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天空灰蒙蒙的,一种莫名的紧张气氛开始在校园里蔓延。电视新闻里开始出现一些关于“非典型肺炎”的报道,但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周五放学后,谢宇轩神秘兮兮地拉着陆景和来到学校后操场的老槐树下。
“哥们,我发现了个商机!”谢宇轩眼睛发亮,“你注意到最近药店门口开始排队了吗?”
陆景和心中一动。前世记忆中,非典疫情就是在2003年春季爆发的,当时口罩、消毒液等物资一度紧缺。他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
“你是说口罩和消毒用品?”陆景和问道。
谢宇轩惊讶地瞪大眼睛:“你怎么知道?我昨天才注意到药店的口罩都快卖光了!”
陆景和压低声音:“我看新闻,广东那边疫情好像挺严重的,估计很快就会传到我们这里。”
谢宇轩兴奋地搓手:“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你懂的,提前囤点货?到时候转手一卖,肯定能赚一笔!”
陆景和沉思片刻。前世非典期间,确实有人靠倒卖防疫物资发了财,但也有人因为囤积居奇被查处。更重要的是,他记得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许多物资应该优先供给医护人员。
“宇轩,赚钱固然重要,但这种事情得谨慎。”陆景和认真地说,“我们不能发国难财。”
谢宇轩愣了一下,随即点头:“你说得对。那你的意思是?”
陆景和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我们可以换个思路。不囤积倒卖,而是想办法组织正规货源,平价销售,既帮助大家,也能适当赚取合理的差价。”
“太好了!”谢宇轩一拍大腿,“我家有个仓库最近空着,可以当临时仓库。启动资金我出,你出主意,利润我们对半分!”
两人越说越兴奋,当即开始制定计划。陆景和凭借前世记忆,知道哪些物资最紧缺,哪些品牌最可靠。谢宇轩则负责联系供应商和安排物流。
“最重要的是保证质量,”陆景和强调,“绝对不能进劣质产品发国难财。”
谢宇轩郑重承诺:“放心,我谢宇轩虽然爱钱,但这种黑心钱绝对不赚!”
周末,两人开始忙碌起来。谢宇轩动用了家族关系,联系上了几家正规的医疗器械供应商。陆景和则负责调研市场需求,制定销售策略。
周一时,疫情的消息已经开始引起广泛关注。学校晨会上,校长严肃地宣布了预防非典的注意事项,要求大家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课间,温念安担忧地问陆景和:“听说这种病很可怕,是真的吗?”
陆景和安慰她:“只要做好防护,勤洗手,戴口罩,不会有事的。”他悄悄递给她一包口罩和一小瓶消毒液,“这些你先用着,我那里还有。”
温念安惊讶地看着手中的物资:“现在药店都买不到了,你从哪里弄来的?”
陆景和眨眨眼:“有点门路。”
这时,李泽浩突然插话,语气嘲讽:“哟,开始倒卖口罩了?发国难财啊?”
谢宇轩立刻反驳:“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我们是正规渠道进货,平价销售,不像某些人,心里脏看什么都脏!”
李泽浩冷哼一声:“装什么好人?不就是想赚钱吗?”
陆景和平静地回答:“我们确实要赚钱,但取之有道。如果李同学需要口罩,我们可以成本价卖给你。”
李泽浩被怼得说不出话,悻悻地走了。
温念安担忧地看着陆景和:“你们这样做,会不会有风险?”
“放心,我们有分寸。”陆景和微笑道。
随着疫情日益严重,学校终于宣布停课。学生们欢呼雀跃,但很快发现这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大家被要求在家自学,不能随意出门。
陆景和和谢宇轩的“防疫物资小分队”却忙碌起来。他们通过谢宇轩家的仓库作为据点,以成本价加少量运费的方式向社区居民提供口罩、消毒液等紧缺物资。
让人意外的是,温念安也主动加入进来,负责记录订单和接听咨询电话。
“反正停课在家也没事做,不如帮帮忙。”她笑着说。
更让人惊讶的是,李泽浩竟然也找上门来。不过他不是来捣乱的,而是带着几个口罩生产厂家的联系方式。
“我爸联系的,”李泽浩语气依然傲慢,但眼神中有一丝不同以往的东西,“虽然看不惯你们,但这种时候,总不能看着街坊邻居没口罩用。”
陆景和惊讶地看着他,接过联系方式:“谢谢,这对我们很有帮助。”
李泽浩哼了一声,转身要走,又停下来补充道:“那个...给我留点口罩,我奶奶身体不好,需要经常去医院复查。”
“放心吧,保证供应。”陆景和郑重承诺。
就这样,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三个原本关系紧张的高中生意外地合作起来。谢宇轩负责物流和外联,陆景和负责统筹规划,温念安负责内勤和客服,连李泽浩也偶尔会提供一些官方渠道的信息。
一个月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一天晚上,三人清点完最后的库存,坐在仓库门口休息。
谢宇轩兴奋地计算着:“扣除所有成本,我们净赚了三万多!真没想到能赚这么多!”
温念安却有些担忧:“我们赚这些钱,会不会不太好?”
陆景和摇摇头:“我们一没有囤积居奇,二没有抬高物价,三是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这些钱是我们应得的劳动报酬。”
他顿了顿,继续说:“而且我有个想法,我们可以把利润的一半捐给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另一半作为我们未来的创业基金。”
“太好了!”谢宇轩立即赞同,“就叫‘青春创业基金’怎么样?”
温念安也眼睛一亮:“我赞成!我们可以用这笔钱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就在这时,李泽浩突然出现,手里拿着一面锦旗:“喏,街道办送来的,表扬我们在疫情期间的贡献。”
锦旗上写着“抗疫先锋,青年楷模”八个大字。
三人相视而笑,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疫情结束后,学校复课。令人惊讶的是,由于在家自学期间陆景和组织的线上学习小组,我们班的学习成绩不降反升,得到了学校的表扬。
而陆景和、谢宇轩和温念安也因为抗疫期间的贡献,被评选为“市级优秀青年”。就连李泽浩也因为后期的协助,得到了表扬。
领奖那天,四人罕见地站在一起合影。李泽浩依然那副傲娇模样,但看向陆景和的眼神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敌意。
“别以为这样我就认可你了,”李泽浩小声对陆景和说,“高考场上见真章。”
陆景和微笑回应:“随时奉陪。”
晚会结束后,谢宇轩兴奋地搂住陆景和的肩膀:“哥们,咱们这下可是名人了!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陆景和望着远处闪烁的城市灯火,缓缓说道:“疫情过去了,但我们的创业才刚刚开始。我有个新想法...”
夜晚的风中,三个年轻人的笑声飘得很远。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也让他们的青春轨迹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