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绿盾工程:沙漠腾起的新丝路 > 第79章  基因编辑驯服水稻

本来,兵团农场在林教授的参与下讨论土地盐碱化的处理方案,而林教授“转基因”三个字就如同深水炸弹那般,让整个兵团农场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转基因?”
“那玩意安全吗?能吃吗?听说,狗都不吃?”
“我听说了,那玩意吃了生出的孩子不健康——”
更有离谱的,直接说,“哦,原来,你这位大专家不是专门过来帮咱的,而是拿咱的地做你转基因作物的试验田的。”
一时之间,林教授成了众矢之的,就连文秀都感觉到气氛不对劲,赶紧起来,想护着自己的老师。
林教授看着大家对于自己的质疑,对于转基因作物的不信任,脸色先是一白,他本来以为这兵团农场都已经用得上无人机了,那肯定思想是很先进的,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没想到,还是会受到强烈的质疑。
听到林教授要在兵团农场上推行转基因作物,本来一直支持林教授的老政委都坐不住,脸色铁青:“教授,咱这里的土地是病了,又不是完全死了。怎么容得下你乱搞。原来,你这么千里迢迢来,不是为了好好治理我们的盐碱化的土地,而是想用我们这里的土地种这种不中不洋的玩意?”
短暂的错愕之后,林教授回过神来,他抬手压下众人的议论:“大家静一静!听我解释:转基因作物,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也不是毒药,它是科学,是基因工程。”
说着,他拿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资料:“我带来的转基因小麦,它的基因里,被精准的转入了一种极度耐盐碱的野生植物的特殊基因片段。简单来说,就是让这种小麦,天生就拥有在盐碱地生存下去的本能,这让它在小麦一族里有着出类拔萃的抗盐碱化的超能力。”
“小麦?”“植入基因片段?”这些新词对于兵团人而言都太新鲜了。
甚至胡梭这么一个到城里读过几年书的人,都不能妄加断言。
看见大伙儿的脸色更加松动了些,林教授继续解释说:“你们可以这么理解吧,将小麦拟人化,这自然中本来就有抗盐碱的植物,然而,小麦向它们学习了一身的本领后,就学会了如何在盐碱地生存下来,也有了正常吸收水分和营养、并把多余盐分排出体外的‘超能力’。这样,这些种在盐碱地里的小麦,就不需要我们拼命去控制它的根部的盐分了,它自己有在咸水里生活下去的能力。这样,就能将我们原来已经盐碱化非常严重的不能耕作的地,重新变成良田。”
这个想法真的是太过于超前了。几乎完全超出了老兵团人的认知范围,毕竟他们十几年来都已经习惯了那种自己留种明年再种的观念。
在他们的观念看来,如果种不好,那绝对就是地的问题,是肥料的问题,还是天气的问题,很少有人会想是作物的问题。
就在大伙儿脑袋一阵轰鸣的时候,许叔先开口质疑林教授:“林教授,你这转基因的小麦应该仅仅是在你实验室的花盆里种过吧?它们应该从来没有在我们这种日晒雨淋的咸得发慌的大田里种过吧?收割的小麦,你喂养过小白鼠了?那喂养过牲口吗?人吃了,你保准没问题?市场接受吗?”
一连串致命的问题。
林教授坦诚地迎着他的目光:“这种转基因小麦我们当然是在实验里做过验证的,不仅仅小白鼠吃过,小兔子吃过,我自己也吃过。但是至于你说的大规模种植嘛,还没有开始,我想跟兵团农场合作进行第一步——
林教授抛出的橄榄枝,一番看上去真诚的言论在老兵团看来,却十分的刺耳:“什么,专门打着抗盐碱的名号,拿咱的土地做试验田?”
甚至有人觉得林教授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了。
“试验?那我们的土地?拿我们明年一年的收成给你做实验?”就连胡杨的语气中都充满了愤怒和失望,眼下之意,似乎在说,我们的土地是庄重而神圣的,容不得你打着科学名义的玷污。
“这地里长的庄稼可不是你试管里的种子,长得好就算,长不好就直接扔掉。你这种子,如果真的不好的话,赔的不仅仅是咱一年的收入——”兵团人的质疑声越来越重。
“你们科学家敢想,我们庄户人不敢跟!要种你们自己找地种去!”
食堂里的气氛降到了冰点。质疑声、担忧声此起彼伏。
看着自己的老师被众人质疑,一向懦弱的文秀居然鼓足了勇气站了起来,她清了清嗓子,非常紧张,不过几乎了尽了平生最大之力让大家听清楚她的话:“各位——各位师傅——你们听我说——”
众人望去,没有想到这一向安静腼腆的,一直默默跟在老师身后的助理居然也要开口说话了。
“我理解大家的担心,也理解你们对于土地的敬畏。我的父母也是庄稼人,过的也是地里刨食的日子,他们敬畏土地的心,我一直理解。”
“你们听到的转基因作物,或者是经过基因编辑的作物,你们以为是一些新鲜的食物,是一些科学怪人在实验室里捣鼓出来的玩意,充满了风险和未知——”说着她话锋一转,“其实不是这样的——转基因或者是基因编辑,一直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我们在我们祖先几千年的耕种历史里。”
她的话引起了一些人的好奇,那些本来要甩手走人的人留下来,似乎想在听听这姑娘在说什么。
文秀继续道:“拿水稻而言,以前水稻的祖先就是梗容易折断的,这会让水稻还没有收获到粮仓的时候,就掉了大半;后来,人们专门选了一种麦穗不容易折断的水稻重点培养,留下它的种子来年再种。”
她的脸因为激动而通红,声音甚至有点颤抖;而林教授则默默地看着眼前的学生,用自己在课堂中学会的知识来维护自己,浑浊的眼球甚至有点动容。
文秀继续说:“农民就那样一代又一代,他们看上去寻找了一种饱满的,麦穗不容易折断的水稻,看上去是他们驯服了水稻,很少有人深究里面的奥妙。”
这一段话也获得了在座的职工的认可,毕竟他们就是那样选种的,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嘛,他们当然也会优先去保存那些饱满的作物,优先为它们繁育。
“驯服——”这个词从文秀这小姑娘的嘴里说出来,特别的有意思,仿佛水稻的祖先本来就带着野性的,就跟野马一样,都是需要跟人类磨合千年之久的。
“可是,大家知道吗?”文秀话锋一转,抛出了最关键的点,“直到最近几十年,科学家们才终于发现,那些被我们祖先千挑万选出来的、‘麦秆结实’的水稻,它之所以麦穗结实,是因为它们确实了一段关键的基因。“
说着,文秀掷地有声:“你们看,我们的祖先他们所培养出来的水稻,虽然他们从来没有进入实验室,不过在冥冥之中,他们还是使用了基因编辑的技术。你们就因此而说它们不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