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三国:开局骂袁绍收貂蝉 > 第164章  诛心之计,黄权动摇

江州城,原巴东太守府。
如今,这里已换了主人,成了江东军西征的帅府。
周瑜坐在堂上,修长的手指捻着一卷竹简,神情专注。
一名亲兵快步入内,单膝跪地。
“启禀副帅!成都使者黄权,已到城外,请求拜见!”
“黄权?”周瑜眉梢一挑,放下了竹简,俊美的脸上,露出一抹了然的笑意。
鱼儿,终于上钩了。
一切,尽在司徒大人的算计之中。
郭独射率中军西进前,特意将他周瑜留下,并交代了一个特殊的任务。
“公瑾,江州交给你,你在此处,等一个人。”
“等那黄权来了,不必急着见,晾他几天,挫其锐气。”
“然后,带他去我们沿途攻下的城池走一走,看一看。让他亲眼看看我江东军威,亲耳听听那些降官是怎么说的。”
“最后,再带他来见我。”
“我要让这位益州最后的忠臣,在见到我之前,那颗所谓的忠心,就已千疮百孔!”
这便是郭独射的计策,诛心之计。
对付黄权这种有节操的硬骨头,威逼利诱是下策,只会激起他的死志。
最好的方法,是让他自己从内部崩溃。
让他亲眼见证,他效忠的主公,何其愚蠢。
让他亲身感受,他守护的益州,何其腐朽。
让他自己,去怀疑他所坚守的“忠义”,到底值不值得!
“知道了。”周瑜对亲兵淡淡吩咐,“就说我军务繁忙,抽不开身。安排他去馆驿住下,好生招待,不可怠慢。何时见他,等我通知。”
“喏!”
……
黄权在江州城外的馆驿,一住就是三天。
三天,度日如年。
每日清晨,他都会被城中江东军操练时,那震天动地的喊杀声惊醒。
那声音,整齐划一,充满了铁与血的气息,让他心惊肉跳。
他站在窗前,能看到一队队舟船,满载着粮草军械,源源不断地从后方运抵江州,又迅速分发,送往前线。
整个江州,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精密、高效、而且致命。
而他这个来自成都的“使者”,却被彻底遗忘,无人问津。
周瑜,连个人影都没派来。
这种赤裸裸的无视,比任何羞辱的言语,都更让黄权煎熬。
他知道,这是下马威。
他心中怒火中烧,却又发作不得。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能如何?
直到第四天,周瑜才终于派人来,请他过府。
当黄权再次踏入那座他曾无比熟悉的太守府时,只觉得恍如隔世。
守卫的甲士,眼神锐利,杀气腾腾。来往的将校,步履匆匆,甲胄铿锵。
整个府衙,都笼罩在一种紧张而肃杀的氛围里,再无半分往日的闲适。
周瑜正坐在主位,低头批阅公文。
黄权进来,他头也未抬,只随意地摆了摆手:“黄大人来了?坐。”
那姿态,仿佛在招呼一个无关紧要的下属。
黄权强压心中翻涌的屈辱,躬身长揖:“罪臣黄权,拜见周副帅。”
他刻意将自己的姿态,放到了尘埃里。
周瑜这才放下笔,抬起那双灿若星辰的眸子,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
“黄大人,何罪之有啊?”他的声音清朗,却带着一丝玩味。
“泠苞抗命,冲撞天兵,皆因我等管教不严。权此来,特代我家主公,向贵军赔罪。”黄权低着头,声音干涩。
“哦?只是赔罪么?”周瑜笑了,“我还以为,黄大人是来质问我军,为何攻你城池,抓你将领呢?”
黄权心头一颤,听出了话里的讥讽。
“不敢。”他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泠苞有错在先,贵军反击,理所应当。”
“哈哈哈哈!”周瑜忽然放声大笑,笑声回荡在堂上,显得格外刺耳,“黄大人果然是个明白人!不像你益州那些将领,一个个跟茅坑里的石头似的,又臭又硬!”
这番话,无礼至极!
