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失业第68天,房租催单和快递堆里的商机
手机在裤兜里震第三下时,林晚正蹲在小区快递柜前,盯着取件超时,需支付2元保管费的提示发呆。屏幕上弹出的是房东李姐的微信:小晚,这个月房租该交了,再不交只能麻烦你搬出去了哈。
指尖在屏幕上悬了半天,林晚还是没敢回。银行卡余额只剩3268块,距离发薪日还有——哦,她已经失业68天了。
前公司是家小电商,上个月突然裁员,她这个运营岗首当其冲。投了几十份简历,要么石沉大海,要么面试时被问30岁还没结婚,会不会很快要孩子,最后都没下文。
姑娘,这快递柜又满了身后传来张阿姨的声音,她手里拎着菜篮子,踮脚往快递柜上方的货架看,我儿子给寄的降压药,昨天就到了,一直没腾出空取,现在取不了了咋整
林晚让开位置,看着张阿姨掏出手机,半天没找到取件码,急得额头冒汗珠:这破手机,字太小了,要是能有人帮着收一下就好了。
这话像根针,扎进林晚乱糟糟的脑子里。她抬头扫了眼小区门口——快递柜旁堆着十几个没人取的快递,隔壁便利店玻璃上贴着代收快递,每件1元,但门紧闭着,听说老板嫌麻烦,早就不做了。
小区是老小区,住的大多是老人和上班族。老人不会用手机取件,上班族早出晚归赶不上取件时间,快递要么堆在柜旁被雨淋,要么被送错地方——她自己就丢过两次快递,找快递员扯皮了半个月才赔。
张阿姨,要是有人在小区里专门代收快递,还能帮忙打印个东西、收个生鲜,您愿意花钱吗林晚脱口而出。
张阿姨眼睛一亮:咋不愿意打印个病历、代收个菜,给个三块五块的都乐意,总比快递丢了强!
林晚的心猛地跳起来。她想起小区东门那间闲置的车库,上个月路过时看见贴了出租,房东是小区里退休的张大爷,听说人挺好说话。
掏出手机查了下车库租金——每月800,押一付三得2400。剩下的钱够买个二手打印机和货架吗
咬咬牙,林晚给房东回了句李姐,我再凑凑,后天一定交,转身往东门跑。路过便利店时,她又多看了一眼那空荡荡的代收点,脚步更快了——失业这两个月,她尝够了没钱的滋味,这次的机会,说什么也得抓住。
跑到车库门口,张大爷正坐在小马扎上喝茶。林晚喘着气说明来意,张大爷愣了愣:你想搞代收快递这事儿挺好,方便街坊邻居。租金嘛,你要是真干便民的活儿,我给你算700,押一付二就行。
林晚差点哭出来。当天下午,她就签了合同,把仅剩的3268块里,掏出2100给了张大爷,手里只剩1168块。看着空荡荡的车库,她蹲在地上画了张简易布局图:左边放货架,中间摆桌子和打印机,右边腾块地方放生鲜冷藏箱——虽然现在还买不起冷藏箱,但先画着,总有一天能填上。
晚上躺在出租屋的硬板床上,林晚翻来覆去睡不着。手机里弹出前同事小周的微信:晚姐,听说你还没找到工作要不先来我这儿干兼职,一个月3000,就是累点。
林晚盯着消息看了会儿,回了句谢谢,我想自己试试做点事。发完消息,她把手机调成静音,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明天就去淘设备,这便民站,必须开起来!
