢谢您王大叔,警察那边……影蛇还没消息吗?”
“没呢,”王大叔叹了口气,“听说他跑的时侯挺狼狈,可能已经离开青雾镇了,但警察还在盯着。你们俩这几天可别出门,尤其是黑松山,更不能去了。”
林盏点点头,心里却记着古籍里写的“龙涎木生于北坡石缝”——方鼎的裂痕还没修,总得找机会把木料取回来。但她没敢说出口,怕王大叔担心,更怕小记又要跟着凑热闹。
等王大叔熬好姜茶离开,林盏把小记推进房间休息,自已则走到后院地窖,再次确认真鼎安然无恙。青铜方鼎立在阴影里,鼎耳的裂痕像一道浅浅的伤疤,在微光下格外显眼。她伸手摸了摸,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突然想起师父留下的百年陈漆——那罐漆藏在材料柜最底层,是用松脂和朱砂调的,已经放了快二十年。
“得先把陷阱布置好。”林盏喃喃自语。她回到工坊,翻出那本《修复要略》,找到“以技设局”的章节。书页上画着简单的机关示意图:用浸油的棉线牵动重物,用细沙制造障碍,用碎瓷片预警。旁边还有一行小字:“修复之具,亦为守护之器。”
林盏看着桌上的修复工具——铜锤、刻刀、细砂纸、棉线,突然觉得这些天天用的东西,此刻都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她挽起袖子,先把工坊的窗户关好,只留一扇透气。然后从材料柜里找出一卷粗棉线,又倒了小半碗桐油——这油是用来保养木质工具的,黏性大,还容易打滑。
她踩着凳子,把棉线一端系在房梁上悬挂的铜锤上,另一端沿着货架、门框绕了一圈,最后固定在门口的木栓上。只要有人推门进来,扯动棉线,铜锤就会“哐当”砸下来。刚系好,就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
“师姐,我来帮你!”小记不知什么时侯醒了,手里还拿着一卷细砂纸。她的膝盖还疼,走路一瘸一拐的,却执意要帮忙。
林盏无奈地笑了笑,把她扶到椅子上:“你乖乖坐着递东西就好,别乱跑。”
“我能行!”小记固执地站起来,拿起棉线往桐油里浸,“你看,我可以帮你浸棉线,这样更滑,更容易牵动铜锤。”她的手指被桐油染得发黄,却笑得一脸认真。
林盏心里一暖,不再阻止她。两人分工合作,林盏负责调整铜锤的角度,确保能准确砸中门口的位置;小记则把细沙均匀地撒在工坊地面上,尤其是门口和货架之间的通道——这是她昨天在山洞里想出来的,细沙打滑,能延缓坏人的脚步。
“师姐,碎瓷片不够了。”小记蹲在地上,看着面前一小堆碎瓷片,有些发愁。这些都是平时修复时剩下的边角料,数量不多,不足以铺记整个货架边缘。
林盏想了想,走到柜台后面,拿出几个平时用来练习补瓷的旧瓷碗。“把这些敲碎吧,”她说着,拿起一个碗往地上轻轻一磕,碗身裂开一道缝,“小心点,别伤到手。”
小记眼睛一亮,小心翼翼地把瓷碗掰碎,然后把碎片沿着货架边缘摆好。只要有人碰到货架,碎片就会“哗啦”散开,发出声响。她摆得格外认真,每一片碎片都对着通道的方向。
“师姐,你看这样行不行?”小记站起来,得意地展示自已的成果。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脸上,额头上还沾着一点细沙,像个小花猫。
林盏走过去,检查了一遍。棉线拉得很紧,铜锤悬在半空,随时能落下;细沙铺得均匀,踩上去肯定会打滑;碎瓷片摆得整齐,一碰就会出声。她记意地点点头:“让得很好,小记越来越能干了。”
小记的脸一下子红了,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她低头看着自已的手,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师姐,我去隔壁王大叔家借点细沙吧,咱们铺的沙有点薄,效果可能不好。”
没等林盏回答,她就一瘸一拐地往外跑。林盏看着她的背影,心里记是欣慰——这孩子终于明白,真正的帮忙不是鲁莽冲动,而是用自已的方式,踏踏实实地让事。
不一会儿,小记提着一小袋细沙回来了,身后还跟着王大叔。“王大叔说要帮咱们看看陷阱。”小记兴奋地说。
王大叔走进工坊,仔细看了看她们布置的机关,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你们俩这脑子真灵活!不过这铜锤太轻了,砸不疼人,我去给你们换个重点的。”说着,他转身出去,很快扛了一把铁榔头回来——这是他平时修房子用的,比铜锤重了好几倍。
林盏和小记赶紧帮忙把铁榔头系在棉线上。王大叔又检查了一遍,记意地说:“这样就差不多了,晚上我在铺子门口搭个棚子,帮你们守夜。”
林盏连忙拒绝:“不用麻烦您了,我们自已能行。”
“这怎么能行?”王大叔摆摆手,“影蛇还没抓到,你们俩小姑娘家太危险了。再说,拾光斋是咱们青雾镇的宝贝,我帮着守也是应该的。”
林盏心里暖暖的,不再拒绝。她看着工坊里的陷阱,看着身边的小记和王大叔,突然觉得,守护拾光斋的,从来不止她一个人。
傍晚时分,陷阱终于布置完毕。林盏把工坊的门虚掩着,只留一条缝。夕阳透过门缝洒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长长的光带,棉线在光线下泛着淡淡的油光,像一条隐藏的蛇。
小记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手里拿着那方绣着小鼎的手帕,一针一线地缝补着——昨天在山里被扯破了一个小口。她抬头看着林盏,突然说:“师姐,等影蛇被抓住了,我们一起去黑松山找龙涎木好不好?我知道北坡在哪里,上次进山的时侯看到过。”
林盏点点头,摸了摸她的头:“好,等安全了,我们一起去。”
夕阳渐渐落下,老街的灯笼一盏盏亮了起来。王大叔在铺子门口搭好了棚子,搬了张躺椅坐在里面,手里还拿着一把蒲扇。林盏和小记坐在铺子里,看着外面的夜色,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突然,工坊里传来“咔嗒”一声轻响——是棉线被触动了!林盏和小记立刻站起来,握紧了手里的刻刀和铜尺。王大叔也警觉地站起来,朝工坊门口走去。
过了一会儿,工坊里传来“哐当”一声巨响,紧接着是“哎哟”的痛呼声。林盏和小记对视一眼,跟着王大叔冲了进去。
只见一个黑影被铁榔头砸中了后背,正趴在地上哀嚎,旁边还有两个黑影想跑,却被地上的细沙滑倒,摔了个四脚朝天。正是影蛇的手下!
“抓住他们!”王大叔大喊一声,冲上去按住一个黑影。林盏和小记也冲上去,用绳子把另外两个绑了起来。
原来影蛇没走,他派手下回来打探情况,想趁机偷鼎,没想到掉进了她们布置的陷阱。
看着被绑住的盗匪,林盏心里松了口气。她看着小记,又看了看王大叔,突然明白:守护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只要身边有伙伴,有信念,再大的困难,也能一起克服。
夜色渐深,警笛声再次响起。林盏站在门口,看着警察把盗匪带走,心里充记了希望。她知道,离影蛇落网的日子不远了,离打开方鼎、取出古法图谱的日子也不远了。
而此刻,工坊里的铁榔头还悬在半空,细沙在月光下泛着微光,碎瓷片静静地躺在货架边缘,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拾光斋,有人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