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风裹着碎冰碴子,刮在脸上像小刀子割似的。文学社活动室的窗玻璃上结着层薄霜,用指尖划开,能看到外面光秃秃的梧桐枝桠在风中摇晃,像谁在半空甩着鞭子。林溪学姐抱着一摞信纸走进来的时侯,围巾上还沾着雪粒子,一进门就打了个寒颤:“这鬼天气,冻得人骨头缝都疼。”
她把信纸往长桌上一放,牛皮纸信封上印着“岁末寄语”四个字,是用毛笔写的,笔锋带着点洒脱的劲儿。“今天不讨论文学了,”林溪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笑着说,“咱们来写封信吧,给年初的自已。”
活动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窗外的风声呜呜地响。苏晴看着桌上的信纸,米白色的,带着细小的纹路,指尖摸上去有点粗糙,像在触摸时光的质地。旁边的周延正用钢笔帽轻轻敲着桌面,眼镜片后的眼睛望着窗外,手里还捏着那个小雪人挂件——早上他说“怕你弄丢”,特意帮她别在了书包拉链上。
“写什么都行,”林溪往每个人手里塞了张信纸,“不用讲究格式,不用追求辞藻,就写点心里话。比如年初的你在烦恼什么,现在的你想对那时的自已说点什么。写完了装在信封里,我锁进社团的旧木箱,明年这个时侯再拆开。”她顿了顿,眼里闪过点温柔的光,“说不定到时侯再看,会觉得挺有意思的。”
苏晴捏着信纸,笔尖悬在纸上,忽然觉得有点恍惚。年初……年初是什么样的?
记忆像被风吹散的雪,一片一片慢慢聚拢——
是三月的模拟考,成绩单发下来时,她的名字在榜单中间偏下的位置,距离目标院校的分数线差着一大截。那天晚上她躲在被子里哭,枕头湿了一大片,觉得自已这辈子大概也就这样了,努力了也没用。睡前刷到周延发的朋友圈,是张图书馆的照片,配文“道阻且长”,那时她还不知道,这个名字会在半年后和自已的生活产生交集。
是四月的某个深夜,她被客厅的争吵声惊醒,爸妈压低了声音在说离婚协议,“晴晴快高考了,等她考完再说”这句话像根针,扎得她心口发疼。她抱着膝盖坐在床头,直到天快亮才迷迷糊糊睡着,梦里全是支离破碎的家。,还在后面。
周延忽然指着天空,兴奋地说:“你看!有烟花!”
几颗烟花在灰色的天幕上炸开,绚烂夺目,把雪地照得亮如白昼。苏晴看着烟花,又看看身边的少年,忽然觉得,当初那个在黑暗里哭泣的自已,终于等到了属于她的光。而这光,不是系统给的,不是命运赐的,是她自已一步一步,朝着光亮的地方,走出来的。
旧的一年要过去了,但那些温暖的记忆会留下来,像信里写的那样,在时光里慢慢发酵,酿成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