2
二手市场淘货,被嘲笑的破烂和第一个支持者
早上6点,林晚就爬起来,揣着1168块,坐了40分钟公交,到了城郊的二手市场。市场里弥漫着旧家具的霉味和早点摊的油条香,她攥着钱包,一家家摊位问过去。
打印机多少钱在一个堆满旧电器的摊位前,林晚指着一台落满灰的惠普打印机问。
老板头也不抬:200,能打印能复印,就是没墨盒,得自己买。
林晚蹲下来试了试,开机能亮,就是按键有点卡。砍到180,老板不情不愿地答应了。接着找货架,二手市场的铁货架要么太破,要么太贵,最后在一家五金店门口,看到堆着的旧角钢:老板,这角钢怎么卖
论根卖,5块钱一根,你要几根
林晚算了算,做个两层的货架,要6根角钢,再买些螺丝和木板,总共花了50块。扛着角钢和打印机往公交站走时,遇到两个同样来淘货的年轻人,瞥了眼她手里的东西,嗤笑一声:都2024年了,还淘这破烂,能赚着钱吗
林晚没回头,只是把东西抱得更紧了。她知道,现在说再多都没用,等便民站开起来,赚到钱了,才是最好的证明。
回到小区时已经中午,张大爷看到她扛着一堆东西,赶紧喊来小区里的保洁王师傅帮忙。丫头,这玩意儿得找人焊吧张大爷指着角钢问。
我自己试试,网上看教程说不难。林晚撸起袖子,从便利店买了瓶矿泉水,就蹲在车库门口对着教程拧螺丝。
太阳晒得人发晕,汗水滴在角钢上,把刚拧好的螺丝又弄滑了。王师傅看不过去,从保洁间拿来扳手:我年轻时干过焊工,我帮你焊两下,不收你钱,就当支持你这便民的事儿。
林晚连声道谢。王师傅手脚麻利,不到一个小时就把货架焊好了,还帮着搬到车库里。林晚又去文具店买了墨盒和打印纸,花了120块,手里只剩768块。
下午三点,车库里终于有了点样子:货架靠在左边,打印机摆在桌子上,桌子上还放了个笔记本,用来登记快递信息。林晚掏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发在小区业主群里——她昨天刚加的群,群里有500多人。
【邻里便民站】明天开业啦!地址:小区东门车库(张大爷家车库),服务:代收快递(每件1元)、打印复印(每张0.5元),有需要的邻居可以来看看~
消息发出去,半天没动静。林晚有点慌,又补充了句:老人取件、打印,我可以帮忙操作,不收额外费用~
没过两分钟,群里有人回复了。是住在3号楼的李奶奶:丫头,我明天要打印体检报告,能帮我调字体大小不
可以的李奶奶,您直接把文件发我微信,我打好了给您送过去都行!林晚赶紧回复。
接着,又有人问:能代收生鲜吗我下班晚,怕菜坏了。
林晚心里一喜,回复:目前暂时没有冷藏箱,不过您要是不介意,我可以把菜放我自己的小冰箱里(家用的,干净),下班来取就行,不收钱!
那太好了,明天我试试!
到傍晚时,已经有十几个邻居在群里说要捧场。林晚看着手机,摸出最后剩下的768块,决定明天早上先去菜市场买个小黑板,写上服务项目和价格,再买两箱矿泉水——来取快递的邻居要是渴了,可以免费喝。
晚上关车库门时,张大爷拎着个旧台灯过来:丫头,车库里光线暗,这个台灯你先用着,不用给我钱。
林晚接过台灯,暖黄色的灯光照亮了车库的角落,也照得她心里发烫。失业这两个多月的委屈、焦虑,好像在这一刻都淡了。她对着张大爷鞠了一躬:谢谢您,张大爷,我一定好好干。
张大爷摆摆手:不用谢,你这事儿是为大家好,大家都看着呢。
回到出租屋,林晚泡了碗泡面,加了个鸡蛋——这是她失业以来吃得最奢侈的一顿。看着手机里业主群的消息,她在笔记本上写下:明天开业目标:赚50块,服务10个邻居。
3
开业第一天,同行找茬和208块的开门红
早上7点,林晚就到了车库。把小黑板摆在门口,写上代收快递1元/件、打印复印0.5元/张、免费帮老人操作手机取件,又把矿泉水摆好在桌子上,打开打印机试了试,一切都准备就绪。
data-fanqie-type=pay_tag>
8点刚过,第一个客户来了——是昨天在群里说要打印体检报告的李奶奶。李奶奶拿着手机,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丫头,我这手机里的文件,不知道怎么弄出来。
林晚接过手机,耐心地教李奶奶怎么把文件发微信,然后打开打印机,把字体调到最大,打印了两份。李奶奶,两份一共1块钱。
李奶奶掏出钱包,非要给5块:丫头,你帮我调字体,还教我发文件,这钱你得拿着。
林晚推辞不过,只收了1块:奶奶,说好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您要是觉得好,以后常来就行。
李奶奶点点头,临走时还跟路过的邻居说:这丫头人好,打印得清楚,还教我用手机,你们有需要都来啊!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陆续有邻居来取快递、打印文件。有个上班族小吴,寄了个快递到公司,结果公司放假,转寄到小区,林晚帮忙代收,小吴取件时给了2块:1块是代收费,1块是辛苦费,你这比快递柜方便多了。
林晚没收辛苦费,只收了1块,还提醒小吴:下次要是寄快递,也可以找我,我帮你联系快递员,比你自己叫便宜两块钱。
小吴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我经常寄文件!
