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30+的相亲记 > 第一章

【第一章:相亲不能找一个单位的】
作为一名光荣的30+高龄都市独立女性,宋之韵的人生信条是:别人有的,我怎么可以没有!——当然,除了皱纹和体重。
故事的开头,要从她在这家医院上班说起。作为一名刚轮转完科室的小医生,宋之韵深感自己除了黑眼圈越来越重,其他啥也没攒下。
第一节的男主人公,来得相当突然——他是宋之韵单位同事的儿子。准确地说,是她轮转第一个月时急诊科护士长王阿姨家的宝贝儿子。
王护士长人特别好,宋之韵在急诊科被各种突发状况虐得死去活来时,全靠护士长投喂的小饼干和人生鸡汤续命。那一个月,护士长对她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宋之韵还天真地以为这就是人间真情、同事关爱。
她甚至还感慨: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结果第二个月,她刚轮转到呼吸科,护士长就笑眯眯地来找她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护士长拎着一盒精美点心,亲切地拉着宋之韵的手说:之韵啊,这个月忙不忙呀阿姨看你一个人在这城市打拼,怪不容易的。
宋之韵感动得差点热泪盈眶:谢谢王阿姨关心,我还好!
然后护士长话锋一转:我儿子周明轩,还记得吗上次你来我家吃饭见过的那个——32岁,程序员,不秃顶不油腻,无不良嗜好,年薪还不错……
宋之韵一口水差点喷出来。
好家伙,原来在这等着呢!
护士长继续输出:他今天下班顺路来接我,之韵啊,一会儿一起吃个饭就当陪阿姨聊聊天。
宋之韵内心OS:所以前一个月的饼干和鸡汤,都是预售优惠券是吗!现在是要我来兑换礼品了!
但她嘴上却说着:好啊好啊,正好我也没事儿~
——毕竟,别人有的男朋友,我怎么可以没有!试试就试试!
等下了班,王阿姨果然准时出现在科室门口,那热情洋溢的笑容让宋之韵觉得自己像即将被送上花轿的新娘。等俩人走到医院门口,只见一辆白色轿车安静地停着,车窗缓缓降下,露出一张还算清秀的脸——正是护士长的宝贝程序员儿子周明轩。
宋之韵内心OS: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好歹是个不秃顶的……上车上车!
三人一行驱车前往一家川菜馆。好在宋之韵是个无辣不欢的狠人,水煮鱼、毛血旺、辣子鸡……她吃得风生水起,一边吃一边偷偷观察对方——嗯,吃相还行,话不多,程序员果然名不虚传。
酒足饭饱之后,王阿姨突然演技爆发,看了一眼手机:哎哟!老周说他忘带钥匙了在门口等着呢!之韵啊,你们年轻人再聊会儿,阿姨先走一步!说完拎起包就走,留下一个我只能帮到这儿了的眼神。
宋之韵:……
周明轩:……
于是,宋之韵人生中的第一次相亲,正式进入硬聊环节。两人从今天天气不错聊到你们程序员真的会修电脑吗,气氛勉强维持在尴尬而不失礼貌的水平。
终于宋之韵提出撤退,周明轩点头说好,起身结账。一切看起来平稳落地,直到——
临走时,周明轩突然从桌上拿了一根……水煮鱼的刺!然后面不改色地开始剔!牙!
宋之韵当场瞳孔地震:大哥!!!桌上明明有牙签盒啊!您这是何必!是程序员の倔强吗
她强忍住爆笑的冲动,内心疯狂刷弹幕:救命!相亲现场惊现鱼刺刺客!这哥们儿是真性情还是真离谱!
而周明轩似乎完全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剔完还认真点评:这鱼刺质量不错,挺细挺韧。
宋之韵:………………
很好,男人,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不是心动,是震惊)!
饭后俩人去了旁边一个小公园——说实话,那公园小得跟邮票似的,没走几步就绕完一圈。宋之韵内心吐槽:这公园是专门为‘五分钟相亲尴尬散步’设计的吧!
再换个地方实在没必要,宋之韵果断提出:要不今天就到这儿吧周明轩从善如流:行。
于是两人回到车里,周明轩把她送回家。下车前,双方礼貌性加了好友——毕竟都是成年人,表面功夫要做足。
之后聊了几天,内容基本是:
吃了吗
吃了
下班了吗
下了


宋之韵觉得这对话比医院的值班记录还无聊,果断发去好人卡:周先生,我觉得我们可能不太合适,但还是谢谢你呀~
周明轩回得飞快:好的。
宋之韵长舒一口气:很好,一场无疾而终的相亲,就此和平落幕!
