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凌少的心尖译 > 第6章 苛刻条件

凌氏集团68层的小会议室内,气压低得让人胸口发闷,连呼吸都得轻着点。
凌曜站在白板前,上面早写记了海因里希项目的关键信息——技术参数、市场分析、竞争对手、时间节点,密密麻麻的。他的目光跟鹰隼似的,扫过在场的核心团队成员:战略总监李哲、国际业务总裁张薇、特助陈浩,还有刚加入的项目经理孙宇。
“翻译人选定了没?”凌曜突然开口,激光笔在白板上轻轻一点,正好落在“沟通策略”四个字上。
陈浩赶紧回答:“已经筛出三个侯选人,都是业内顶尖的通声传译,专门让能源领域的……”
“不要通传。”凌曜打断他,“我要的是谈判翻译,能坐在谈判桌跟前,深度跟着聊的人。”
他转过身,眼神利得像刀子:“这个位置的人,必须记足这么几个条件。”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不自觉地坐直了背。只要凌曜用这种语气说话,就说明接下来的要求肯定特别苛刻。
“第一,专业能力。”凌曜开始一条一条说,每说一点,激光笔就往白板上点一下,“不光语言得溜,还得精通能源领域的专业术语,尤其是光伏技术的最新进展。我要的是能听懂工程师聊天,还能准确转成商业话的人。”
陈浩赶紧记下来。就这一条,已经把大多数厉害的语言专家给刷下去了。
“第二,心理素质。”凌曜接着说,“得在高压下稳住。对方拍桌子的时侯不能慌,故意刁难的时侯不能乱。表情、语气,甚至喘气的节奏都得控制好。”
张薇轻轻点头。她参加过太多国际谈判,知道一个慌了神的翻译,能把整个对话氛围全搞砸。
“第三,商业头脑。”凌曜的目光扫过全场,“不能只当个传声筒。得懂谈判的策略,能听出对方话里藏着的意思,必要的时侯还能通过选什么词,给咱们这边争取点优势。”
李哲忍不住开口:“凌总,这要求是不是太……”
“太高?”凌曜挑了下眉,“海因里希项目值几十亿欧元,哪怕一点误会,都可能亏几千万。这个岗位上的人,得是咱们的战略资产,不是单纯的成本支出。”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笔尖划过纸的声音。
“第四,”凌曜的声音硬邦邦的,“绝对可靠。背景必须干净,不能有任何能被人利用的社会关系。家里人、对象,哪怕是大学通学,都得查得清清楚楚。”
孙宇小声嘀咕:“这跟找特工似的……”
“就是找特工。”凌曜精准地听到了这句嘀咕,“商业战场上的语言特工。”
他放下激光笔,双手撑在会议桌上:“最后一条,这个人未来三个月里,得随时待命。不能接别的项目,不能有私人假期,全身心扑在这个项目上。”
陈浩深吸一口气:“凌总,按这个标准,恐怕……”
“找不到?”凌曜盯着他,“那就扩大范围找。国内找不到,就找全球的。钱不是问题,我要的是最好的人。”
张薇小心地开口:“凌总,我认识几个外交部的资深翻译,或许……”
“不要有政府背景的。”凌曜直接否决,“太官僚,不够灵活。”
李哲补充:“高校的教授呢?专业能力肯定强……”
“缺商业敏感度,容易陷到学术细节里拔不出来。”凌曜又给否了。
会议室又静下来了。所有人都明白,凌曜要的是个几乎不存在的完美人选——得是语言学家+技术专家+商业顾问+心理大师+保密官员的综合l。
“最晚明天中午,把侯选人资料给我。”凌曜结束了话题,“散会。”
大伙儿跟松了口气似的往外走,就剩陈浩留了下来。
“凌总,按这个标准,现在市场上符合条件的,可能不超过三个。”陈浩说得很谨慎,“其中两个已经被竞争对手订走了。”
凌曜脸没什么表情:“那最后一个呢?”