就在林晚以为开业会顺顺利利时,两个穿蓝色快递服的男人走了过来。为首的是隔壁小区快递点的老板,姓王,林晚之前取快递时见过。
你就是这儿搞代收的王老板双手叉腰,盯着小黑板,谁让你在这儿搞的抢生意是吧
林晚心里一紧,但还是强装镇定:王老板,我这是便民服务,收的钱也不多,主要是方便小区里的老人和上班族,不算抢生意吧
不算抢生意王老板冷笑一声,我那儿代收一件2块,你这儿1块,不是抢生意是什么赶紧把这摊子撤了,不然我让物业来赶你!
周围取快递的邻居都围了过来。住在2号楼的赵大哥站出来:王老板,人家小姑娘做点便民的事儿不容易,你至于吗你那儿代收2块,还经常弄丢快递,我们愿意来这儿,怎么了
就是,我上次在你那儿寄个生鲜,第二天就坏了,你也不赔!
人家小姑娘还帮老人打印,不收额外钱,比你强多了!
王老板被说得脸通红,指着林晚:行,你等着!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
林晚感激地看向赵大哥:谢谢您,赵大哥。
谢啥,你这是为大家好,我们都支持你。赵大哥摆摆手,对了,我刚在网上买了箱水果,快递员说一会儿送到,你帮我代收一下啊。
好嘞!
王老板走后,来便民站的邻居更多了。有个妈妈让林晚代收孩子的奶粉,有个上班族让代收办公用品,还有个老人让打印医保卡复印件。到中午12点时,林晚算了算,一共代收了32个快递,打印了28张纸,总共赚了32×1
+
28×0.5
=
46块。
下午更忙。快递员送来了十几件快递,都是邻居提前跟林晚说过的,她一一登记好,发消息通知邻居来取。有个邻居的快递是易碎品,林晚特意找了点泡沫纸包好,邻居取件时特别感动,给了5块钱:这钱你拿着买泡沫纸,太谢谢你了,不然肯定碎了。
到晚上7点关门时,林晚数了数钱,总共赚了208块!比她定的目标多了158块。手里攥着带着体温的零钱,她坐在车库的小凳子上,看着空荡荡的货架,突然笑出了声——这是她失业以来,第一次觉得心里踏实。
锁车库门时,张大爷走过来:丫头,今天生意咋样
赚了208块!林晚兴奋地说。
不错不错,比上班强吧张大爷笑着说,对了,物业刚才来找过你,说王老板投诉你,我跟他们说了,你这是便民服务,又没犯法,他们没说啥。
谢谢您,张大爷。林晚心里暖暖的。
回到出租屋,林晚把208块整齐地放在桌子上,拍了张照片,发了条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开业第一天,208块。虽然不多,但慢慢来,总会好的。
躺在床上,她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明天的计划:买个小冰箱,专门放代收的生鲜;再做个快递登记表,把邻居的电话和快递信息记清楚;还要跟快递员谈一谈,看看能不能拿到更优惠的寄件价格……
迷迷糊糊睡着时,她好像梦见便民站里人来人往,邻居们都笑着跟她打招呼,她再也不用为房租发愁了。
4
生鲜代收火了,500块的冰箱和同行的低价战
开业第三天,林晚用赚来的600多块,在二手市场淘了个小型双门冰箱——350块,能放不少生鲜。她把冰箱摆在车库右边,贴了张纸条:生鲜代收,每件1.5元(含冷藏费),当天取走不收钱。
消息在业主群里一发,立刻就有邻居响应。住在5号楼的陈姐,是个全职妈妈,每天要带孩子,没时间去菜市场,听说林晚能代收生鲜,立刻下单了一箱鸡蛋和一把青菜:晚晚,我让菜店直接送你那儿,下班我去取。
上午10点,菜店老板送来了陈姐的菜,还有另外三个邻居的订单——有买肉的,有买水果的,还有买牛奶的。林晚把生鲜一一放进冰箱,分类摆好,在笔记本上登记清楚,然后给每个邻居发了消息。
陈姐下午5点来取菜,打开冰箱一看,鸡蛋整整齐齐地摆在托盘里,青菜用保鲜袋包着,还带着水珠。晚晚,你太细心了!陈姐掏出手机,转了1.5元生鲜代收费,又多转了5块,这是给你的辛苦费,以后我家的菜都在你这儿代收!