第二天她还特意去找王阿姨说明情况,语气诚恳态度良好:阿姨,明轩人挺好的,就是我们可能不太合适……王阿姨当时还笑呵呵地说:没事没事,阿姨理解~
宋之韵感动得差点又信了人间有真情。
结果下次她在走廊遇到王阿姨,刚扬起笑脸准备打招呼,却见对方眼神一飘、脖子一扭、假装没看见她,嗖地一声拐进了楼梯间!
宋之韵:
不是阿姨!您上次不是说理解的吗!怎么还带切换模式的啊!
从此以后,王阿姨从投喂小饼干的暖心长辈秒变看见她就绕道走的隐形人。
宋之韵仰天长叹:原来相亲失败的代价,就是失去一个护士长阿姨的爱啊!
【第二章:亲戚介绍的可能会有信息误差】
宋之韵接到那位远房阿姨电话时,正忙着整理病历。电话那头先是热情洋溢地寒暄了近况,问工作问生活,语气亲切得仿佛昨天还见过面。然而不过三五句话,话题便急转直下——
韵韵啊,找上对象没
data-fanqie-type=pay_tag>
宋之韵握着手机,无奈地笑了笑:没呢,姨。
这一答,便如同按下了某个开关。阿姨顿时来了精神,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对方是隔壁市职业学院的老师,父母都是体面人,家里条件相当不错……一连串的优点砸过来,砸得宋之韵有点懵。等她反应过来时,已经稀里糊涂地加上了对方的聊天方式。
她本以为像以往那样,双方会先客气地文字聊几天,再决定是否见面。于是随手放下手机,继续忙活手头的工作。不料没过一会儿,电话竟直接打了过来。
起初只是些不痛不痒的闲聊,问问工作,说说天气。宋之韵虽觉突兀,却还是礼貌应对。然而说着说着,对方话锋一转:
我去看你呀。
宋之韵愣了一下,婉拒道:我这几天都要值班,走不开。
没关系,我过去找你。对方极其自然接过话头,我去了陪你一夜,明天你上班,我在家等你回来。然后晚上还能再陪你一夜。
这话像根针似的扎进宋之韵耳朵里。她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收紧,心里顿时警铃大作。刚加上好友不到一小时,就说这样暧昧不清的话,实在让人不适。但转念一想,万一是自己多心了呢毕竟是亲戚介绍,无论如何总得走个过场。
行吧,她勉强应道,那你过来吧。
第二天宋之韵下班后,依约去商场见了面。那男子果然等在那里,看上去倒是文质彬彬。两人一起吃了饭,席间对方表现得体,倒让宋之韵怀疑自己是否误会了他。
饭后,宋之韵心想人家远道而来,吃完就散未免太过潦草,便提议去看场电影。最近正上映一部热门影片,她一直没空去看,正好趁此机会。
电影散场时,夜色已深。宋之韵正盘算着给他找个酒店安置,自己好回家休息,对方却再次语出惊人。
你也别回去了,跟我在一块。男子说着,又催促道,快打车呀。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宋之韵最后一丝犹豫。她此刻确信,自己最初的直觉并没有错。
她强压下心头的反感,迅速在手机上订好酒店,把位置发给他,然后招手拦了辆出租车:你先去酒店休息吧,明天还要赶路。
回去的路上,宋之韵只觉得像是吞了只苍蝇般恶心。夜晚的风吹在脸上,却吹不散心头的烦躁。相亲什么的,最讨厌了。
此后几天,两人再无联系。直到介绍人再次打来电话询问进展,宋之韵只是淡淡回道:没再接触了,应该双方都没看上吧。
怎么会呢电话那头的语气颇为惊讶,人家男方一直忙得顾不上联系,对你可是很有意的呢。
宋之韵撇撇嘴,懒得争辩。且不说那人品行如何,单看两人还没互删好友,她天天都能看见对方在游戏里废寝忘食的战绩,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她轻轻叹了口气,将手机搁在一旁。窗外月色正好,而她只想好好洗个澡,把这场荒唐的相亲从记忆里彻底洗去。
注:亲戚眼中的好男生,与你心中的标准,往往隔着现实与期望的距离。介绍人看重家世学历、经济条件这些硬性指标,而你在乎的却是相处时的舒适感、人品素质和彼此的默契。这种认知上的错位,常常让相亲变成一场无奈的双向误会。
女孩子在相亲的路上,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初次见面尽量选在白天的公共场所,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如果对方言语轻浮、举止越界,或是让你产生一丝一毫的不安,请不要自我怀疑、更不要勉强继续——你的直觉,往往比长辈的推荐更可靠。情况不对,及时撤离不是没礼貌,而是对自己的负责。
尽管相亲最终的目标或许是婚姻,但请不要因为年龄、外界的声音,或者一时的孤独而仓促做决定。婚姻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人生的起点。与其匆忙走进一段不适合的关系,不如耐心等待那个真正让你感到安心、自在的人。
【第三章:相亲遇到了喜欢的人,但对方既不热络又不明说的情况怎么破】
宋之韵从未想过,在她几乎对相亲麻木的时候,竟会以这样一种方式,遇见一个让她心动的人。
那是一个寻常的夜晚,她刚下班回到家,就接到了同事兼小领导的电话。寒暄几句后,对方切入正题:之韵啊,给你介绍个男生认识怎么样还是你老乡呢!
