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帝都败家子 > 第9章
榆树巷工地的围挡之内,景象已与半月前截然不同。深挖的地基沟壑纵横,如同巨兽的爪痕,裸露的黄土被雨水冲刷出深深的沟壑,又很快被工匠和雇工们用石块和灰浆填平夯实。巨大的木材构件堆积如山,匠人们吆喝着号子,用粗绳和杠杆将其吊装就位,“天上人间”的骨架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
沈浪站在一处稍高的土堆上,俯瞰着这片繁忙的工地。赵文跟在他身边,拿着图纸,恭敬地汇报着进度。
“东家,主体地基已基本完成,按照您的吩咐,地下部分特别加固,预留了您说的那些‘管道’和‘暗室’的空间。木料和青砖供应充足,就是工匠人手还是有些紧张,特别是熟手……”
沈浪微微颔首。进度比他预想的要快,这得益于充足的资金和不惜成本地投入。但工匠,尤其是可靠的熟手工匠,确实是稀缺资源。这个时代的技术传播主要靠师徒口耳相传,培养周期长。
“继续通过牙行招人,工钱可以再提高半成。另外,注意甄别,防止有宵小混进来。”沈浪吩咐道。他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也必须警惕对手安插眼线。
“是,东家。”赵文应下,犹豫了一下,又道:“还有一事……最近工地上,总有些生面孔在远处张望,像是打听什么。小的派人去问,他们就散开,不像普通人。”
沈浪目光一凝。果然,盯梢的已经来了。可能是二叔的人,也可能是皇城司的,甚至可能是其他对这块地或对“南方豪商”感兴趣的势力。
“不必理会,加强工地内部的看守即可。他们愿意看,就让他们看。”沈浪冷然道。只要核心秘密不暴露,外围的窥探暂时无妨。
巡视完工地,沈浪的心情并未放松。资金像流水般花出去,虽然玻璃的暴利和石灰的稳定收入能支撑一段时间,但坐吃山空绝非长久之计。他需要更多、更稳定的财源,更需要将黑山产出最大化利用。
就在他苦思新的财路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自己找上了门。
这日,他刚从城外黑山返回府中,还没来得及换下沾满尘土的衣袍,老管家福伯就急匆匆来报,说府外来了一位老丈,自称姓周,从江宁府来,指名要见少爷。
沈浪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周福海!母亲推荐的那位老掌柜,竟然这么快就到了!
他连衣服都顾不上换,亲自迎出府门。
只见门外站着一位清瘦的老者,约莫六十上下年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半旧但洁净的藏青色长衫,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风尘仆仆,眼神却清亮有神,透着历经世事的精明与沉稳。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十四五岁、同样衣着整洁、眼神灵动的少年,应该是他的孙子或学徒。
“可是周福海周老掌柜?”沈浪上前拱手,语气带着难得的敬重。
老者仔细打量了一下沈浪,虽见其衣着普通甚至带着尘土,但气度沉凝,眼神锐利,与信中所述和传闻中的“败家子”形象颇有出入,心中暗暗称奇。他躬身还礼:“老朽周福海,见过沈少爷。蒙少爷不弃,千里相召,老朽愧不敢当。”
“周老掌柜一路辛苦!快请进府说话!”沈浪热情地将周福海祖孙二人请进府中,直接带到了自己的书房,并吩咐来福上好茶。
落座之后,沈浪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他将自己的处境、目前的产业布局(隐去了玻璃等核心秘密)、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的设想,择其要点,坦诚相告。
周福海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中不时闪过惊讶、思索和赞赏的光芒。他没想到这位年轻的伯府少爷,竟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布下了如此大的局面,而且思路清晰,眼光毒辣,手段更是……不拘一格。
尤其是听到“天上人间”的规划和黑山基地的运作模式时,他浑浊的老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
“少爷此举,看似冒险急进,实则暗合商道精髓。以奇珍敛聚巨资,以工坊夯实根基,以地产谋篇未来……老佩服!”周福海抚须赞叹,但随即话锋一转,“然,树大招风,少爷如今已身处风口浪尖。资金消耗巨大,产业虽成却未完全畅通,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宗亲掣肘,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老掌柜一针见血,点出了沈浪目前最大的困境。
“周老所言极是!”沈浪叹道,“故而急需老掌柜这般大才,助我一臂之力,理顺这千头万绪,开辟稳固财源。”
周福海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承蒙少爷信重,老朽愿效犬马之劳。眼下当务之急,其一,须为黑山产出寻一稳妥长久之销路,而非如今这般零散售卖,易授人以柄。其二,‘天上人间’项目虽好,然周期过长,需有短期进项以维持周转,安抚各方。”
“老掌柜可有良策?”沈浪虚心求教。
周福海微微一笑道:“少爷可知,京兆府每年修缮河道、官仓、城墙,需耗用石灰、青砖等建材几何?其采购又由何人经手?”