林晚没收辛苦费,只收了1.5元:陈姐,您常来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
生鲜代收的生意越来越火,到第五天时,每天能代收20多件生鲜,光这一项就能赚30多块。加上快递代收和打印,每天的收入稳定在250块左右,林晚算了算,照这样下去,一个月能赚7500块,比她以前上班时的工资还高。
可没高兴几天,麻烦就来了。
周一下午,林晚正在帮一个老人打印药方,突然看到群里有人发消息:隔壁小区快递点现在代收快递只要5毛,还免费代收生鲜,咱们小区的便民站是不是也该降降价
林晚心里一沉——这肯定是王老板搞的鬼。她赶紧在群里回复:各位邻居,我这儿的快递代收1元,包含帮大家检查快递是否破损、妥善保管(不会堆在外面淋雨);生鲜代收1.5元,用的是干净的冰箱,每天都会清理消毒。5毛的代收,可能只是简单堆在地上,大家取件时记得检查快递哦~
刚回复完,就有邻居帮腔:我上次在隔壁代收点取快递,盒子都湿了,里面的书全毁了,5毛也不划算!
晚晚这儿的冰箱我见过,擦得干干净净,生鲜放里面放心!
贵个几毛钱没事,图个放心、方便!
林晚松了口气,心里却清楚,王老板不会就这么算了。果然,第二天早上,她看到隔壁小区门口贴了张海报:代收快递0.5元/件,生鲜免费代收,寄件8折!
有几个邻居来取快递时,犹豫地问:晚晚,隔壁那么便宜,你这儿要不要也降点价
林晚笑着说:我这儿的价格,包含的是服务。比如大家的快递要是丢了、破损了,我会帮着找快递员理赔;生鲜要是坏了,我也会负责。隔壁的低价,可能没法保证这些。要是大家觉得隔壁合适,去那儿也没关系,我还是会把服务做好。
当天下午,有个邻居来取生鲜,是一箱草莓。林晚打开冰箱,拿出草莓递给她:您检查一下,我早上收到时,发现盒子有点破,已经用保鲜膜包好了,里面的草莓没坏。
邻居打开一看,草莓颗颗饱满,一点没坏,感动地说:晚晚,你太细心了!就冲你这服务,我以后都在你这儿代收,贵点也值!
这件事之后,来便民站的邻居更多了。有个做电商的邻居,每天要寄十几个快递,之前一直在王老板那儿寄,现在也转到林晚这儿:晚晚,你帮我寄快递,不仅便宜两块钱,还帮我打包得特别好,上次寄的玻璃制品都没碎,以后我都找你!
林晚趁机跟快递员谈了合作——每天寄件超过10件,就能拿到7折优惠。她把优惠让给邻居,自己只赚1块钱每件的辛苦费,既留住了客户,又多了份收入。
到月底时,林晚算了算账,这个月总共赚了8200块!扣除房租700和水电费100,还剩7400块。她拿着这笔钱,先给房东交了下个月的房租,又买了个新的打印机(之前的二手打印机偶尔会卡纸),还剩下5000多块——这是她失业以来,第一次有这么多存款。
晚上关店时,林晚看着冰箱里整齐的生鲜,货架上码好的快递,还有桌子上堆着的打印文件,突然觉得特别踏实。她知道,王老板的低价战还会持续,但只要她把服务做好,把邻居们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就一定能留住客户。
她在笔记本上写下:下个月目标:增加‘家政对接’服务(帮老人找保洁、钟点工),赚10000块!