黄权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藏在袖中的双拳,指节捏得发白。
“副帅说笑了。”
“我可没说笑。”周瑜笑声一收,脸色转冷,“黄大人,你我明人不说暗话。你家主公刘璋是个什么货色,你比我清楚。我江东大军为何而来,你也心知肚明。”
他站起身,缓步走到黄权面前,那迫人的气势让黄权下意识地退了半步。
“我今日见你,不是来听这些言不由衷的废话。”
周瑜的目光,仿佛能洞穿人心。
“郭司徒,爱惜你的才华。特命我,带你去看一样东西。”
他伸出手,拍了拍黄权的肩膀,那动作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走吧,黄大人。我带你去见见,你的一些‘老朋友’。”
黄权心中一凛,不明所以,只能僵硬地跟在周瑜身后,走出了府衙。
周瑜并未带他去别处,而是直接去了垫江城。
当黄权站在垫江的城楼上,看着下方校场中,那些被收编的原益州守军,正在江东军官的喝骂下,满头大汗地操演阵列时,他的心,像是被一只大手狠狠攥住。
这些兵卒,都曾是他的袍泽。
可现在,他们换了主人,精神面貌竟比在刘璋麾下时,强了不止一筹!
“黄大人,你看,我江东的练兵之法,如何?”周瑜的声音,在旁边悠悠响起。
黄权嘴唇动了动,却说不出一个字。
他不得不承认,江东军,是当世强军。
接着,周瑜又带他去见了几个主动投降的垫江官吏。
这些人一见黄权,非但没有半分愧色,反而像见了亲人般,满脸堆笑地围了上来。
“哎呀!黄大人!您可算来了!”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县丞,一把拉住黄权的袖子。
“黄大人,我跟您说,这江东军,真是仁义之师!入城后秋毫无犯,还给我们减了三年赋税!郭司徒真是活菩萨啊!”
另一个脑满肠肥的豪强唾沫横飞:“是啊是啊!跟着郭司徒,可比守着刘璋那个窝囊废强多了!
他懂什么?就知道听歌看舞!这益州,早该换个主人了!”
“黄大人,您也别犹豫了!良禽择木而栖!赶紧降了吧,跟着郭司徒,才有前途啊!”
一句句诛心之言,如同一把把淬毒的尖刀,狠狠扎进黄权的心窝。
他看着这些他曾想用生命去守护的益州士人,看着他们谄媚无耻的嘴脸,
他第一次,对自己坚守的东西,产生了怀疑。
我守护的,就是这样一群人?
我坚持的忠义,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笑话?
黄权的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青,身体都有些摇摇欲坠。
周瑜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冷笑。
火候,差不多了。
“黄大人,身体不适?”周瑜“关切”地问。
“没……没事。”黄权摆了摆手,声音沙哑得不像自己的。
“那就好。”周瑜点点头,“走吧,我再带你去见一个人。”
这一次,他们来到了临江关。
关隘虽已修复,但空气中依旧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焦糊味,墙壁上处处可见火烧烟熏的痕迹。
在关隘深处的牢房里,黄权见到了李严。
此刻的李严,哪还有半点“宁死不屈”的豪气。
他身穿囚服,披头散发,形容枯槁,一见到黄权,竟“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黄大人!救我!救我啊!”
黄权看着他,心中五味杂陈:“正方,你……你怎会在此?”
“我……我降了。”李严满脸羞愧与恐惧,声音都在颤抖。
“你降了?”黄权如遭雷击,后退一步。
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个放言“从我尸体上踏过去”的李严,竟然会投降!
“我没办法啊!”李严涕泪横流,语无伦次地将太史慈如何飞夺雄关的经过,嘶吼着说了出来。
“……他们不是人!他们是从天上飞下来的魔鬼!一把火,就烧光了我的粮草!然后前后夹击……我根本挡不住啊!”
“黄大人,那太史慈,简直就是天神下凡!我们赢不了的!益州完了!我们斗不过郭独射的!”
李严的哭喊,在阴暗的牢房里回荡,也像一记记重锤,狠狠敲在黄权的心上。
连李严都降了。
连临江关这等天险,都如此不堪一击。
益州,真的还有希望吗?
他所坚持的忠诚,除了给自己换来一个愚蠢的陪葬品下场,还有任何意义吗?
黄权的信念,第一次,发生了剧烈的动摇。
周瑜站在牢房外,静静地听着,俊美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看着黄权那失魂落魄的背影,如同在欣赏一件即将破碎的精美瓷器。
司徒大人的诛心之计,成了。
接下来,是时候带他去见,真正的主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