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落,诗成。
卢璘放下笔,后退半步。
满堂宾客的视线,死死地钉在纸上。
《望江楼·簪花宴赋》
百尺楼头剑气横,江天万里看潮生。
少年自有凌云志,不向人间问功名。
寂静。
整个望江楼,落针可闻。
“好!”
魏长青猛地一拍桌案,霍然起身!
“好一个少年自有凌云志,不向人间问功名。”
一声暴喝,炸醒了满堂宾客。
“此诗,当为我江南道程的诸多细节,这才动身返回清河县。
卢璘人走了,可那首《望江楼·簪花宴赋》却在整个临安府,乃至江南道,掀起了轩然大波。
无数文人墨客争相传抄,乡绅名流们更是千金求一字而不得。
最后还是学政魏长青,不知从哪弄来了一份拓本,分发给了临安府各大书局,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
两日后,一辆马车缓缓驶入清河县城。
车轮滚滚,最终停在了文庙街,卢记下水铺子前。
铺子里,小石头正百无聊赖地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托着腮帮子看街景。
不远处,李氏正麻利地拾掇着一大盆下水食材,嘴里没好气地数落着一旁的卢厚。
“你个猪脑子,让你多买点二刀肉,多买点猪脚,你听不见是吧?这点怎么够!”
二刀肉,就是猪头卸下后,屠夫斩第二刀时所取的整块腮帮嫩肉,肥瘦相间,层次分明,是猪头肉中的精华。
卢厚闻言也不恼,一脸憨笑地解释:“我记得了,今天肉铺子里的二刀肉和猪脚,都被我包圆了,就这么多。掌柜的说了,明天再给我留。”
坐在门口的小石头回头瞧了一眼盆里,不解地问:“娘,不是挺多的吗?咱们店里,猪脚和二刀肉又卖得不好,你买这么多干嘛?”
李氏手上动作不停,头也不抬地回答:“估摸着时间,你哥快回来了。腊猪脚和酱二刀肉,你哥最爱吃了。”
小石头一听,小嘴立刻鼓了起来,气呼呼地站起身。
“娘你就是偏心!我天天让你买桂花糕,你都装听不见!”
李氏瞥了女儿一眼。
你这丫头养得白白胖胖,脸蛋圆得跟个包子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老娘天天饿着你呢。
“你还小,长身体的时候,哪能这么挑食?给你吃什么就吃什么!日子刚好过几天,你还挑上了?”
李氏把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准备好好教育一下小石头。
“你是不是忘了以前过的什么日子了?想吃颗鸡子都得挨你奶一顿打,这就忘本了是吧?”
小石头一脸不服气,扭过头去,不看李氏。
李氏正要再骂几句这丫头的犟脾气不知道随了谁,一抬头,嘴巴却忽然闭上了。
只见铺子门外,不知何时站了一个背着行囊的身影。
“谁又惹我娘生气啦?”卢璘笑脸盈盈,顺手在小石头脸上掐了一下,引来小石头的不满。
听到熟悉的声音,李氏火气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眼神立马温柔起来。
“璘哥儿回来了。”
可那温柔只持续了一瞬,李氏转头又恢复了母老虎的模样,对着卢厚呵斥道:“你瞎啊!不知道给你儿子拿东西啊!”
卢厚嘿嘿一笑,连忙跑出去,从卢璘手上接过行囊,站在一旁仔仔细细地打量着儿子,看看是胖了还是瘦了。
李氏满脸笑意地走到卢璘面前:“璘哥儿饿了吧?想吃啥,娘回去给你做。”
“就想吃娘做的腊猪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