5
家政对接遇坑,小区老人的信任和物业的态度转变
增加家政对接服务的想法,是李奶奶提的。那天李奶奶来打印体检报告,顺口说:丫头,你能不能帮我找个钟点工每周来打扫一次卫生,我找了好几家,要么太贵,要么不靠谱。
林晚立刻记在了心里。她在小区群里发了条消息:各位邻居,便民站新增‘家政对接’服务:帮找保洁、钟点工、育儿嫂,不收中介费,只收10块钱信息登记费(帮大家核实阿姨的身份证、健康证)。有需要的可以找我~
消息发出去,立刻有十几个邻居报名,大多是老人和上班族。林晚开始联系家政公司,一家家核实阿姨的信息,还特意跟阿姨们说:我们小区的邻居都挺实在的,你们好好干,肯定能长期做。
刚开始挺顺利,找的几个阿姨都很靠谱。有个独居的张爷爷,找了个每周来两次的钟点工,阿姨不仅打扫卫生,还帮张爷爷买菜、做饭,张爷爷每次来取快递,都要夸林晚:丫头,你找的阿姨比我闺女还贴心!
可没过多久,就出了问题。住在4号楼的刘阿姨,通过林晚找了个保洁阿姨,结果保洁阿姨把刘阿姨的金项链弄丢了,还不认账。刘阿姨找到林晚,急得快哭了:晚晚,这可怎么办啊项链值好几千块呢!
林晚心里也慌,但还是先安抚刘阿姨:刘阿姨,您别着急,我这就联系保洁公司和阿姨,咱们调监控看看。
她赶紧给保洁公司打电话,让他们联系阿姨,又陪着刘阿姨去物业调监控——监控显示,保洁阿姨打扫卧室时,确实碰过放项链的抽屉。林晚拿着监控录像找到阿姨,阿姨终于承认是她不小心把项链掉在垃圾桶里,已经找回来了。
项链还给了刘阿姨,林晚却没松口气。她意识到,光靠家政公司核实信息还不够,自己得再多加一道审核——每个阿姨上门前,她都要亲自见一面,核实身份证和健康证,还要跟阿姨签个简单的服务协议,明确责任。
这件事之后,邻居们不仅没怪林晚,反而更信任她了。刘阿姨特意来便民站,给林晚带了袋水果:晚晚,谢谢你帮我找回项链,你做事这么负责,我们都放心。
就连物业的态度,也悄悄变了。之前王老板投诉林晚时,物业还来找过麻烦;现在,物业经理主动来找林晚:小林,你这便民站做得不错,帮我们解决了不少业主的问题。以后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们说。
林晚趁机跟物业谈了个合作:经理,能不能在小区公告栏给我留个位置,我贴点便民服务的通知另外,要是有业主找家政、寄快递,你们也可以推荐他们来我这儿。
物业经理一口答应:没问题!你这是便民服务,我们肯定支持。
合作达成后,便民站的生意更火了。每天来代收快递、打印、找家政的邻居络绎不绝,林晚一个人忙不过来,还找了小区里的一个失业阿姨帮忙,每天给她100块工资。
有一天,之前嘲笑她淘破烂的那个年轻人,竟然也来便民站寄快递。看到林晚忙得团团转,货架上摆满了快递,冰箱里放着生鲜,年轻人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之前是我说话不好听,没想到你真把这事儿干成了。
林晚笑了笑:没事,刚开始我也没把握,都是靠邻居们支持。
年轻人寄完快递,又问:我最近也失业了,能不能跟你学学,在别的小区也开个便民站
林晚愣了一下,然后认真地说:可以啊,我把我总结的经验告诉你——选小区要选老小区或上班族多的,租金要谈便宜点,最重要的是服务要做好,把邻居当朋友。
年轻人点点头,感激地说:谢谢你,我要是开起来了,一定来谢谢你!
