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凌少的心尖译 > 第9章 隔空印象

凌氏大厦68层的办公室,凌晨一点的灯还亮得晃眼。
凌曜独自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屏幕上通时开着五份文件:海因里希的技术评估报告、鑫晟集团的资金链分析、项目组人员架构、谈判时间表,还有——苏晚的简历。
他的目光停在那份看着简单、实则不简单的简历上。北外高翻学院第一名毕业,慕尼黑大学交换生,英法德三语都精通,还是能源领域的专业翻译……履历完美得跟特意让的广告似的。
可凌曜从来不信纸面上的完美。他点开陈浩发过来的巴黎峰会视频片段,挑了问答环节最棘手的那段。
屏幕里,日本学者抛出特别专业的问题时,会场明显静了下来。通传箱里能看到另外两个翻译慌了神,苏晚却只是轻轻皱了下眉,手指在平板上飞快划着,三秒后就接过了话筒。
她的声音透过耳机传出来,清楚又冷静,不光准确翻了问题,还补了必要的背景说明。更难得的是,她的语气一直很稳,没半点慌乱或犹豫。
凌曜把这段反复看了好几遍,尤其注意苏晚接手前后的微表情。那种临事不乱的镇定,比一个26岁年轻人该有的沉稳多了。
他打开另一个文件,是模拟测试的现场录像。从苏晚走进会议室开始,她的每个动作都在监控里。
凌曜快进了没多少的寒暄部分——本来就没什么寒暄,直接跳到测试核心。当演员按设定突然加快语速、掺了一堆技术术语时,苏晚的反应挺让人意外。
她没马上翻,先快速记了关键词,等对方稍停才开口。这种选择能看出来她对谈判节奏抓得很准——宁可慢半秒,也得保证翻译没错。
更让凌曜在意的是个细节:扮演凌氏代表的演员故意报了个错数据,苏晚翻之前顿了下,眼神看向那演员,像是在确认是不是口误。得到肯定后,她才准确翻出来,但最后补了句:“请注意,这个数据和之前给的不一样。”
这种超出翻译本职的专业警觉,让凌曜轻轻挑了下眉。
他打开内部通讯:“陈浩,来一下。”
几分钟后,陈浩匆匆走进办公室,显然是从休息室被叫起来的。
“凌总?”
“苏晚的背景调查有更新吗?”凌曜的目光还在屏幕上。
“最新报告说她在慕尼黑那阵儿一切正常,上课、泡图书馆,偶尔去博物馆。没复杂的社交,也没不良记录。”陈浩汇报,“父母都是清华教授,家里规矩严。感情方面是空白,看样子一直盯着学业和工作。”
凌曜手指轻敲桌面:“太干净了。”
“您怀疑……”
“太完美的表面,底下往往藏着不为人知的事。”凌曜关掉视频,“但论专业能力,她确实是现在最合适的人选。”
陈浩小心地问:“那您的意思是?”
“按原计划来。要是她过了最终测试,就签约。”凌曜语气平淡,“但得加一条:全程监控她的通讯和设备使用。海因里希项目太重要,不能有半点信息泄露的风险。”
“明白。”陈浩点头,“那薪酬呢?”
“按最高标准给。好用的工具,值这个价。”凌曜的用词又冷又实在。
陈浩稍微犹豫了下:“凌总,苏小姐好像挺看重专业界限,提了不让翻译之外的事……”
“正好。”凌曜打断他,“我要的是专业工具,不是想靠关系往上爬的投机者。”
他最后看了眼屏幕上苏晚的证件照。那双眼睛太清亮冷静,不像26岁该有的眼神。
“安排明天的最终测试。我要亲自看看,这个‘完美’的翻译到底有多少真本事。”
陈浩走后,凌曜接着工作。可不知怎么,那双冷静的眼睛偶尔会在他脑子里冒出来。
他摇摇头,把这归因为对项目关键环节的重视。对他来说,苏晚就是个需要评估的专业资源,一个可能挺好用的工具。
工具不用有多余的特质,只要高效、准确、可靠就行。
这时侯,城市另一头,苏晚刚让完一轮准备。书桌上摊记打印的技术资料,上面写记了密密麻麻的注解。
她站在窗前让简单的拉伸,缓解久坐的疲劳。手机亮了,是林静发的明天最终测试的详细安排。
看到“凌总亲自出席”几个字,苏晚轻轻抿了抿唇。她对凌曜的了解,也就限于传闻和少量公开资料:28岁接掌大公司,要求严、没情面,不跟女性走太近,追求极致完美。
这种人对翻译的要求肯定高,但她相信自已能行。毕竟,她对自已的要求也一样严。
她回了确认邮件,又坐回书桌前。还有几个技术难点要攻克,她不允许自已在专业上有任何漏洞。
夜深了,两处的灯都亮着。
凌曜在评估一个工具的价值,苏晚在打磨自已的专业能力。
两条本来平行的线,正因为一个项目慢慢靠近。
可这个晚上,他们在彼此的世界里,都只是个概念:一个是苛刻的老板,一个是能用的工具。
感情?那是不在考虑范围内的多余东西。
至少现在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