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牛手里捧着个破布包,见林晚看过来,脸一下子红了,脚步有些犹豫地挪进来。
“林姑娘”
他把布包往吧台上放,声音低低的。
“俺想用这个换半罐水。”
布包打开,里面是半袋炒豆子,颗粒不大,有些还焦黑了,显然是在火上炒糊了。
“这是俺在山上捡的野豆子,洗干净炒了炒,给你尝尝。”
二牛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
“就是炒得不太好,有点苦。”
林晚看着那袋豆子,心里明白,在这大旱之年,野豆子也是难得的口粮。
她没去碰豆子,反而拿起旁边的水罐,往里面满满地灌了一罐水。
“豆子你留着,给妹妹吃。”
她把水罐递过去,又从吧台下拿出两块咸口饼干,用油纸包好。
“这个也拿着,垫垫肚子。”
二牛愣了一下,慌忙摆手。
“俺不要饼干!就换半罐水就行,这豆子”
“拿着吧。”
林晚把水罐和饼干塞进他手里,语气温和。
“你之前帮着守店,我还没谢你呢。这点东西不算啥。”
二牛的脸更红了,攥着水罐和饼干,嘴唇动了半天,才憋出句“谢谢林姑娘”。
躲在他身后的小姑娘探出头,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林晚,小声说:“谢谢姐姐。”
声音细细软软的,像羽毛轻轻拂过心尖。
林晚忍不住笑了,摸了摸小姑娘的头。
“不客气,快跟哥哥回去吧,晚了路上不安全。”
二牛用力点点头,拉着妹妹的手,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走到门口时,小姑娘还对着林晚挥了挥手,羊角辫在空中晃了晃。
看着他们的背影,林晚心里暖烘烘的。
之前被流民砸店的委屈,好像都被这声“谢谢姐姐”冲淡了。
旁边的本地大婶笑着说:“这二牛是个实诚孩子,上次跟着瞎闹,也是被那瘦高汉子撺掇的。现在知道你是好人,肯定不会再犯浑了。”
林晚笑了笑,继续给排队的村民装水。
“是啊,谁还没犯过错呢,知道改就好。”
正说着,又有几个流民走了进来,也有个老婆婆捧着半块干硬的窝头,想换点水给生病的老伴喝。
林晚一一应了,水给得足足的。
遇到实在拿不出东西的,也没计较,少给点水让他们解渴。
她知道,这些流民背井离乡,也是实在活不下去了。
能帮一把是一把,总不能看着他们渴死饿死。
忙到半夜,店里的人才渐渐少了。
林晚打了个哈欠,开始收拾东西。
把铜钱擦干净放进铁盒,布料叠好收进抽屉,又把老石匠做的两个粗陶碗看了又看。
最后支好折叠床。
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