看着年轻人离开的背影,林晚心里挺感慨。她想起自己失业时的迷茫,现在不仅自己找到了出路,还能帮到别人,这种感觉,比赚多少钱都开心。
月底算账时,林晚惊喜地发现,这个月赚了12000块!扣除房租、工资和杂七杂八的开支,还剩9000块。她给爸妈打了个电话,说自己现在做便民站,收入比以前上班还高,爸妈终于放心了,还说:你好好干,注意身体,不用惦记我们。
6
三个月,从失业到月入过万,我在小区开了第二家店
便民站开了三个月时,林晚已经成了小区里的名人。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认识这个热心肠的姑娘——帮老人取快递、打印资料,帮上班族代收生鲜、寄快递,帮宝妈找育儿嫂,甚至还帮邻居代收宠物(有次邻居出差,把猫放在她这儿托管了两天)。
收入也稳定在每月12000块左右,比她以前上班时翻了一倍多。她搬出了之前的出租屋,在小区里租了个两室一厅的房子,把爸妈也接了过来——爸妈在老家没事做,来这儿还能帮她看看店。
这天下午,林晚正在帮一个邻居打印孩子的作业,隔壁小区的业主群里有人加她微信:林姐,听说你在你们小区开的便民站特别好,我们小区也想有一个,你能不能来我们这儿开分店啊
林晚愣了一下——她还没想过开分店。但仔细一想,隔壁小区和她现在的小区情况差不多,都是老小区+上班族,而且没有便民站,确实有需求。
她跟爸妈商量了一下,爸妈都支持:你一个人忙不过来,我们可以帮你看老店,你去开新店,雇个人帮忙就行。
说干就干。林晚去隔壁小区考察了一下,找到一间闲置的车库,房东也是个挺好说话的大叔,租金800块每月。她又在小区群里发了消息,介绍自己的便民站,没想到有很多邻居都表示支持,还有人主动报名要帮忙看店。
林晚选了个周末,开了新店。开业那天,之前小区的邻居都来捧场,李奶奶还特意带了自己做的包子:丫头,祝你新店开业大吉,生意越来越好!
张大爷也来了,给她送了个手写的便民为本的牌匾:丫头,不管开多少店,都别忘了‘便民’这两个字,准没错。
林晚接过牌匾,重重地点点头:张大爷,我记住了,永远不会忘。
新店的生意和老店一样,很快就火了。林晚雇了小区里的一个失业大姐帮忙看店,每月给她3000块工资,自己则在两家店之间跑,处理一些重要的事(比如对接快递员、核实家政阿姨信息)。
有一天,林晚在老店对账,之前的同事小周突然来了。小周现在还在之前的公司上班,工资没涨,还经常加班。看到林晚的便民站人来人往,小周羡慕地说:晚姐,你现在真好,自己当老板,收入还高。当初我要是跟你一样,也辞职创业就好了。
林晚笑了笑:我也是被逼出来的,刚开始也怕失败。其实创业不一定非要做多大的生意,像我这样做便民服务,贴近大家的需求,也能做好。
小周点点头:我现在也想辞职,但是怕找不到合适的项目。
你可以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入手,比如你之前做电商运营,能不能帮小区里的老人开网店卖东西林晚建议道,我们小区有很多老人种了蔬菜、做了手工,没人帮忙卖,你要是能帮他们卖,肯定有市场。
小周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晚姐,谢谢你给我灵感,我回去就琢磨琢磨!
看着小周离开的背影,林晚心里挺开心。她想起自己失业时的迷茫,要是当时有人能给她指点一下,或许她能少走点弯路。现在她有能力帮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到年底时,林晚的两家便民站每月能赚20000块左右。她不仅还清了之前的信用卡欠款,还在城里买了个小公寓——虽然不大,但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除夕那天,林晚关了店,和爸妈一起做了顿年夜饭。看着窗外的烟花,爸妈感慨地说:没想到你失业了,还能闯出这么一条路来。
林晚夹了口菜,笑着说:其实我也没想到,刚开始只是想赚点房租,没想到越做越好。主要是靠大家的支持,还有就是,不管做什么,都要把服务做好,把别人的需求放在心上。
吃完饭,林晚收到很多邻居的微信祝福,还有人说:晚晚,明年你要是开第三家店,一定要选我们小区啊!
林晚回复:会的,只要大家有需求,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她看着手机里的消息,心里充满了希望。失业时的焦虑、迷茫,好像都成了过去。她知道,未来还会有很多挑战,比如遇到更激烈的竞争,比如管理两家店会更忙,但她不怕——因为她知道,只要她坚持便民为本,把邻居们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就一定能走得更远。
窗外的烟花还在绽放,照亮了小区的夜空,也照亮了林晚的未来。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她的便民站,会帮助更多人,也会让她的生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