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安南对她这样的回答很满意,让沈盼娣把做好的发圈拿出来给袁大一家看看。
袁大显然没有想到,仅仅一天的时间,这发圈就做了这么多,多少有点不可思议。
杨妞和毛毛看着桌子上的发圈,都有点无从下手,看见这个喜欢,看见那个也喜欢。
“毛毛喜欢哪个就挑哪个,小杨也是,挑自己喜欢的,这发圈挺便宜的。”
沈安南的话一说出,一大一小两人开始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和花色。
大家商量了第二天下午碰头的时间和地点,就分开了。
第二天下午,所有人按时到达了指定地点,这两个临街的店面隔开的位置不远。
几人看完这家看那家,最后沈安南把最终的决定权交给了大家,“这样,大家投票决定,投票的人说一下自己选择店面的原因。”
大海开始踊跃发言起来:
“我觉得这家干净卫生,旁边还没有成衣店,我们要是盘下了店面一定可以吸引足够的顾客。”
“我选刚才那家,我觉得这种店面还是有对比才会有竞争力。”
大家探讨的氛围这还算是不太激烈的,六人里有四人选择了刚才第一个看的店面。
虽说,旁边隔了不远也有开服装店的,但是不一定会影响自家的生意。
购买衣服和床单被罩的群体一般都是妈妈辈或者姥姥或者奶奶,弄得太花哨也不行的。
只要和隔壁的隔壁有质量上的差距,价钱还便宜的情况下,顾客还是比较喜欢性价比高的。
最后少数服从多数,选择了第一个看到的店面,房东人很好,说可以简单装修,店面里东西的陈设能不动就尽量不动。
房东还有装潢的亲戚,所以直接推荐了过来,大家都非常同意,这不就表明不用另外去找木工师傅,又省下一笔钱。
沈安南走进屋仔细看了看房间的格局,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等木工师傅又过去了半个小时,好在木工师傅是踩着点来的,没有迟到。
沈安南表明只要师傅好好干,到时候收工验收合格会直接发完工红包。
木工听见还有额外的红包,表明自己一定会按时完成店面的装潢,且肯定会按照她的图纸来做。
交了房租,又给了木工师傅一半的酬劳,拿了租房合同之后,和木工师傅商量了一下每天上工的时间,众人才离开刚租的店面。
按照进度,丁志高明天就可以去进货了,等回来的时候店面里面装潢的差不多了。
家里再囤一点发圈,到时候开店直接搞大酬宾,推出购买多少钱之后可以直接送两个发圈,用来吸引顾客,只要能把顾客引进来,后面就有一百种办法来提升好感。
袁大一家最后离开的时候,沈安南温柔叮嘱,“加油,小杨。我们的店面一定可以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