沈浪心中一动:“老掌柜的意思是……拿下官府的采购订单?”
“非但要拿下,还要做得漂亮。”周福海眼中精光闪烁,“官府采购,量大利薄,但胜在稳定长久,且是一张护身符。若能以优异品质和适当价格切入,日后便可徐徐图之。老朽在江宁时,与江南织造局有些香火情分,或许可借此迂回,与工部某些司官搭上线。”
沈浪大喜!这正是他目前最需要的!稳定的官方订单不仅能消化产能,更能带来一层保护色!
“此事若成,周老当记首功!”
周福海继续道:“至于短期进项……老朽观少爷那‘天上人间’的图样,其中所需家具陈设、帘幕帐幔乃至员工服饰,数量巨大,何不自设一工坊承接?既可控制成本质量,亦可对外营业,赚取利润。老朽可召集一些昔日旧部,多是些手艺精湛却生计艰难的匠人,必能事半功倍。”
沈浪听得连连点头。专业的事,果然需要专业的人来做。周福海的到来,仿佛给他杂乱无章的商业版图,注入了一根清晰的主心骨。
他当即拍板:“一切就依周老之意!需要多少资金、人手,周老可直接调配!赵文那边,我会吩咐他全力配合您!”
他将一部分资金和人事权直接下放给了周福海,这份信任让老掌柜颇为动容。
“少爷放心,老朽必当竭尽全力!”
有了周福海的加入,沈浪顿觉轻松不少。他将商业运营的琐事全权交给周老打理,自己则更专注于技术改进和战略布局。
周福海果然不愧是老江湖,手段老辣。他并未直接去工部碰壁,而是通过江南旧关系,巧妙地将黑山石灰的样品送到了负责京兆府官仓修缮的一位员外郎手中,并以“南方商号”的名义报了一个极具竞争力的价格。
那员外郎试用之后,发现此石灰品质上乘,价格却比市面低上一成,自然大为心动。再加上周福海暗中运作的一些“人情”,一笔不小的订单很快顺利拿下。
黑山的石灰,终于通过官方渠道,光明正大地变成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与此同时,家具工坊、纺织工坊也在周福海的操持下迅速组建起来,招募的多是些手艺好却时运不济的老匠人,积极性极高,不仅供应“天上人间”所需,也开始承接外来订单。
产业的齿轮,在周福海这位老练舵手的操控下,开始更高效、更稳健地运转起来。
然而,沈浪这边的顺风顺水,自然刺痛了某些人的神经。
二叔沈茂很快发现,府里账上不仅没有因为沈浪的“败家”而更加窘迫,反而隐约听说那败家子似乎真的搞出了什么名堂,连工部的订单都拿到了?他还招募了一个看起来就很精明的老家伙帮忙打理事务?
这还了得?!
沈茂坐不住了。他绝不能让沈浪真的翻身!
他眼中闪过阴狠之色,既然明的暗的盘查都效果不大,那就从更阴损的地方下手!
这一日,京兆府管理市肆胥吏突然接到举报,称“南方豪商”在榆树巷的工地,大量使用来历不明的流民,恐有疫病隐患,且拖欠工钱,引发奴工怨愤。
同时,几个御史的案头也收到了类似的匿名信,言辞凿凿,将“南方豪商”描绘成一个罔顾法纪、盘剥苦力的黑心商人。
顷刻间,刚刚平稳些的局势,再起波澜!
大批胥吏和衙役扑向榆树巷工地,要求彻查用工名册和健康状况。更有御史风闻奏事,在朝会上隐隐提及此事,虽未点名,却已引起部分官员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