宋之韵愣了一下。她不是本地人,老家远在一千多公里外。和大多数漂泊在外的游子一样,她年轻时一心想逃离家乡,如今到了三十出头的年纪,却开始思念故土。最近她甚至萌生了辞职回家的念头,只是苦于当下工作难找,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难不成是老天要留住我,特地派了个老乡来宋之韵暗自好笑地想。碍于同事的情面,也出于一丝好奇,她最终答应了:行啊,那就接触看看吧。
加了微信后,两人不温不火地聊了几天。恰逢宋之韵轮休,便主动约对方见面。她早就看过他的照片,印象颇佳,但真正见到真人时,她还是被击中了。
约定的地点是一家烧烤店,离宋之韵家不远。她先到了一会儿,正低头看手机时,一个身影出现在桌前。抬头瞬间,宋之韵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叫陈彻,是一名体育老师,还与人合伙开了家拳击馆,兼职做散打教练。一身结实的肌肉在简约的T恤下若隐若现,笑起来时眼角有浅浅的纹路,整个人散发着阳光健康的气息——完完全全是宋之韵喜欢的类型。
那顿饭吃得很愉快。陈彻很健谈,讲述着教学中的趣事,宋之韵被逗得频频发笑。结束后,他体贴地送她回家。
道别后,宋之韵哼着歌上楼,嘴角的笑意怎么也压不住。刚到家里,手机就亮了:我到家了。简单的四个字,让她抱着手机在沙发上滚了一圈。
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保持着不咸不淡的联系。陈彻会主动发消息,但总透着几分疏离;会约她出去,却从不明确关系。
时间久了,宋之韵感到不安。闺蜜一针见血地指出:之韵,他可能是在吊着你。男人真的喜欢一个人,不会是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
宋之韵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一个人喜不喜欢你,眼神、语气、行动,处处都是答案。可她舍不得放弃——这是她相亲这么多次以来,第一个真正心动的人。
转机发生在一个偶然的聚会。宋之韵通过朋友认识了陈彻的一个哥们儿,几杯酒下肚,对方无意中透露:陈彻啊,他心里一直有个喜欢的人,好像是他大学的学妹,追了好多年都没结过……
那一刻,宋之韵只觉得浑身冰凉。这个消息比直接拒绝更让她难受——原来她珍视的相遇、纠结的暧昧,在对方眼里不过是一场将就。
当晚,她给陈彻发了最后一条消息:谢谢你这段时间的陪伴,但我想我们不适合再继续接触了。祝你早日追到真正喜欢的人。
发完这条消息,她删除了他的联系方式,然后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为错付的心动,为清醒的太迟,也为三十多岁依然天真相信爱情的自己。
走出这段短暂的关系,宋之韵花了些时间。但她从不后悔自己的果断。三十多岁的年纪,她早已明白:爱情不是努力就能得来的东西,更不值得用尊严去换取。
人生除了爱情,还有事业、朋友、家人,还有那么多值得投入的美好事物。她宁愿继续等待那个双向奔赴的人,也不愿在一段暧昧不清的关系中消耗自己。
每个人都值得被真心对待。如果你心里住着一个人,请不要用另一个人来填补空虚。这不仅是对他人的伤害,也是对自己的辜负。真正的爱情,从来都是清晰明确、不用猜疑的。在此之前,我们要做的,是好好爱自己,静待那个命中注定的人。
【第四章:他哪哪都好,适合结婚。唯独一点我不喜欢他】
此时的宋之韵,经历了太多次无果的相遇和一场让她心灰意冷的暧昧,对爱情这东西,几乎已不抱期待。她听着电话那头的滔滔不绝,心中一片平静,甚至有些麻木。她不禁想:或许自己这辈子,就不会遇到所谓的爱情了。既然这样,不如找个众人眼中的好人,完成结婚生子的人生步骤,至少……还能有个自己的孩子。
行,李叔,那就麻烦您了。她听见自己这样回答,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情绪。她甚至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别再挑了,年纪到了,男人不重要,孩子才重要。再拖下去,成了高龄产妇,更麻烦。
