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张琪刷着剧,林晚则把那张安唐价目表小心翼翼地塑封好,挂在吧台最显眼的位置,正对着门口。
这样古代那边的客人一进门就能看见。
下午五点多,张琪饿了,提议:“咱点个外卖吧?我想吃麻辣烫,加麻加辣,犒劳犒劳你这跨时空店老板。”
林晚正想说
“好”,手机响了,是陈雅丽发来的微信,附带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李承明带去的那个纸箱,里面的东西被一一摆开,陈雅丽在旁边标注了文字。
“璞玉一块(疑似和田玉籽料,有价值)、野枣干(可研究当时植物分布)、清热草(与标本比对一致)、普通鹅卵石若干(无价值)”
后面还有条消息:“小李说你累坏了,让你好好休息。那璞玉我先找人鉴定,其他东西我登记入库了,补贴申请好了告诉你。”
林晚心里有点小激动,那块石头居然可能是和田玉?
张琪凑过来看了消息,吹了声口哨
“可以啊林老板,这才几天,都开始搞玉石贸易了?回头这玉卖了钱,可得请我吃顿好的。”
“八字还没一撇呢。”林晚笑着推她,“先点麻辣烫吧,我也饿了。”
外卖很快送到,两人坐在靠窗的小桌上,一边吸溜着滚烫的麻辣烫,一边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
街上的路灯亮了,对面的卷帘门大多拉了下来,只有几家小饭馆还亮着灯,偶尔有食客进出。
“你说。”张琪好奇询问,“古代那边现在是啥样?是不是也黑灯瞎火的,大家都缩在家里不敢出门?”
林晚望着窗外,想象着那片干裂的荒野,此刻大概也是漆黑一片,只有风刮过枯树的声音。
“说不定,他们正盼着我这店开门呢。”她轻声说。
话音刚落,墙上的挂钟指向七点半。
再抬头,商业街已是熟悉的黑暗和风声。
林晚眨了眨眼,适应着眼前的变化。
暖黄的灯光在玻璃上投出清晰的轮廓,门外的风声裹着沙砾,刮得窗沿沙沙响,是熟悉的荒野气息。
她伸手摸了摸吧台上的价目表,塑封过的表面凉凉的。
心里忽然有点小期待,不知道他们看到这张表会是啥反应。
刚把咖啡机预热好,门口就传来“笃笃”的敲门声,节奏轻快,一听就知道是那两个半大的孩子。
林晚拉开门,果然是石头和柱子,俩小子背着空荡荡的瓦罐,看到她就咧嘴笑,露出两排缺了牙的白牙。
“林晚姐姐!”石头嗓门亮,眼睛往店里一扫,立刻被吧台上的价目表吸引了,“那是啥?画得真好看!”
柱子也踮着脚瞅:“有杯子!还有圆珠子!”
“这是价目表。”林晚把他们拉进来,指着表上的字,“以后你们想来换东西,看这个就行。比如这个珍珠仙露,就是带圆珠子的,能换俩铜钱,或者半升谷子。”
她故意指着李明写的安唐字,没想到石头居然认出了几个:“俺爹教过俺认字!这个是‘水’!这个是‘果’!”
柱子更关心图画,指着“水晶果甜汤”的小图:“俺要这个!亮晶晶的那个!”
“行。”林晚笑着点头,“你们带啥来换了?”
石头赶紧把瓦罐倒过来,里面滚出几颗野果子,还有一块磨得光溜溜的青石片。
“果子是俺们今天在后山捡的,这石头能划出道道,俺爹说能当打火石用。”
林晚拿起青石片,在墙上划了一下,还真能划出白印子。
她收了果子和石头,给俩小子各冲了杯椰果奶茶,特意多加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