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兑风波被胡雪岩(皓轩版)以雷霆手段和金融魔术强行摁了下去,阜康钱庄的信誉不降反升,现金流经过一番“左口袋倒右口袋”的神操作,反而更加充裕。但胡雪岩清楚,这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盛宴——生丝大战,才刚刚拉开帷幕。
洋行吃了闷亏,损失了现金,信誉也受了点影响,对胡雪岩更是恨得牙痒痒。但他们毕竟是老牌资本,底蕴深厚,很快调整策略,将主战场牢牢锁定在生丝现货市场。他们凭借资金优势和全球信息网络,开始更加疯狂地在江浙产区扫货,企图以纯粹的资金实力,硬生生把价格推高到一个胡雪岩无法承受的地步,逼他爆仓。
“跟我们比钱多?愚蠢的支那人!”怡和洋行的约翰逊在办公室里咆哮,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收购。
reports
如雪片般飞到胡雪岩的案头:
“东家!湖州南浔镇,上等生丝已被洋行溢价三成扫空!”
“绍兴几家大丝商已与旗昌洋行签订独家供货协议!”
“洋行买办深入乡下,直接向蚕农现金收购,我们的收购点受到严重冲击!”
压力巨大。联盟内的丝商老板们又开始慌了,纷纷来找胡雪岩拿主意。
“胡公,洋人这是要拼命啊!咱们囤货的速度跟不上他们扫货的速度啊!”
“价格涨得太快了,再追高囤积,成本太高了,风险太大了!”
胡雪岩看着地图上一个个被洋行“攻陷”的产区标记,眉头紧锁。硬拼资金,确实不是最优解。就算能赢,也是惨胜,不符合他“高效收割”的爽文男主定位。
“必须开辟第二战场,进行不对称打击!”他猛地一拍桌子,“他们玩他们的现货,咱们玩咱们的……‘期货’!”
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型——他要在这个没有正规期货市场的时代,人为制造一个期货市场,并用杠杆和做空机制,隔山打牛,直接攻击洋行的本土根基!
他立刻行动起来。
第一步,信息造势升级。他不再散布模糊谣言,而是通过秘密渠道,向伦敦、巴黎、纽约的几家大型通讯社(如路透社)的远东记者,“泄露”一份精心伪造的“中国生丝产业内部报告”。报告里详细“预测”了由于气候异常、蚕病蔓延以及中国政府对生丝出口将加征重税(子虚乌有),未来一年中国生丝产量将“锐减四成”,并附上了“详实的数据”和“专家分析”。
这份报告内容翔实,逻辑严密(基于胡雪岩对历史走势的模糊记忆和现代知识编造),很快被西方各大媒体转载,在国际市场上引起了真正的恐慌。欧洲丝绸厂商开始担心原料短缺,纷纷加大采购力度,国际生丝价格应声开始真实上涨!
第二步,远程布局,杠杆做多。就在国际价格开始上涨,但洋行尚未完全将成本转嫁到中国产地时,胡雪岩动用了他的终极武器——那笔存放在汇丰银行“暗户”中的秘密黄金储备。
他通过复杂的代理关系和多重白手套,分别在香港、新加坡、甚至伦敦的经纪行,以极高的杠杆(1:5甚至1:10),大量买入看涨国际生丝价格的“远期合约”(一种早期金融衍生品)!他赌的就是国际价格会持续大涨!
第三步,国内现货市场“诱敌深入”。就在洋行因为国际价格上涨而欣喜若狂,更加疯狂地在国内扫货,甚至不惜借入短期高息贷款来扩大战果时,胡雪岩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盟友目瞪口呆的决定——暂缓收购,甚至开始小批量、缓慢地向市场释放一些品质稍次的囤货!
“胡公!您这是做什么?现在正是应该抢货的时候啊!”联盟的沈老板急得直跳脚。
“是啊!洋行抢得那么凶,我们怎么还往外卖?虽然只是次货,但这不是资敌吗?”
胡雪岩老神在在地喝着茶:“急什么?让他们抢。他们抢得越多,库存越高,资金占用越大,借贷利息越重。我们把次货高价卖给他们,回笼资金,不好吗?”
“可是…好丝都让他们抢走了啊!”
“放心,”胡雪岩神秘一笑,“好丝,咱们有的是。而且,很快他们会求着把这些‘好丝’吐出来,还得是低价吐!”
盟友们都觉得胡雪岩疯了。
洋行那边则欣喜若狂。“看!胡雪岩撑不住了!他开始出货了!他没钱了!加大力度!继续买进!把他彻底打垮!”约翰逊兴奋地命令道,甚至开始挪用其他业务的流动资金来囤丝。
战场形势变得极其诡异:一边是洋行红着眼疯狂扫货,推高中国产地价格;另一边是胡雪岩好整以暇地高价抛售次货回血,同时在国际金融市场杠杆做多。
胡雪岩的真正目的,根本不是在中国产地的现货价格上打败洋行,而是要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杠杆,数倍地放大国际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同时等待洋行资金链紧绷到极限!
时间一天天过去。洋行的仓库里堆满了高价生丝,现金流日趋紧张,短期借贷的利息滚成了雪球。而国际生丝价格,在胡雪岩的“报告”和真实需求推动下,一路飙升,早已远超他们在中国产地的收购成本。
胡雪岩在国际市场上的杠杆多头合约,利润如同火箭般蹿升!其收益远远覆盖了他在国内高价收购的成本以及暂时“按兵不动”的“损失”。
终于,到了洋行必须将囤积的生丝运回欧洲销售,以回笼资金支付贷款和利息的时候了。
然而,就在第一批满载生丝的货轮即将启航前往欧洲之际,胡雪岩打出了最后一张王牌——精准
timing
的做空报告。
他又通过匿名渠道,向西方媒体释放了另一份“重磅报告”,称“最新调查显示,中国生丝减产系夸大其词,实际影响轻微”,并“揭露”某些洋行“囤积居奇、操纵市场”的行为,甚至暗示其库存生丝“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际生丝价格应声暴跌!虽然很快会反弹,但这个短暂的暴跌窗口,对于高杠杆、高资金成本的洋行来说,是致命的!
他们的货还在海上,销售目标地的价格就已经跌破了他们的综合成本线(收购成本+运费+利息)!
“不!!!”约翰逊看到电报时,几乎心脏病发作。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赚不到钱,还要血本无归!巨额贷款如何偿还?
更雪上加霜的是,胡雪岩在国内出手了。他趁着洋行资金链断裂、急于抛售库存回血救命之际,以低于其收购价三成的价格,大肆抄底洋行之前疯狂扫货囤积的优质生丝!
“买!给老子狠狠地买!”胡雪岩在书房里兴奋地手舞足蹈,“用他们自己的钱,买他们自己的货!还得打折卖给我!爽!这他妈才叫商业艺术!”
洋行们为了活命,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眼睁睁看着胡雪岩以跳楼价收割他们的战利品。许多实力稍弱的洋行甚至因此破产倒闭。
经此一役,胡雪岩不仅以极低成本完成了天量优质生丝的囤积,垄断了货源,更从国际金融市场和反向收割中赚取了惊人的暴利!
“兴业公会”的成员们对胡雪岩佩服得五体投地,视若神明。
“跟我玩资本?老子用期货杠杆和舆论操控,隔着一个大洋就能把你们老家抄了!”
胡雪岩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生丝和账上暴涨的利润,志得意满。
生丝大战的第一阶段,以胡雪岩的全胜告终。但他知道,这远未结束。洋行背后的势力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而他,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