奇怪的是,应下之后,好几天过去了,那边却杳无音信。宋之韵偶尔会闪过一丝纳闷:不是说介绍对象吗人呢怎么没动静了但这点疑惑很快就被繁忙的工作和假期前的琐事冲淡了。算了,她想,来了就应对,不来也不强求,正好图个清净假期。
五一假期倏忽而过。节后复工,一位关系不错的同事姐姐又凑了过来,神秘兮兮地说:韵韵,姐这儿有个优质资源,必须得介绍给你!接着,她便开始事无巨细地介绍起男方的情况:家庭背景、职业收入、父母为人……
宋之韵听着听着,眼神逐渐变得古怪起来。这描述……怎么越听越耳熟
姐,她忍不住打断,你说的这个人……是不是姓张他家是不是……她报出了李叔提过的几个特征。
姐姐一脸惊讶:对啊!你怎么知道你们认识
宋之韵扶额苦笑,把事情原委一说,两人一核对,好家伙,果然是同一个人!原来这位香饽饽五一假期出去旅游了,所以才把相亲这事暂时搁在了一边。
假期都过完了,也没见来个信儿,看来还是出去玩儿更重要。宋之韵心里嘀咕,对此人的第一印象打了个折扣,兴致又淡了几分。
然而,毕竟是两位长辈相继推荐,口径如此统一地称赞,这让宋之韵那颗本已沉寂的心,又冒出一丝侥幸的芽:万一……这次就看对眼了呢
于是,她再次踏上了相亲的流程。加了微信,开始不痛不痒地聊天。对方礼貌、周到,回复及时却从不越界,话题永远安全地停留在兴趣爱好、日常琐事上,像完成一项既定的社交任务。
几天后,他们约在一家安静的咖啡馆见面。
真人如介绍所说,挑不出什么错。衣着得体,举止有度,聊天时能接住话题,也会适时抛出问题,避免了冷场。他条件确实不错,工作稳定,谈吐尚可,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一切都符合一个适合结婚的对象的标准。
可是,喜欢吗宋之韵在心里默默地问自己。答案是否定的。真的只是一般般,说不上讨厌,但也绝谈不上心动。看着他,她内心平静无波,就像面对一个评分还不错的合作方,可以继续洽谈,却无法产生任何私人的期待和雀跃。
见面后,介绍人李叔和同事姐姐都迫不及待地来问反馈。宋之韵如实说了感觉一般。两边都劝她:感觉都是处出来的!哪有那么多一见钟情感情可以慢慢培养,重要的是人靠谱、条件合适。这样就可以了,剩下的以后慢慢来。
这些话,她听了太多次,几乎快要被说服了。是啊,或许是自己太理想主义了或许爱情本就是奢侈品,平淡踏实才是生活的常态
接下来的一个月,他们保持着偶尔的联系,像完成打卡任务一样约过两次饭,看过一场电影。每次约会都规规矩矩,客气得像商业会晤。他会送她到家楼下,然后驱车离开,从无过多表示。
有一次,她感冒了,微信上跟他随口提了一句。他没多会儿就来微信说在我家楼下,提了一兜子吃的,其中显眼的是黄桃罐头,宋之韵是个东北人,黄桃罐头可谓是送到了心尖尖上,又买了药和粥送到了她家门口。彼时的宋之韵不感动是假的。可还是仅限于感动,没有喜欢。
一个月后的某个夜晚,宋之韵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她认真地问自己:真的要因为年纪到了、条件合适、别人都说好,就去开始一段明明感受不到热情和爱意的关系吗
答案是否定的。
余生很长,长到她无法忍受每天面对一个无法让她心生欢喜的人。婚姻不该是一场任务,而是两个灵魂的相互陪伴与滋养。她或许暂时没有得到爱情,但她绝不能因此就放弃对爱情的期待和底线。
第二天,她给他发了条消息,语气温和但态度坚决:
非常感谢你这段时间的相处和陪伴。你非常优秀,是一个很好的结婚对象。但经过深思熟虑,我觉得我们之间可能还是缺少了一些更深层次的连接和心动。抱歉,我觉得我们还是不太合适。祝你早日找到真正适合你的人。
发完这条消息,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中那块石头终于落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坚定。
是的,她依然相信爱情,或者至少,她相信自己拥有不将就、不妥协的勇气。在遇到那个对的人之前,她要做的,是继续精彩地生活,成为一个更好的、更快乐的自己。幸福的路或许有快有慢,但她绝不走上那条看似便捷却通往遗憾的岔路。