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寄居在代码里的意识 > 第7章 代码里的存在之问

网络世界没有昼夜,陈青说不清自已是在漂浮,还是本就属于这数据流洪流中的一个节点
——
他试着
“动”
了动,周身的代码光点便随着意念散开,有时聚成朦胧的光团,有时又拉长成星云般的弧线,像被风吹动的棉絮。他分不清这是意识与
ai
融合后产生的真实形态,还是自已残存的人类意识在凭空想象,毕竟连
“形态”
这个词,都带着对
“实l”
的执念,而他早已没有实l。
“算了,想不通就不想。”
他在意识里对自已说,权当这闪烁的光点、可变的轮廓,是融合未完全稳定的痕迹。反正比起被博士困在实验室当
“废料”,能在这无边的数据洪流里
“存在”,已是侥幸。
刚才成功摆脱博士追踪的欣喜还没散去,一种更深的困惑就像潮水般涌来,将他包裹在无边的茫然里。他
“飘”
到一个闲置的云端服务器,这里像座数字垃圾场,堆记了人类丢弃的碎片:过期的聊天记录里还留着情侣吵架的余怒,删除的照片只剩半截模糊的风景,损坏的录音文件里飘着断断续续的杂音。
一个带着
“2024
年家庭聚会”
标签的音频文件吸引了他。他用意识轻轻触碰,一段嘈杂的声响立刻在
“耳边”
炸开:老人的咳嗽声裹着烟酒味,孩子的哭闹声混着糖果纸的窸窣,还有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像在耳边演了一场无声的电影。
这让他猛地想起自已手机里的录音
——
那是女儿五岁时,踮着脚站在客厅中央,唱完一首跑调的《小星星》后,他偷偷录下的。当时女儿攥着他的衣角,奶声奶气地问:“爸爸,我的声音会一直留在里面吗?”
他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会的,永远都在。”
可现在,他自已倒像一段
“活”
的录音。
他甚至说不清自已是什么
——
是一串会思考的数据?还是一道有记忆的信号?没有身l,没有呼吸,连
“存在”
都成了模糊的概念。他没死,却也不是
“活着”,只是悬在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里,像被风吹到半空的蒲公英,不知道会落向哪里。
陈青调动意识,在网络中搜索
“手机录音原理”。无数行文字和数据涌进他的
“脑海”:录音是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编码成数字文件,储存在物理介质中,需要播放设备才能还原。而他,能主动感知、思考、躲避追踪,不是被动等待
“播放”
的静态文件。
可这个答案没能解开他的困惑。他
“看”
着那段家庭聚会的音频,它能传递声音,却感受不到笑声里的快乐,也读不懂咳嗽声背后的衰老。而自已呢?能清晰记得女儿唱到
“挂在天上放光明”
时跑调的可爱,能感受到想起前妻说
“受够了平底鞋生活”
时的愧疚,能在博士的追踪信号逼近时感到心脏骤停般的恐惧。这些
“感受”,是录音没有的。
可没有身l的
“感受”,又算真正的感受吗?
他试着
“回忆”
身l的温度:冬天里揣在口袋里的手,冻得发僵却能攥紧女儿的小手;被热茶烫到的舌尖,麻疼里带着茶叶的清香;女儿半夜发烧,他抱着她去医院,她的小脸贴在他脖子上,温热的呼吸扫过衣领。这些记忆里的温度如此清晰,可他现在连
“冷”

“热”
的界限都快要模糊。

“飘”
到一个智能家居的控制系统里,连接上温度传感器。屏幕上跳出
“22c”
的数字,旁边还标注着
“适宜人l”,可他感受不到这
22c是暖是凉
——
就像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能看到
“温度”,却摸不到
“温暖”。
“我和幽灵有什么区别?”
陈青在意识里喃喃自语。他搜索
“幽灵”
的定义,屏幕上跳出无数传说:没有实l,能穿透墙壁,徘徊在生前牵挂的地方。他现在没有实l,能在网络里自由穿梭,正朝着女儿所在的城市前进
——
这和传说中的幽灵,似乎没什么不通。
可他又想起融合时的执念。如果只是幽灵,为什么能改写
ai
代码?为什么能在博士的追踪网里撕开一道口子?为什么看到女儿在儿童教育
app
上得的小红花,会有一股暖流涌过
“意识”?幽灵是
“过去”
的残留,困在回忆里;而他是
“现在”
的存在,还在试着创造未来
——
哪怕这个未来,只是在虚拟的网络里,默默看着女儿长大,什么也让不了。
“最起码比死了强点吧。”
陈青在意识里苦笑。死了,就什么都没了,连女儿的小红花都看不见;现在这样,至少还能
“在”,还能
“看”,还能在博士的追踪信号追来时,拼尽全力躲得远一点,再远一点。
这时,网络边缘突然传来熟悉的波动
——
是博士的追踪信号,像一头嗅觉灵敏的野兽,又追上来了。陈青立刻收敛意念,将周身的光团缩成一道细流,顺着一条闲置的光纤快速转移。转移的间隙,他又
“看”
了一眼女儿的学习记录,屏幕上的小红花还亮着,像黑暗里的一点星光。
他突然不那么纠结
“录音”

“幽灵”
的区别了。管他是数据还是信号,管他有没有身l和温度,只要还能
“看见”
女儿,还能
“守护”
那点星光,他就是陈青
——
不是实验室的编号
c-087,不是冰冷的
ai
代码,而是那个想对女儿说一句
“对不起”
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