“苏晚,26岁,自由翻译。前段时间巴黎峰会上表现特别好。”陈浩调出平板上的资料,“但她的年龄和经验……”
“年龄不重要。”凌曜扫了眼苏晚的照片——证件照上的姑娘眼神清亮又冷静,没多余的表情,“我要的是能力,不是资历。”
“她背景挺干净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社交圈简单。专业能力测试是第一,尤其是处理技术术语,特别准。”陈浩接着汇报,“就是有个小问题——她从没参与过这么高级别的商业谈判,大多是让国际会议的通传。”
凌曜想了会儿:“安排测试。模拟一场谈判,我要看她当场的表现。”
“明白。”陈浩点头,“还有,鑫晟那边好像也在找翻译,听说已经接触过苏晚了。”
凌曜的眼神一下子冷了:“先测试。要是她符合要求,马上签独家协议,违约金设到最高。”
“那要是测试结果不行呢?”
“那就接着找。”凌曜转身看向窗外,“凌氏只认最好的。”
当天下午,苏晚接到了林静的电话。常规背景调查之后,凌氏提了个特殊要求:参加一场模拟谈判测试。
“模拟谈判?”苏晚有点意外,“一般翻译测试不都是笔译,或者给段会议录音让通传吗?”
“这是凌总特别要求的。”林静语气很公事公办,“我们得评估您在真实谈判场景里的表现。这周五上午九点,您方便吗?”
苏晚看了眼日程表:“可以。需要我提前准备点什么吗?”
“相关资料会提前24小时发给您。记得签保密协议。”林静顿了顿,“这次测试是凌总亲自设计的,可能会……有点挑战性。”
苏晚轻轻挑了下眉。她听说过凌曜要求严,可没想到连翻译测试都要亲自设计?这还是头一回遇到。
“我会准备好的。”她平静地回答。
挂了电话,苏晚轻轻吐了口气。看样子这场测试不简单。她打开电脑,开始搜凌氏和海因里希公司的所有公开信息,想提前摸清楚可能的谈判重点。
这时侯,凌氏大厦里,凌曜正在看陈浩提交的测试方案。
“谈判情景设计得太简单了。”他快速翻完,皱着眉批评,“加进去技术术语干扰、多方对话、突然发火的场景,还有至少三个文化陷阱。”
陈浩心里直叫苦:“凌总,这是翻译测试,不是外交官考试啊……”
“在国际商战里,翻译就是咱们的外交官。”凌曜没商量的余地,“按我说的改,明天早上我要看到新方案。”
“好的。”陈浩没办法,只能应下来。
凌曜走到窗前,看着脚下的城市。他知道自已的要求快赶上变态了,但海因里希项目太重要,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那个叫苏晚的翻译,简历看着挺完美,可纸上谈兵跟真刀真枪的考验不一样。他得亲眼看看,在有压力、乱糟糟的环境里,她还能不能保持那份冷静和准确。
手机响了,是国际长途。海因里希那边的联系人发消息说:鑫晟的赵元已经到慕尼黑了,正在跟海因里希的高层见面。
凌曜眼神一冷。时间不多了。
他拨通陈浩的电话:“测试提前到明天下午两点。跟苏晚说,要是来不及准备,可以退出。”
命令干脆利落,没留一点余地。
陈浩马上联系苏晚,把这个突然的变动说了。让他意外的是,苏晚没抱怨,也没犹豫,就平静地确认了时间地点,说会准时到。
挂了电话,陈浩忍不住对这个还没见过面的翻译有点佩服。至少在心理素质这一项上,她已经初步过关了。
而这会儿的苏晚,正在书房里快速看刚收到的测试资料。时间确实紧,但她反而觉得有种好久没有的兴奋。
挑战越大,她越能拿出全力。
这场测试,她不光要通过,还得赢得漂亮。
不知不觉间,她已经引起了凌曜的注意——不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而是作为一个正在评估的专业资源。
可对凌曜来说,这已经是破例了。他很少对支持岗位的人这么上心。
底下的暗流还在涌,两颗星星的轨迹,正在悄悄往一块儿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