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南明:雄关漫道真如铁 > 第20章  战争机器

表彰大会结束后的写得花团锦簇、激昂澎湃,极尽渲染之能事。
赵长歌阵斩敌酋的惊险,赵铁柱死守城门的憨勇,罗念嘉巧妙破敌的机智,龙天宥带伤血战的顽强,秦汉云救护同袍的义气…每一个故事都写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对表彰大会的盛况和“为民剑”背后“保家卫国”的深刻寓意,更是大书特书。
报纸一经发出,立刻被抢购一空。
军营里,饭堂中,休憩时,随处可见围拢在一起听人读报的士卒。听到精彩处,叫好声、惊叹声不绝于耳。
那些被表彰的英雄,瞬间成了全军乃至全城崇拜的偶像。“为民剑”和那代表荣誉的勋章,成为了所有士卒心目中至高无上的追求,其象征意义远远超过了物质赏赐。
按照报纸上所说,“为民剑”共铸20柄,不论职级,非有大功不授,授完即止,永不再铸。勋章则设八级,从高到低分别为:忠武、英武、威武、冠军、毅勇、奋勇、锐士、猛士,每级勋章仅10枚,同样是不论职级,非有大功不授,授完即止,永不再造。
消息一出,如同冷水滴入沸油,瞬间在军营中激起巨大波澜!
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些奖赏的珍贵和稀缺程度!它们不仅仅是荣誉,更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传奇象征!日后若有人能获得,那必是立下了足以载入史册的惊天之功!
一时间,所有人看向赵长歌、秦汉云等人胸前的勋章和手中的剑,目光中的羡慕和渴望几乎化为实质,更多了几分敬畏。获得殊荣的几人,更是下意识地将手中的剑握得更紧,胸脯挺得更高,深知这份荣耀的沉重与无可替代。
一种强烈的、前所未有的荣誉感、归属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如同熊熊燃烧的野火,在这支新生军队的每一个角落蔓延开来,深入骨髓。他们清晰地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并且无比渴望用战功来赢得那份足以光耀门楣、永载史册的荣誉。
朱聿键与路振飞并肩走入校场,不时就能看到时隔多日依旧兴奋不已、穿着新红袍相互炫耀的老兵,以及那些围着获得勋章宝剑的英雄们热烈讨论的新兵。
路振飞抚着长须,感慨万千,眼中既有欣慰,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王爷今日之举,赏罚分明,激荡人心,实乃驭军良策。只是…这勋章宝剑不再制作,是否…太过绝对?日后若有功勋更著者…”
朱聿键缓缓摇头:“振飞兄,物以稀为贵,誉以罕为尊。若勋章宝剑可轻易得之,则其价值何在?其激励之效又何在?我就是要让全军上下都知道,最高的荣誉,就这么多,想要,就拿泼天的功劳来换!要让每一枚勋章,每一把剑,都成为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一个让所有后来者奋力追赶的目标!”
路振飞颔首道:“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王爷是得其精髓了。”
朱聿键却再度摇头,语气变得无比郑重:“今日所赏,金银绢帛,乃酬其劳;红衣号坎,乃彰其属;而勋章宝剑,所赐非物,乃是‘信念’与‘荣誉’!”
他指向不远处那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士卒:“我要让他们,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在为何而战!不是为了我朱聿键,不是为了那点微薄饷银,甚至不仅仅是为了身后的家人!他们是为‘保家卫国’这四个字而战!是为军人的荣耀而战!是为脚下这片土地不再被践踏而战!”
“一支只知道领饷吃粮的军队,是雇佣兵,打得顺风仗,打不了逆风仗!一支只知道服从命令的军队,是木偶,遇强敌则易溃散!唯有深知为何而战、为何敢死、并以捍卫此信念为无上荣耀之军队,方能纪律严明,方能舍生忘死,方能…所向披靡!”
朱聿键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敲在路振飞的心上。他望着眼前这位日渐威严、思想深远的王爷,终于彻底明白了这一系列安排背后的深意。他重重颔首,心悦诚服:“王爷深谋远虑,振飞…不及也。如此治军,何愁劲旅不成!”
“还不成!”朱聿键突然停下来,转而问道,“振飞兄觉得义武营此次在淮安保卫战中的表现如何?”
