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机降落时的震动,将李向东从浅眠中唤醒。
透过舷窗,京城西郊机场那条熟悉的跑道线,正飞速地向后掠去。
没有欢迎的队伍。
没有喧嚣的仪式。
一切都和来时一样,安静得近乎肃穆。
舱门打开,一股夹杂着青草与尘土气息的干燥热风扑面而来,驱散了机舱内最后一丝属于西昌的湿润。
还是那辆深绿色的吉普车,像一头忠诚的老狗,早已等候在停机坪的边缘。
三人默默上车。
陈岩发动了车子,熟练地汇入车流。
车厢里很安静。
李向东靠着车窗,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物,西昌发射中心那座刺破苍穹的白色巨塔,马振华老人那句沉甸甸的托付,还有那些老专家们沉默却重于泰山的注视,依旧在他脑海里反复回放。
那是一场战争。
一场没有硝烟,却足以决定国运的战争。
他们赢了。
可不知为何,李向东的心里,却没有太多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种被掏空后的平静。
吉普车最终还是在那扇熟悉的朱红木门前停稳。
节奏古怪的叩门声过后,大门无声向内洞开。
再一次踏入这座四合院,空气中那股若有若无的檀香,似乎都比上一次来时,要浓重了几分。
正房的灯依旧亮着。
陈岩推开门,三人鱼贯而入。
局长正坐在书桌后,手里拿着一只紫砂茶壶,正慢条斯理地往三个白瓷茶杯里倾倒着琥珀色的茶汤。
热气氤氲,茶香四溢。
他没有起身,只是抬起头,用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平静地看着走进来的三个年轻人。
“坐。”
他的声音温和依旧,听不出半点情绪。
李向东和苏晴在书桌前的椅子上坐下,陈岩则习惯性地站到了门边。
局长将三杯茶,一一推到他们面前。
这个动作,让李向东和苏晴都有些意外。
“尝尝。”
局长端起自己的茶杯,轻轻吹了吹。
“今年的大红袍,托老朋友从武夷山那几棵老树上弄来的。”
李向东端起茶杯,学着他的样子抿了一口。
一股醇厚的暖流顺着喉咙滑下,瞬间驱散了身体里积攒了几天的疲惫与寒意。
“西昌的事,我都知道了。”
局长放下茶杯,终于进入了正题。
他没有说任何一句“辛苦了”之类的客套话,只是用一种陈述事实的语气,平静地说道。
“马振华那个老顽固,给我打了半个钟头的电话。”
“电话里,他哭了三次,笑了八次,骂了五次娘。”
“最后,他说了一句话。”
局长顿了顿,视线从李向东和苏晴的脸上一一扫过。
“他说,他看见了共和国航天的未来。”
这句话很轻。
却像一颗子弹,精准地击中了李向东和苏晴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那些在指挥大厅里熬过的无数个不眠之夜,那些面对着红色曲线时的绝望与挣扎,那些赌上一切的疯狂与决绝,在这一刻,似乎都有了最厚重的回报。
“你们,就是他看见的未来。”
局长看着他们,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极淡的笑意。
“所以,我代表工盾,也代表那些不能出现在台前的人,谢谢你们。”
说完,他端起茶杯,以茶代酒,对着两人,郑重地,遥遥一敬。
李向东和苏晴连忙端起茶杯回敬。
三只茶杯在空中虚碰了一下,一切尽在不言中。
“但是”
局长话锋一转,整个书房的气氛,瞬间又从温情回到了肃杀。
“一场战役的胜利,不代表战争的结束。”
他从手边的文件堆里,抽出了一份装帧精美的烫金请柬,轻轻放在了桌面上。
那不是一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