“令行禁止,进退有度,悍不畏死,堪比昔日戚家军。”
“大体上还不错,可振飞兄注意到没有,每逢正面应敌,我军勇则勇矣,可一旦领军者阵亡,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哨官阵亡,其所部士卒便会惊慌失措,甚至瞬间溃散。”
路振飞点点头,“确实如此!也正因如此,古人才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猛将确实可遇不可求。”朱聿键笑了笑,旋即又道,“不过我却有一个法子,或许可以补上这一环。”
“哦?”路振飞来了兴趣,忙问道,“愿闻其详!”
“对军队进行改编!”
朱聿键将路振飞引进中军大帐,里面站满了义武营的中高层军官,二十余人均全副甲胄,整齐肃立右侧。另有十余名王府和漕运总督府的属官、幕僚于左侧侍立。
朱聿键引路振飞在上位坐下,自己则走到右侧一副巨大的画满了各种表格的宣纸前,顺手拿起一旁的一根纤细木棍。
“我计划对义武营进行彻底的改编。”朱聿键将木棍指向最下方的方框,“义武营更名为义武军,忠武营更名为忠武军。每军兵额一万人,自下而上分七级。十人为一班,十班为一排,十排为一连,十连为一营,十营为一团,十团为一旅,十旅为一军。自班一级起,每级设长官一名,具体负责作战指挥。以后凡遇战,军长阵亡则由旅长接替指挥,旅长阵亡则团长接替指挥军以上,设提督府,总理一切军务。”
张岳、路振飞等久经沙场的宿将瞬间领悟了朱聿键的用意,脸上随即流露出不加掩饰的赞叹——王爷此等设计堪称巧妙绝伦,以此等框架、编制组织起来的军队,便成了一台名副其实的战争机器!一台即使局部受损,却依旧能继续运转的机器。
但是帐内的多数人对朱聿键所说之言语显然都还不甚明了,一时间人人面露疑惑之色。而朱聿键却不再过多解释,而是接着阐述自己的改编思路,“军长一律由提督府任命,而旅长则由军长任命,团长由旅长任命,由此类推”
路振飞听到此处,不由得大惊,不等朱聿键继续说下去,便急忙道:“王爷!此举大为不妥!若将人事之权下放至各级军官之手,这军队岂不是成了各级军官的私兵?长期以往,普通士卒怕只会效忠其长官,而不知有朝廷啊!”
朱聿键微微颔首,“路大人所虑极是!但本王就是要打造一支从最低阶到最高阶,都建立在对个人的效忠上的军队!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将士卒和将官牢牢的聚合在一起。也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在无论何种绝境中都会选择抗战到底。”
“当然,为了防止出现路大人所担忧的那种情况,全军自连级一级起,每级另设教导员一名,专司思想政治教育和后勤保障。”
路振飞眉头紧皱,但旋即就恍然大悟。
军事长官管作战和人事,却管不了粮饷和生活。教导员管思想和后勤,却不参与人事。这样将人事权和财政权分立的办法,无疑是胜过明代一直施行的监军制度百倍千倍。
可要是教导员与军事长官沆瀣一气,又该如何是好?
路振飞刚想到这里,只听朱聿键又开口说话了:“在本王看来,义武军、忠武军能不能成为一支作风优良、听从指挥、能打胜仗的军队,关键还是在于这个‘教导员’。”
“所以,本王决定新建一‘教导营’,作为教导员和高阶军官的训练营,兵额就暂定五百人吧。这五百人,从两军士卒中选拔,择优录取那些有爱国热忱、意志坚定、品行优良的读书人。”
朱聿键说完,转身望向众人,“诸位可有异议?”
两列文臣武将几乎同声应道:“谨遵钧命!”
“好!很好!”朱聿键轻轻丢掉手里的棍子,语气多了几分踌躇壮志,“那就请路大人牵头,杨长泰、杨鸿雁、路泽溥、张岳你四人协助,自明日起就着手进行义武营改编事宜。”
——
朱聿键与路振飞一前一后走出大帐,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也将校场上那一片跃动的红色染得更加绚烂。
信念的种子已然播下,荣誉的旗帜高高飘扬,一支钢铁雄师的脊梁,正在这精心浇灌下,缓缓铸成。
朱聿键久久矗立不动,望着那一张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庞,望着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勋章和“为民剑”,望着那被信念和荣誉点燃的冲天士气。他知道,这把由信念、荣誉和钢铁打造的利剑,已然开锋,其灼灼寒光,必将令敌人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